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老人 > 老人心理

心理应激的危害

举报/反馈
2008-04-15 08:21:0039健康网社区

  我们知道,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对于一些突发的事件,人们总不免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紧张和恐惧,造成一种心理压力。对于这种因情感引起的生理反应,在医学上被称为“心理应激”。心理应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心理机制上所做出的一种正常应激反应。

  心理应激与人体内的应激性激素有关。当发生意外或遭遇突然袭击时,人位于大脑基底部的下丘脑与垂体腺,会释放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然后经过血流运行到肾脏上方的肾上腺,由此而产生肾上腺素,进而向全身的腺体发出信号,在短短的三四十秒钟内,会做出应激准备。实验表明,给人注射肾上腺素之后,人的情绪会趋向稳定,然后又有所高涨。由于肝脏内血糖的加速供应,体内原来储存的蛋白质很快转化为葡萄糖,这样会使人感到能量充足,勇气倍增,一种“临危不惧”的激情从心底油然而生。当发怒到一定程度时,新的肾上腺素递补发挥作用,从而又使人“面红耳赤”,一种“誓不罢休”的力量充盈心头。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应激反应显然是服务于人类进化目的的,对人的生存必不可少,这种本能直接从原始人类遗传至今。面对危险时,人就会作出两种不同反应:逃避,或是战斗。这涉及到“交感神经”,肾上腺——脊髓枢椎(SAM)。先是脑部将信息通过脊髓送至肾上腺,提示泵出肾上腺素。然后,在几秒钟内,肌体就会发生变化,为了准备对付局面,血压和心率达到最高点;肝脏输出葡萄糖;并调动脂肪储备以产生甘油三酸脂作为能量;循环系统将血液从消化器官等较次要的地方转送到头脑和肌肉中。如果你要在此后10分钟内生存下来,这一切都是必需的。此外,还涉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枢椎(HPA)”,与情感和理智的应激密切相关。

  科学家经过研究还发现,应激对男性与女性也有很大差别。女性作出应激反应时血压不会像男性升得那样高,但使她们作出反应的外界应激源的范围则比男性广,因为男人一时只注意一事,而女性则把许多零碎事儿汇集起来,关心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些使人体作出生物学反应的、范围广泛的、不愉快的感官或心理体验,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应激源”。比如身患重病、遭遇抢劫、交通事故、自然灾害,还有婚恋不如意、工作不称心、希望的落空、亲人的离散、事业的受挫乃至被人误解等等,这些“应激源”都足以引起人体内某些化学物质的变化。此时,愤怒、紧张和焦虑,都属于人的正常情感反应,发泄即是一种转移和疏导。

  心理应激的危害

  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心理应激现象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美国精神保健研究所专家菲力浦·戈德博士,对此曾进行长时间观察、分析、实验和研究。他认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没有无应激的环境。只是在多数的情况下,应激并不占主导地位,人们可以把它看做是多彩多姿生活中的组成部分。”

  心理学家认为,适度的应激,对人体的身心健康不但无伤害,反而是有益的,它具有警觉作用,可以促使人做出有效的思维和迅速的对策,以便更加适应周围环境。有许多看似具有高度心理压力的职业,其实对人的健康并不会构成危害,比如建筑师、科学家、探险家、机修工、守林员等,因为他们对工作具有一定的顺应性和自由,因而较少地受到应激作用的干扰和侵袭。

  很长时间以来,这种心理应激或紧张状态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理由是“那不会杀害我,反而使我更强有力”。但大量最新科研成果表明,应激能对人的身心造成多方面的伤害,与疾病有着潜在联系,可以导致过敏性疾病、哮喘直到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有些时候,人的胃在没有病的情况下也会出血,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过度紧张或心理压力过大,医学上称之为“应激性胃出血”。应激对心血管施加额外的负担,促使了疾病的发展。它们之间并非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影响,并随环境的改变而使应激与疾病的关系发生相应变化的。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勃罗斯·拉宾教授曾撰文称,“目前,已经有足够的流行病学材料来显示应激与疾病之间的联系,只是其机理尚须继续研究”。

  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希尔顿·科恩及其同事在应激试验中,发现应激反应强烈的人感染呼吸道病毒时,较其他人更易患感冒。他的结论是:虽然个别的应激事件并不会影响受试者得病的机会,但长期的应激,如与家庭成员的持续不断地冲突,会使这种机会增加3~5倍。他认为,人类不应面对长期的慢性应激,不应长期陷于不祥的记忆、焦虑和挫折之中。

  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应激还会改变人的外形。戈德博士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高度的应激,通过干扰免疫系统,会使人记忆力丧失、免疫功能减退,还可能造成一种独特的肥胖症。由于应激反应可动员体内的脂肪储备以产生能量,脂肪就有必要在肝脏附近储存起来。腹部的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皮质团类是十分敏感的,因此,这种激素浓度高的人易在身体中部积聚脂肪,变成大肚子,形成特殊肥胖病。

  心理应激的调适

  在人的一生中,谁也不可能一辈子总是一帆风顺而不会遇到逆境。既然不可避免,那么当我们在平静生活中偶然遇到的逆境,或者顺境受挫,如何应对呢?这就需要像戈德博士指出的那样:“应该学会在应激中间生活。”心理应激虽然谁也无法加以摆脱,但我们也并非注定都要身受其害。岂求无应激的生活是不现实的,我们应当做的是能主动地、有效地对付应激,掌握一套对付应激反应的好方法。

  一种方法是向能天然地抵抗应激的人学习。有的人历经磨难,如被捕、酷刑、疾病、失盗……而仍能以少有的宁静心态泰然处之。从他们身上可以发现一种与众不同的想事习惯和人生观念。他们倾向于关注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而不是想得太多。他们还会找到自我解释的方法,如把他们受到的折磨解释为命运的安排等。

  第二种是用专家们所称的“乐观排解法”来对待面临的疑难问题。深信他们遇到的麻烦是暂时的,而不是永久的;是由于特殊的原因而不是普遍性的原因造成的。一些生性悲观的人也可以学会这种减轻应激反应的方法。首先,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于呼吸,以抑止不断产生的对往事和未来的思虑。然后,躺下来慢慢地放松肌肉,从而对全身进行“扫描”。用这种方法能抑制应激性激素的流动,有助于降低心率和血压。

  另外,按摩是缓解心理应激的又一种有效方法,瑜伽之类的方法现在也仍被应用于治疗心理紧张。在养生学家看来,放松身体,开拓心境,适当运动,运用应激的能力顺应身心机理,是十分必要的。一些医生主张用药物,如维生素B族、谷维素、安定之类药物,调节植物神经,缓解心理压力,但要因人而异。

  正统的西方医学曾一直拒绝接受认为纯粹的心理状态能对血管、器官等产生可测量的效果的观念。但近年来,研究人员依据唾液中某些激素的浓度开始对应激状况进行测量,并追踪人体从经受了紧张刺激后所产生的复杂的神经、化学变化。目前,一门全新的学科——心理神经免疫学已经产生。

  当一种心理压力消除之后,也许另一种心理压力又随之而来,因为生活的本身就是这样。在应激面前,倘若我们方法得当,及时调适与缓解自身心理压力,就会对一生的养生保健、健康长寿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实习编辑:张一鸣)

老人频道点击进入更多精彩内容!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