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肿瘤标志物是可以在血清、血浆、其他体液、组织提取物或石蜡固定的组织中检测到的自然生长的分子,用于确定肿瘤存在、评价病人预后以及对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监测。肿瘤标志物存在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中,与细胞表面膜相连,在血液中进行循环。大多数肿瘤标志物可以用免疫学的技术进行检测。

  1998年5月,NACB(美国临床生物化学学会)召开研讨会,起草了肿瘤标志物的分析检测以及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 1997年EGTM(欧洲肿瘤标志物组织)正式成立,进行临床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及其检测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管理。 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

  肿瘤标志物检测前的要求

  对病人的信息进行充分了解,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肿瘤标志物分析检测的要求 满意的测试结果来自于符合要求的标本以及经过室内质控(IQC)和实验室间质量评价(EQA)监测评价的有效的实验方法。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的监测评价包括实验的重复性、采用的标准、所用基质的影响、动力学范围、参考品、稳定性、分析结果的理论数据、实验方法(具体内容见表1)。 自动化的免疫分析仪器所得实验结果的分析内和分析间变异系数分别<5%和<10%,这是手工分析难以达到的。 各实验室还应注意影响实验特异性的因素。表2总结了三个最重要的可能引起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错误的原因。 肿瘤标志物分析检测后的要求 表3列出了EGTM对肿瘤标志物分析检测后的要求。用EQC进行实验室间检测结果的评价和比较非常重要。

  表1:与肿瘤标志物检测质量控制相关的实验因素

  室内质量控制(IQC)的要求

  重复性 建立测定认可的标准 样品与病人血清尽可能相似 IQC样品的浓度适合临床应用 评价实验的干扰因素 理想的分析批内误差应<5%;批间误差<10%。 选择合适的IQC标准。 仅仅采用试剂盒所附的质控品是不够的,还应包括独立来源的可靠的血清基质质控品。 应包括肿瘤标志物的阴性和低值阳性质控品。 需要较宽的浓度范围,评价高浓度样本稀释后的测定准确度 要求对实验的干扰因素(嗜异性和其他抗体、血凝试管中的凝血试剂等)进行检查

  实验室间质量评价(EQA)的要求

  适宜浓度的EQA样本 实验“稳定性”的评价 验证靶值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实验说明 EQA样本应具有适宜的工作浓度范围,但有时会需要较高浓度的EQA样本来评价实验的稀释步骤。对于某些分析(如:AFP、hCG)用无分析物血清检查基线的可靠性是很重要的。 在一定时间内(6-12个月)重复进行相同样本的测试,对实验室内实验结果的重复性进行评价。 指无现成参考方法时,需要对所使用的方法进行以下验证: 1. 稳定性:对同一样本进行重复测定。 2. 用已知浓度的相关国际标准品进行回收率实验。 3.对不同实验室间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对实验室间的实验比较(参考值范围、结果累计报告等)很有价值。

  表2. 引起肿瘤标志检测错误结果的潜在因素

  高浓度hook效应

  样本间的携带

  嗜异性或人抗鼠抗体(HAMA)的干扰 通常情况下,肿瘤标志物的浓度范围会有好几个数量级的差别,因此有可能需要确认高浓度的样本产生的hook效应,以避免低值结果的错误报告。这对于首次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病人犹为重要。(可以通过使用高结合力的固相抗体、分析两个稀释度的样本、或通过后续的分析步骤包括清洗步骤来减少hook效应。)

  检测高浓度的样本会产生样本间携带的潜在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随时检查。

  IgG抗体可以和测定中使用的抗体进行反应。通常情况下,由于进行影像检查和治疗而使病人接触鼠单克隆抗体,由此而产生的人抗鼠抗体会使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出现错误结果。(可以通过使用阻断剂对样本进行前处理、在反应基质中加入非免疫的鼠血清或对样本进行稀释后再进行分析的方法来减少HAMA的干扰。)

  表3.肿瘤标志物检测分析后的重点要求 通过询问医生获取病人的临床信息

  参考值范围的有效性

  了解显著变化或临床相关变化的组成因素

  改变方法时应进行方案确认

  了解肿瘤标志物的半寿期

  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的比较 有必要鼓励临床医生提供带有说明的简短的临床信息(如手术后、化疗后等),这有助于确认偶然误差(如可能出现的仪器上加错标本等)。

  通常来自相应的健康人群的参考值范围与初始治疗前的肿瘤病人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病人自己的“基线”值对于肿瘤标志物的测定结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只有基于有效的参考范围,增高甚至在参考范围增高才有临床显著性意义。

  应包括生物学变异和分析数据的变异。确定的±25%的升高或降低认为具有临床意义,但须进行进一步的工作。

  有助于确认由于改变方法而引起的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差异。(可能需要对以前检测过的样本再用新的方法进行检测来确认结果的差异。)

