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影响尿液干化学结果的因素

  尿分析仪为尿液检验向自动化迈进一步,也提高了定性和半定量结果,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我们所用的迪瑞公司生产的H-100尿分析仪和试纸条,在实践工作中我们认为所用仪器应掌握影响尿液干化学测定结果的多种因素及解决的方法。只有样才能达到测定结果准确,以便发挥仪器应有的效能。现就干化学10项检测结果浅谈一下影响因素。

  1 pH测定

  首先做到标本必须新鲜,通过大量实验证实pH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温度下氢离子活动不同所引起的,在室温20℃时pH及其他项目结果接近靶值,故测定时,实验室的温度应该控制在20℃。

  2 尿糖测定

  因为尿糖试纸后一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尿液中含有比色素还原能力强的物质时,可见尿糖结果偏低,甚至可以出现假阴性。当尿液中维生素C浓度大于1000mg/L时,尿糖结果会降低,也会出现假阴性。这和血糖值明显不符,在此情况下,应在克服以上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重新留取尿液标本,重新测定尿糖,以免误报结果。

  3 尿比重的测定

  尿液标本必须新鲜,尿液中酸碱度及蛋白质的变化直接影响比重的测定,尿蛋白浓度增高,病人尿比重偏高,尿试带实际上是测的尿中离子浓度尿比重偏高,尿纸条检测的是离子强度,尿液中的非离子化合物(如葡萄糖、造影剂等)对测定结果也有一定影响。

  4 尿蛋白的测定

  多种物质(为药物)对尿中蛋白质的测定都有影响,如青霉素可使测得结果偏低,甚至可以出现假阴性,如季铵盐类和喹啉药,可使测得结果出现假阳性,某些洗涤液污染尿时,尿蛋白偏低,所用的试带以测定尿中的白蛋白为主,球蛋白的灵敏度约为白蛋白总量的1%~2%,因此,对于肾病和需要经常检测尿蛋白质含量的患者,对蛋白出现异常结果或其他项目检测的结果异常,应用10%磺基水杨酸法或加热乙酸法,来确认结果的准确性。

2009-10-16 03:20:00浏览30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