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生活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老人 > 老人生活

怎么让老人更开心?

举报/反馈
2017-12-14 00:00:00生命时报

  近两年,杨媛明显感觉到,70岁的母亲脾气越来越差了。以前母女俩每周打一两次电话,每次都聊得很开心,现在恨不得每天都要打两三个,说的尽是一些琐事:冰箱灯不亮了,手机触屏不动了,衣服找不到了……有一次,老人在电话里情绪很激动,非说杨媛把自己的存折拿走了。正在上班的杨媛只得匆匆忙忙跑回家,打开卧室的抽屉,指给老人看:“这不是好好放着呢嘛!”这几天降温,杨媛特意给母亲熬了一锅热汤暖身,没想到老人反而很不高兴地说:“这么热的汤,你不怕烫到我啊?”杨媛对此十分苦恼,求助于我:“我爱母亲,但她现在有点无理取闹,这可怎么办?”

  我遇到过很多类似的案例,俗话说的“老小孩”不是没有道理,老年人会像小孩子一样生气、耍赖、闹脾气。原因有三:第一,人老了,性格、脾气和习惯都会发生变化。在意识到身体机能和思维能力下降后,老年人会变得更加谨慎。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和耶拿市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与年轻人相反,老年人的神经质水平会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责任感会越来越弱。由于衰老和认知能力下降,老年人感觉自己不像从前那样凡事尽在掌握中,从而出现焦虑感和不安全感,变得挑剔、内向、不容易相处;在文化生活和智力活动上,老年人也不再像年轻时那么积极主动。

  第二,老年人若得不到子女的关爱,往往会情绪不稳定,这就像婴儿没吃到奶会大哭一样。老人闹脾气,通常是需求没得到满足。比如,子女探望父母时总是匆匆忙忙,屁股还没坐热就急着走;陪爸妈吃顿饭却电话不断;说话常是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或许子女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但敏感的老人会记在心上。

  第三,有些老人闹脾气可能是疾病在作祟。比如,患认知障碍症、抑郁症的老年人往往多疑、脾气古怪。多数慢性病带来的疼痛、头晕、久咳等也会让老人情绪低落。

  面对正在闹脾气的老人,子女要抱着关爱和包容的态度,分析问题,有的放矢,不要急着辩解或生气,要先考虑自己是否做得足够好,父母是否有疾苦难言。给父母足够的安全感,他们就会更平和。

  在关爱老人方面,子女要投其所好,不能只在物质上满足老人的需求,更要在精神上多给他们鼓励与关心。比如,有的老人怕没钱花,子女不妨常在他们兜里塞些零花钱;有的老人爱美,不妨时不时给他们买些帽子、围巾等小配件;有的老人怕寂寞,不妨周末多组织家庭聚会,时常把邻居邀请到家中作客,给父母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此外,将关爱父母的话换一种语气说,会给他们带来不同的感受。例如,“你怎么又不吃降压药?”“妈,你忘吃药了,下次可别忘喽,要不我该担心了。”同样的意思,后一句话虽然啰嗦,但更中听。很多老人听力不好,子女跟他们说话时要尽量放慢语速,耐心重复几遍,会让老人心里更暖和。

  网上流传的一段话让人十分感动:“小时候,父母教你用勺子和筷子。当他们老了吃饭弄脏衣服时,请不要怪罪;如果有一天,他们站不稳、走不动了,请你抓住他们的手,就像当年他们牵着你蹒跚学步一样……”人老了难免会失误、“闯祸”,此时就需要子女反过来关爱、包容父母。比如,老人会不小心把饭做糊了,或是为了补扣子把衣服剪坏了,遇到这种情况,子女不要一味地指责,不妨开个小玩笑:“妈,您真是老了,要是我小时候这样,你非骂我不可。”一笑之间,老人的尴尬也消散了。▲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