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跳远起步点的确定方法

  1、走步法在通常的情况下,采用自己的便步走,助跑步数乘2减2等于走步数,如助跑8步(8×2-2=14步)。若助跑步数超过10步时,则每多助跑一步增加走两步的距离,如助跑12步,即是(10×2-2)+2×2=22步。经过反复助跑进行调整,最后确定下来。

  2、测量法先把自己要跑的步数告诉同伴,然后从起跑点向起跳区加速助跑;数步的同学站在起跳区附近一侧,当看清最后一步的准确落脚处,立即做出标记,最后将步数乘以2即是他的实际准确落脚处。经过几次练习调整好步点,确定起跳线。

  3、区域法在助跑道上划好三个区域,第一个区域段为预跑段,第二个区域为加速段,第三个区域为最后四步段。预跑段的步幅可做高速区域,加速段和最后四步不能随意调整。

  4、缩减法踏跳不准时,不要单一地往后移起跑线,因为这样不能避免踏过起跳线,所以最后踏小步或跨大步,同样会犯规。若采用缩短自己预跑段的步幅,即当踏上加速段的标志时,正常加速跑速段和最后四步段,效果要好得多。

  5、固定法在助跑距离确定后,练习时要做到起跑姿势回定,起跑第一步迈出的腿固定,助跑的距离固定,加速的节奏固定。这样可提高助跑步的准确性。

  6、移动法在距离踏跳区前沿15至20米处划一条基准线。学生第一次试跳必须从基准线开始助跑,老师或同学在踏跳区外观察试跳者踏跳脚的落点,看是否能踏准,若超过踏跳区,就指导试跳者用自己的脚量出超过的脚数,然后从基准线处向后移动相应的脚数。相反,未踏到的话,就将起跑线往前移。

  7、九七法所谓九七法,就是走九步跑七步的丈量法。从踏跳区前沿开始,向助跑的相反方向走九步(正常行走),接着再跑七步(加速跑),其最后一步的落点,就是助跑的起点。

(实习编辑:黄贤焱)

跳远起步点的确定方法点击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2008-05-15 00:02:00浏览13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