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保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老人 > 老人保健

良好的心态是健康灵丹妙药

举报/反馈
2008-06-20 06:40:0039健康网社区

  流沙河博学睿智,温文尔雅,德高望重。他曾在中国诗坛上笔走龙蛇,饮誉海内外。十余年前,先生突然“见异思迁”,弃诗而作文,鼓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拨弄出举世瞩目的一个大旋涡。近年来,突然又波澜不惊,蜀国的文学圈子消失了他那瘦比黄花的影子,消失了他那让人心头搁不下的谦恭,消失了他兴之所至谈笑惊座的幽

  默。先生的近况如何?难道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浸淫于庄子的精神境界

  先生生于1931年,如今已是奔八旬的人了。他身高1.7米,体重却只有90多斤,怎一个“瘦”字了得。看他的样子,容易使人想到经霜后的枣树,秋塘里的残荷。不过,光阴似箭催人老,先生已是两鬓如霜了,但双眼依然睿智深邃,神态依然恬淡超然。

  问先生近来可好?他说身体尚佳,无大病,不饮酒,烟已戒多年。邻居小孩都叫他“瘦爷爷”,但他却自觉身体倍儿棒,因为早上跑街的时候,“留意一看,周围没有比我年纪大的人,这说明我的身体不错嘛”。他做事手脚利落,行走健步如飞,全然不像70多岁的老人

  先生言谈海阔天空,雅俗共赏,亦庄亦谐。他幽默的质量,可谓绝唱,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引经据典,从早“幽”到晚。先生说:有两个人逛书店,看到一排排包装精美的书,两人在浩叹祖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各自大发了一番高论。一人说,这个作家太骄傲了,出了一本书,竟然在封面印上“老子著”;另一人说,那个作家太谦虚了,自我作贱,署名“孙子著”。

  先生日常居家喜读书,好静思,此外亦奖掖后进,扶持新人,基本谢绝社交应酬。先生杜门避嚣,浸淫于庄子那份旷达的精神境界。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58年,先生就对博大精深、行文诡谲的《庄子》产生了感情,并认为先秦诸子中,思想最杰出的是庄子。于是殚精竭虑,将凝结心血与智慧的30万字的《庄子现代版》奉献给了读者。

  先生自言信奉老庄,注重心理调适,称“养生主”者,养灵魂是也。先生认为,养生主要是指养人的灵魂和精神,也就是养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于是,他先从养心做起,而养心又从饮食上入手。

  独创芝麻玉米汤

  多年来,每日早晨7点,先生便起床自做他本人独创的芝麻玉米汤。其操作方法是:取玉米面、荞麦面各半,做粥,盛碗,然后在碗内放芝麻酱、党参蜜各一羹匙,搅匀,食用。他把该早点定名为“芝麻玉米汤”。此汤不仅治好了他的消化疾病,而且精神也倍增。须知,每100克芝麻酱中的含铁量高达58毫克,比猪肝高一倍,比鸡蛋黄的含铁量高六倍。芝麻酱中含钙量也超过了蔬菜和豆类,仅次于虾皮。先生的芝麻玉米汤,虽清淡,营养却非常丰富。玉米粥、芝麻酱、酸奶是他每日不可缺少的养生之“吉祥三宝”。

  有对夫妇照流沙河的芝麻玉米汤具体实施,服食月余,立见功效。妻有便秘,且血压偏高,服食芝麻玉米汤后,便秘竟不治而愈。夫肠胃不好,时有便溏,与妻子恰是极端,不想竟也逐日好转。这对夫妇大喜过望,逢亲友欣欣相告。

  饮食上,先生注重营养平衡,科学合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先生对家乡菜肴偏爱有加,对成都一川菜馆所赞称的“民以食为天,食以民为铨,百姓所赞扬,物美价且廉。”以及“白肉拌蒜泥,腰花炒猪肝,落座便可啖,爽口即为鲜。鸡丁说宫保,豆腐说淮南,锅巴烩肉片,炸响满堂欢……”大加推崇。有朋自远方来,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等来访,便以烧饼小菜、蒸牛肉和夫妻肺片等招待客人,于是主客尽欢。先生还在《Y先生语录》中说:“春天的苕菜,还有香椿拌嫩胡豆哟,夏天的凉粉,还有酸豇豆炒碎牛肉哟,秋天的泡海椒,还有干煸狗爪豆哟,冬天的泡青菜,还有豆豉熬腊肉哟。”引得读者口水长流,甚至有望梅止渴之功。