  确定完全去除肿瘤组织后体循环中肿瘤标志物减少50%所用的时间。

  首先需要得到有关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的信息,再由有关的专业组织进行考察比较。

  乳 腺 癌

  美国2002年诊断出203,500多例乳腺癌新增病例, 39,600名妇女死于乳腺癌。美国妇女在一生中大约有11%的机会患乳腺癌。目前,美国超过1000,000的妇女患有Ⅱ、Ⅲ、Ⅳ期乳腺癌。虽然目前的医学水平还不能预防和完全治愈乳腺癌,但随着医学诊断和治疗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患者的病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另外,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包括病人乳房的自我检查、乳房X射线检查、和临床检查)能够显著降低病人的死亡率。虽然肿瘤标志物不能代替影像检查,但可以为病人的临床诊治提供有用的信息。肿瘤标志物临床上主要用于选择治疗方案、预测疾病进程和复发以及对治疗效果进行监测。 以下为正在使用或建议使用的肿瘤标志物: 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 CA15-3 BR27.29(CA27.29) CEA HER-2/neu(c-erb B2)oncoprotein

  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

  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是主要的乳腺癌组织肿瘤标志物,包括p53,c-erb B2(HER-2/neu)等类固醇受体。类固醇受体是目前纳入标准细则(14-17)中唯一的组织标志物。虽然NACB或EGTM在起草指导原则时还来不及考虑其他的指标,但现在HER-2/neu的检测结果已经用于决定乳腺癌转移的病人是否应该接受单克隆抗体Herceptin(trastuzumab)的治疗。

  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临床应用

  除了乳腺癌的一般特征,如肿瘤大小、病理学类型、腋窝淋巴结状况外,蛋白质生物标志物在评价肿瘤的生长速度、侵袭力和恶变可能的差异上也是很有价值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已经用作激素[如:tamoxifen,toremifene,droloxifene(“抗雌激素”)、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和megestrol acetate]治疗反应的预测指标。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水平还作为预测指标用于评价激素治疗的么应和副反应。另外,性激素受体也是诊断评价乳腺癌或类似病例的预后因子。

  总的来说,雌激素受体阳性的肿瘤病人至少在短期内预后良好,而雌激素受体阴性的病人通常为恶性肿瘤患者。大约30%肿瘤雌激素受体阴性或大于75%肿瘤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病人会发生肿瘤转移并且在10年内死亡。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已经和其他因子一起作为预后的检测指标以区别高复发危险(预后不良)和低复发危险(预后良好)乳腺癌病人的肿瘤类型。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的临床实践指导原则同意根据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水平确定绝经前和绝经后乳腺癌病人的肿瘤是否转移以及对临床治疗进行指导。

