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生活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老人 > 老人生活

预防“微笑”着的抑郁症

举报/反馈
2008-05-06 08:01:0039健康网社区

警惕“微笑”着的抑郁症

  在人们的印象中,抑郁症病人总是情绪低落、垂头丧气、反应迟钝、无趣、无欲、无望、无助、思维迟缓、活动减少等,很少人将抑郁症患者与微笑联系起来。然而有关调查显示,的确有一小部分抑郁症患者在抑郁的心境表面蒙上了一层微笑的面纱。这部分患者尽管内心深处感到极度的痛苦、压抑、忧愁和悲哀,外在表现却若无其事,面带“微笑”。这种“微笑”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出于应对社会交往、应付工作、应付家人、碍于面子而违心地强作欢颜。这种微笑性抑郁症最青睐那些高学历、有相当身份、有地位、事业有成的人士。

  还有一部分恢复期的抑郁症患者,由于社会的偏见,对心理疾病患者存在歧视,有的患者在即将回归社会的时候,害怕因为得过心理疾病,在社会上抬不起头,没面子,怕别人看不起,甚至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另一种情况是有自杀企图的重症抑郁患者为了实现其自杀的目的,有意识地掩盖自己的痛苦而强作欢颜,以此逃避医务人员和家人朋友的注意,为自杀创造条件。重症抑郁患者情绪突然“好转”,心情“豁然开朗”可能是一个危险的征兆,应高度警惕,防范自杀。

  这些“微笑”的抑郁症患者,“微笑”过后会陷入更深的孤独、寂寞和极端的抑郁境地。患者的亲友要争取早发现,使他们早就诊,尽早得到积极合理的治疗,并了解相关的科普知识,不被表面的“微笑”所迷惑,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实习编辑:张一鸣)

老人频道点击进入更多精彩内容!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