  每天吃过早饭,先生都要到户外走一走,活动活动。他认为,最好的运动方式应像“庖丁解牛”那样顺应自然。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和运动,看起来与养心没有什么关系,但先生认为,这正体现了庄子的养心原则。

  饮食、运动之外,精神的减负,才是先生养心的真正内容。他常告诫自己:不要攀比,不要好胜,更不要贪多。先生言,从这个角度说,也是一种养心。正如老子所言“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先生书法,一如人品,纯正而生静气,于古拙中见灵秀,透出一股儒雅纯正和宁静淡泊之气。“虚室生白”是他常写的四个字。他说“虚室生白”翻译成白话,就是空房子里面充满阳光。他把人的心比喻成一间房子,如果房子里各种家具塞满了,光线就暗了。人的心也是,各种要求、各种欲念、各种愿望、各种仇恨、各种纷争全部塞满了以后,人的心也就暗下来了。因此,不仅要清除自己心里的杂物,更要抵制外来的诱惑。

  知宇宙之浩渺,一己得失忘之

  先生原名余勋坦,“流沙河”中的“流沙”二字,取自《尚书•禹贡》之“东至于海,西至于流沙”,因国人名字惯为三字,遂将“河”复补。

  先生诙谐幽默,豁达乐观。上世纪50年代末的“反右”运动中,先生因《草木篇》在全国上下被批倒批臭,被打成“右派”,押送回老家金堂县劳动改造。“文革”中又升为“牛鬼蛇神”、“人民的敌人”,连续接受多种劳动改造20年。20年,可不是个简短的时间,若是换了别人,恐怕愁都愁死了。先生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淡静从容,笑看人生。先生《退休赋》云:“感人生之短暂,万事云烟散矣。知宇宙之浩渺,一己得失忘之。”

  阅历的沧桑,岁月的剥蚀,对于先生来说,已如遥遥一曲《渔樵问答》,喧嚣滤尽,只剩下如水的宁静。先生的书柜与桌椅,都是老掉牙的家什,丝毫也看不出一点现代文人的居室气息。而且书房临着喧嚣的大街,不待开窗,已是市声如潮,可他却能安坐寒斋,心神专注地读一些怪异的书。这是诗人陶渊明式的超脱?是古贤士颜回式的安贫?还是先生历经沉浮世事洞明后超然物外的一种彻悟和升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先生是修身养性之人,修身养性强调心灵感受的质量,以达到心中理想的自我形象塑造。他深知,平静地生活,才是人生的真实目的。

  如今是讲究经济的时代,作为享誉中外的文化名人,请流沙河题字作文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有厂商甚至欲出重金请他写一篇文章。先生说:“我也很想挣这些钱,但如果我勉强自己去写,写的过程中自然会导致自己内心的种种不安和不快,那就等于做了自己负担不了的事情。”不做自己负担不了的事情,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先生说,无为和有为,其实就像中国传统的阴阳太极,既对立,又统一。在无为和有为之间,也要找到一种平衡。在无为和有为的平衡中,先生清除了心灵的杂物,治愈了身体的疾病,也用事实证明了自己暮年乐逍遥的人生观。

  谈到文人的穷困,先生坦然说:“富有富的活法,穷有穷的乐趣。”《孙子兵法》中之“静幽慎言”的君子修养守则认为,人心本浊、人欲本炽,所以在名利面前要保持真我风采,即使有志向,也是在淡泊中的一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先生推崇道家恬然自适、消极不争的思想,能够超然物外,求得心灵的静逸,实不简单。

  先生起居有节,生活规律。他认为锻炼应有长性,健康来自持久的锻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信念、心态的好坏左右着人体的免疫功能,良好的心态是剂灵丹妙药,心理健康重于身体健康。要愁愁常在,要乐乐常来,切莫斤斤计较、自寻烦恼,应保持乐观豁达、精神焕发、幸福愉快的心态。多年的经验使他深有体会,轻松愉快才能健身,才能战胜疾病。只有热爱生活,才能身心俱健,延年益寿。

(实习编辑:张一鸣)

老人频道点击进入更多精彩内容!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