常规项目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体检 > 常规项目

血糖监测与体重控制须并行

举报/反馈
2009-10-03 04:14:0039健康网社区

  饮食热量过高、缺乏运动、吸烟均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急剧增加的因素。然而,“管住嘴”、“迈开腿”对现代人来讲却是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在近日举办的“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高层专家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新版指南作了深入的解读,指出在进行降血糖治疗的同时应随时注意干预危险因素、控制体重、阻隔并发症以及保护靶器官。

  控制体重,当务之急

  别以为长期超重只是小问题。临床数据显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绝大部分伴有超重或肥胖。 而肥胖是发生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根据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如果男性患者腰围大于85厘米,女性患者腰围大于80厘米,常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而对于超重及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体重的下降可明显改善血糖代谢,并有助于控制心血管并发症危险。控制体重显然已成为肥胖或超重糖尿病患者的重要任务。

  联合干预,双管齐下

  指南给出了三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第一,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再加上随机血糖≥11.1毫摩尔/升(随机血糖指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第二,空腹血糖 (即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7.0毫摩尔/升;第三,75克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

  根据诊断标准,一旦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应该立即进入“生活方式干预+降糖药物治疗”双管齐下的治疗阶段。

  对此,国际及国内最新指南均明确推荐,对于新确诊的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人可在生活干预的同时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这类药物不仅能有效控制体重,同时在心血管保护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并发危险,提前阻隔

  我们知道,在所有与糖尿病相关的死亡中,有80%左右与心血管疾病有关。临床研究表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明显增加。2型糖尿病发生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危险性要比普通人群高出2-4倍。因此,糖尿病有时被称为冠心病的等危症,即两者的危险性一样。

  因此专家呼吁,要采取一切措施,尽最大努力来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同时提醒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确诊时及以后至少每年都要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评估。

(实习编辑:陈战锋)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