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生活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老人 > 老人生活

调查:老人出行成老大难

举报/反馈
2017-12-14 00:00:00生命时报

  “入冬以来,我一个多月没出门了,”河北涿州72岁赵大妈患关节炎十几年了,她无奈地说,“别说雾霾天、雪天不敢出门,就是平时出门都很不方便,到处都是楼梯,根本爬不上去。”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人达1.78亿,当国家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生活中各个方面却还没有跟上,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一项调查显示,“出行不便”已成我国老年人关注度最高的生活问题。

  多个场所老人“登门”难

  老楼里难进的家门。1月27日早上,记者来到平谷区金谷园社区。刚过80岁大寿的朱奶奶,从1995年就住在金谷园一栋没有电梯的6层板楼里。“年纪越来越大,爬上5楼的家越来越费劲了。”朱奶奶说,她每天早上都要和老伴一起去买菜,除此以外,两位老人“下了楼就不想上楼,上了楼更害怕下楼。”

  爬不上去的地铁台阶。1月28日下午,北京车公庄地铁站,两位老人对着高耸的台阶发愁,“这两块钱花得太不值了,爬上爬下,要了老命了。”不少地铁里动辄上百个台阶,而没有扶梯,年轻人都爬出一身汗,对腿脚不太利落的老人来说,简直“难如登天”。

  迈不上去的公交车。朝阳区四惠交通枢纽,记者看到老人上车时,不得不紧紧握着车门把手,使尽全身力气才能迈上车门台阶。

  湿滑的地面。1月30日下午,通州高楼金第社区下起了雪,两位老人正颤颤巍巍地走在单元门口前。胡大爷说:“地砖虽好看,可真让老人们恨透了。”

  超市冷藏区和果蔬区、积水的马路旁、家里的卫生间等处地面,医院、银行、商场、公园等老年人常去的场所门口都存在不少问题。

  出行不便让老人身心俱伤

  “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老人受伤”,中国老年产业协会副会长张凯悌表示,目前,跌倒已成我国65岁以上老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一旦摔过跤,老人很容易再次习惯性摔跤,导致频繁骨折和行走困难,甚至可能致命。

  出行不便还容易使老人在心理上产生焦虑等消极情绪。“老人本就担忧日渐衰老的身体,顾虑养老、与子女关系等问题,常常焦虑难安。如果再因出行不便,拒绝或害怕出门,更会诱发消极情绪,让老人缺乏安全感,感觉被社会抛弃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中心主任李娟表示,孤独和抑郁往往伴随在一起,与外界沟通太少的老人容易患精神疾病或情绪障碍。

  专家建议改善便民设施

  “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政策法规,建造宜居社区,为老人打造无障碍的生活。”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宝库呼吁。

  目前,相关部门已经有所行动。2012年8月,北京市朝阳区机场街道实施“扶手工程”,在60栋居民楼中安装了扶手,缓解上楼难问题。日前,上海巴士集团表示,为方便老人出行,自2014年开始,将大批更新公交车型,推广在欧美等发达地区十分流行的“一级踏步”新型公交车。

  国外也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新加坡出版了《不要摔倒》小册子,免费发放,让老人及子女重视跌倒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提高防范意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老人上街时要佩戴黄色丝带,以便司机和行人及时避让;在奥地利维也纳的重要交通路口,交通管理员手持小旗专为老人发号施令,让车辆和行人让路。

  “这些好做法值得推广。”但养老专家张凯悌认为,还要加强社会公共道德的建设,年轻人见到老人行动不便,主动扶一把、搀一下,老人也应真诚地感谢对方。

  专家还建议:65岁以上老人出门前,要确认身体状况,头脑是否清楚,视力、听力是否正常;关注天气预报,避开雨雪天、雾霾天;患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病的老人,外出时备好急救药品;注意室内细节,在浴缸、马桶旁安扶手,浴室门口放块防滑垫,使用防滑地砖,保证家具固定,活动空间不设障碍物等。▲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