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保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老人 > 老人保健

老年人,对养生之道情有独钟

举报/反馈
2008-04-18 01:10:0039健康网社区

老年人,对养生之道情有独钟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古人对于养生之道颇有研究,历代名人大家亦有诗文谈及于此。

  孔子说“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又说“不怨天,不尤人”,这就是说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凡事要心平气和,惟有气和而且心平,才能健体强身,延年益寿。庄子说“心清必静,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这里说的“清”、“静”二字,强调的也是心平气和之意。

  管仲说“忧郁生疾,疾困乃死”,孟效也说“情忧不在多,一夕能伤神”,这些见解可谓颇得养生之道,心顺情畅,自然能延缓衰老,增加寿命。

  陶弘景强调:“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听,莫强饮食,莫大醉,莫大愁忧,莫大哀思,此所谓有中和,能中和者久必寿也。”强调老年人要饮食有节,行为有序,思想要豁达大度,深得养生之秘诀

  诗人白居易诗云:“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剧作家孔尚任亦云:“愁入心头一寸热,愁转肠中肠九折。”白居易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易收延年之效。孔尚任的忠告,对于暮年之人,不无指导意义。

  诗坛寿星陆游,坎坷一生,却寿高八旬又五,他对养生的学问相当关注,亦饶有所得。其诗云:“吾身本无患,卫养在得宜。一毫不加谨,百年所由滋。”他常好动为小劳,身心得到活跃,抵御衰老的能力也大为增强。他又诗云:“读书有味身忘老,无诗三日却增忧。”年事虽高,他仍手不释卷,笔耕不辍,达到了健体强身之目的。

  宋代大儒苏东坡因刚正不阿,屡遭贬谪,身心交瘁,未老先衰,于是他便移情于养生之道。他的强身之术是,闲步常梳发,游乐多行走,开窗纳风露,以此促进肌体气血和顺通畅。

  北宋名家程颢诗云:“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他认为老年人生活应当和青少年一样丰富多彩,以愉悦身心,欢度晚年。

  养神,是延年益寿的良方。东晋陶渊明《饮酒》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首典型的养神诗,物与心融,境与意会,情趣横生。真是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这正如无门禅师所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世事沧桑,只要内心不为外境所动,则一切荣辱、得失都不能困扰我们,退一步海阔天空。

  被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的清代诗人袁枚,他的诗“老行万里全凭胆,吟向千峰屡掉头。总觉名山似名士,不蒙一见不甘休”。道出了他之所以长寿,主要在于长期旅游得到锻炼的结果。

  家中人和,对老年人来说也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诗圣杜甫有诗云:“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温馨的家庭,给了处于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的诗人至纯至厚的情和爱,使他晚年过得悠然自得。

  养生之道是一门大学问,希望以上这些古人的心得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所助益。

(实习编辑:张一鸣)

老人频道点击进入更多精彩内容!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