2009-10-05 04:15:00浏览5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招洛丹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智齿发炎拖久了会有什么后果
通常情况下,智齿发炎拖久了会引起牙龈疼痛、冠周炎、颌骨骨髓炎等不良的后果,可严重影响生活的质量。 1、牙龈疼痛 智齿发炎的时间较长,会导致患者牙龈出现疼痛的情况。这是因为智齿发炎会导致牙龈和牙齿之间出现炎症反应,可能会造成牙龈炎、牙周炎等,甚至会引起牙槽骨被吸收等情况。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发炎是时间较长,患者就会出现牙龈肿痛、口腔疼痛等不适的症状。患者需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菌消炎、止痛等药物来治疗,比如布洛芬、甲硝唑等,对于缓解疼痛、杀菌消炎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冠周炎 因为智齿难以正常萌出,如果只萌出一半,另一半就会盖在牙龈里,这样在牙龈和牙齿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区域,容易滋生细菌,而且很难清洁,甚至会导致牙冠发炎。患者还会出现牙龈肿痛、张口困难以及喉咙痛等不适的症状。如果智齿反复发炎的时间比较长,应该尽早地去医院进行冠周冲洗、上药,待炎症消除后及时地将智齿拔除,从而避免冠周炎的发生。 3、颌骨骨髓炎 智齿发炎拖久了还有可能会引起颌骨骨髓炎,颌骨骨髓炎的病程非常长,而且颌骨如果发生慢性骨髓炎,治疗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严重的颌骨骨髓炎甚至会造成周围的软组织以及牙齿的损伤,严重地破坏口腔卫生以及口腔内环境,造成口腔系统的破坏,引发严重的后果。患者需及时遵医嘱应用阿莫西林、多西环素、红霉素、青霉素G等抗生素类药物来治疗。针对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应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如果颌骨骨髓炎存在脓肿,需行脓肿切开术。同时,待炎症消退后还需要考虑行拔牙术或病灶刮治术等手术治疗。 智齿发炎拖久了还会影响相邻的牙齿、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口腔颌面部的间隙感染等后果。智齿发炎后,患者应当要尽早去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不可私自乱用药物来治疗,以免导致更严重的不良后果。治疗智齿发炎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用流质性、半流质性的食物为主。平时还需要注意口腔卫生,饭后要及时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帮助消炎杀菌。
吴玉杰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汉街门诊部 三甲
智齿发炎吃什么
智齿发炎吃什么需要根据具体的原因进行决定。一般服用的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菌消炎药物和止痛药等进行治疗,而饮食上,则需吃清淡、易消化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智齿发炎主要是由于部分智齿被牙龈覆盖,无法完全萌出,造成牙龈与智齿间食物残渣存留,并且机体抵抗力下降或细菌毒性增强,即可引起智齿冠周急性炎症,表现为局部肿痛、张口受限等。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剧烈牙痛的症状,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待炎症消除后,尽早拔除智齿。 1、药物 智齿发炎常见是牙髓炎和智齿冠周炎,症状会出现红肿、疼痛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菌消炎药物和止痛药等进行治疗。对于智齿发炎可以使用人工牛黄甲硝唑、头孢类、阿莫西林等抗菌消炎药物进行抗菌治疗,控制炎症的进一步发展。如果疼痛症状较为明显,难以忍受时,可使用布洛芬等止痛药物进行镇痛治疗。一般药物的治疗有效,但无法彻底根治。需要等炎症得到控制后到口腔科进一步进行根据具体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根管治疗。而对于上火引起的智齿发炎,在使用抗菌消炎药物、止痛等药物的同时需要服用清热去火的中成药,如清热解毒颗粒、黄连上清片等。 2、饮食 饮食上则需以清淡、易消化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如面食,粥,香蕉等。由于智齿发炎时周围的牙龈会有明显的肿胀、肿痛,因此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难以咀嚼、坚硬的食物,如坚果等,否则咀嚼时容易反复刺激肿痛的牙龈,进一步加重局部炎症的水肿。建议食用流食或半流食且无需长时间咀嚼的食物,减少咀嚼次数进而避免咬到肿痛的牙龈。 建议智齿发炎时要注意口腔清洁,尤其是智齿附近,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并且用牙线清洁牙缝的习惯,避免食物残留在口腔引起发炎。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智齿发炎引起喉咙左边吞咽疼痛
智齿发炎引起喉咙左边吞咽疼痛需要分析具体原因采取治疗措施。出现此症状多考虑是智齿冠周炎导致的,但不排除是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疾病引起。 1、智齿冠周炎 智齿冠周炎是指第三磨牙的牙冠周围的软组织炎症,与智齿位置不正或阻生、感染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智齿后区肿胀、疼痛,进食、吞咽、活动时疼痛加重。智齿冠周炎会导致患者出现牙齿疼痛、牙齿肿胀等症状,并且局部的炎症也很有可能会刺激到咽喉,出现咽喉疼痛、红肿等。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缓解疼痛。另外还需使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复方硼砂液等药物进行局部含漱杀菌。 2、急性咽喉炎 急性咽喉炎指病毒或细菌感染咽部黏膜、黏膜下组织及其淋巴组织所致的急性炎性疾病。主要病因有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环境因素等。急性咽喉炎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感、吞咽疼痛等。可以遵医嘱服用罗红霉素片、阿奇霉素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多为病原体感染、抵抗力降低所致,也可继发于邻近器官炎症等。临床表现为经常咽部不适,异物感,发干、痒,刺激性咳嗽,口臭等症状。患者科可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缓解症状。如果扁桃体较为频繁的反复发炎,或者扁桃体较为肿大,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时候,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切除扁桃体。 除以上因素外,还可能是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导致,建议及时就诊。
招洛丹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智齿发炎脑袋一抽一抽的疼怎么回事,怎么办
智齿发炎脑袋一抽一抽的疼,多考虑是由于炎症刺激引起的,也不排除与精神压力过大、三叉神经痛、牙髓炎等原因有关。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 1.炎症刺激:如果患者不注意口腔卫生,导致智齿部位受到细菌感染,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甚至会出现放射性疼痛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2.精神压力过大: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过大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大脑过度疲劳,从而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调整个人情绪,避免过度紧张。也可以适当听舒缓的音乐,缓解不良的情绪。 3.三叉神经痛:如果患者本身患有三叉神经痛,在发病时可能会出现阵发性剧痛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卡马西平片、加巴喷丁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及时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射频消融术等方式进行处理。 4.牙髓炎:如果患者不注意口腔卫生,导致牙齿受到病原体感染诱发牙髓炎,也有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甲硝唑片、替硝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以通过根管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 5.其他原因:除此之外,上述情况还可能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若患者的不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