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老人 > 老人心理

老人 怎样应对“空巢家庭”

举报/反馈
2008-06-17 05:56:0039健康网社区

  这时,石光荣从外边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中,家里锅是空的、水壶是空的,打开第一个房间是空的,又打开第二间、第三间都是空的。他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愤怒,将桌上的空杯子一个个扔在沙发上,大声吼道:“都走!都走!都走!”这位昔日让敌人胆寒的老军人,如今面对这形同空巢的家却无可奈何了。

  像石光荣这位老军人一样孤独的老人并不是少数。于是,一个名叫“空巢家庭”的词汇就出现了。“空巢家庭”是指当老年人的子女因上学、结婚、工作等原因居住他处,家中只剩老人夫妇或一位老人时的家庭。在这种家庭中,老人极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首先,对于刚出现孩子长大外出居住的家庭,老年夫妇会出现适应障碍。其次,分离就要思念,有的老人出现严重的分离焦虑。笔者曾见一孩子外出上大学的家庭中,母亲一连数月一想到孩子就食不知味、睡不合眼、坐立不安、烦从中来,想去做孩子陪读。再者,孩子是夫妻关系的粘合剂。夫妻有了矛盾,不看僧面看佛面,孩子一声吼,老人都消了气。而孩子外出,没了粘合剂,夫妻矛盾逐渐激化。第四,不少老人一人在家,或整日夫妻相对,孤独、抑郁、被抛弃感油然而生。最后,老人有了实际困难,如有病、生活有困难时确实无能为力。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以及部分独生子女的家长渐渐步入老年前期,“空巢家庭”的问题日渐突出,值得全社会关注。首先,对于适应障碍,有一个从否定期到抑郁期,再到适应期的过程,这时要学会用工作、学习、娱乐、外出社交等活动抵消这个过程的负面影响,如抑郁期延续太长,自己又不能克服,则应及时就诊于心理门诊。对分离焦虑、孤独感、抑郁、被抛弃感的出现也可用此原则。作为老人的孩子们,一首《常回家看看》、《一封家书》中已道尽孝心所在,亲情重于寄钱寄物。落实社区工作也是解决“空巢家庭”的重要方面。最后切记:老年人不只是社会负担的代称,自强自立永远是老人们的坚强信条。

(实习编辑:张一鸣)

老人频道点击进入更多精彩内容!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