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生活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老人 > 老人生活

老年驼背脊椎骨折的预警

举报/反馈
2007-12-26 11:53:0039健康网社区

老年驼背脊椎骨折的预警

  吴女士其实年纪不大,也没有剧烈冲撞,本来不至于骨折的。在我们身边,类似吴女士这样对自己骨质疏松不上心不知情的人非常多。有数据表明,50岁以上的妇女,30%已发生过一次或多次的椎体骨折,有40%的骨折是骨质疏松引起的,但半数骨折病人不知情也不治疗。

  脊椎骨折50%患者并未诊断治疗

  很多人都知道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髋骨骨折将会危及生命,但是,对脊椎骨折却认识不足,不少患者并未就医。实际上,脊椎骨折在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中最为常见,约占所有骨折的45%,它会引起脊椎变形,使病人身高变矮。有研究表明,脊椎骨折带来的死亡率甚至高于髋部骨折。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虽然诊断脊椎骨折只需拍X光片即可,但是大约50%的脊椎骨折患者没有得到过诊断、治疗,有的患者是在多次骨折后才被查出。在没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的是因为患者自认为疼痛是风湿病等引起,只要贴膏药止痛,或躺几天就行了;有的患者因疼痛就诊时,如果医生问诊不够细,就不会发现。

  一次脊椎骨折会导致另一次骨折

  骨质疏松症患者存在随时发生骨折的危险,最常见的是脊椎骨折,其次是手腕骨折,最严重的是髋部骨折。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骨折时,往往很难愈合,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对于脊椎骨折,很多人认为是用力不当造成的。其实在骨折之前,其脊柱的骨量已逐渐丢失,疏松的椎体就像被白蚂蚁蛀空的房梁,稍有外力,如在提东西或弯腰抱起小孩的那一刻,脊椎骨一下子塌陷。问题是,只要发生第一次骨折,就还会骨折第二次。而且,很可能两次骨折会相距较近。而且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的女人,在已经发生一次脊椎骨折的情况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很可能还会发生第二次脊椎骨折。

  脊椎骨折预警现象

  腰背部疼痛

  如果是一个轻微、局部的微小骨折,就会导致局部骨疼痛。而人体为了缓解或不刺激疼痛部位,会改变姿势、肌肉用力,久而久之会产生肌肉疼痛,特别是背部,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身高减低和驼背畸形

  身高缩减、腹部突出以及驼背等都是老年妇女脊骨破裂的表征,身高的降低多因骨折的原因,但也不是惟一原因,腰间盘的蜕变也会出现身高降低的现象,如果一年内身高降低两厘米以上,就应该去医院检查,年岁大的人应该每半年量一次身高。

  其他现象 :有腹部突出、呼吸困难、胃肠道反流及其他消化系统症状,如抑郁等。

  三类人要注意早预防

  要预防骨质疏松导致的脊椎骨折,最主要的办法是预防骨质疏松。人的一生中,男性35岁、女性30岁时骨峰值最高,此后骨峰值开始下降,男性下降缓慢、平稳,有个适应过程;女性绝经后骨量会突然下降,这是由于绝经女性卵巢功能衰退,女性激素不足。更年期妇女一旦停经之后,卵巢分泌出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急剧下降,人体大量骨钙分解入血,再从尿中排出。这种流失将无声无息地侵袭骨骼,到了严重程度,骨骼将为孔隙所取代,而仅剩松散脆弱的骨架,此时只要很小的力量或创伤,就可造成骨折。

  1、减肥催生骨质疏松

  体重短期下降过快会影响骨密度,导致骨质疏松。不少都市女性过度追求苗条,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也减掉了骨量,年纪轻轻就患上骨质疏松症。而且太瘦小的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因此保持适当的体重非常重要。

  2、每天不下楼,骨质天天松

  现在多为室内工作,接受紫外线照射少,每天出门坐车,上楼坐电梯,活动量少,由于缺乏足够的锻炼、缺少维生素D和钙,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现代社会普遍竞争激烈,工作压力较大,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容易出现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激素代谢失调,加快了骨量的丢失。

  3、不晒太阳,爱美妇女“骨头最软”

  现代女性害怕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而善于遮阳,但食物从进入人体到消化、吸收并最终沉积在骨骼上,这一过程是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完成,太阳照射时间过短,就会影响健康骨骼的机能,导致骨质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出现骨质疏松,以致容易骨折。

  骨质疏松自我检查

  预防骨质疏松越早越好

  骨质疏松和遗传因素、孕妇怀孕期间的营养等各种因素都有关。但一般说来,从小体重较轻的人,骨量也低,容易得骨质疏松;另外,早产儿、经常读书不锻炼的学生,也很容易骨质疏松,所以从孩子阶段就得注意预防。

  高危人群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的一些体表特征,如出现牙齿斑驳、体弱乏力,就应考虑是否发生骨质疏松症;若身高缩短、出现驼背,就说明骨质疏松已经很严重了。

  骨质疏松不能大运动量锻炼

  对于已经有骨质疏松的人来说,要在饮食上合理搭配,规律作息时间,舒缓紧张的精神状态,要避免大运动量、高强度、身体接触频繁的球类活动。在运动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防止蹲、坐在地上的意外出现。患有骨质疏松的人不宜进行跳跃运动,否则会给本已脆弱的骨骼雪上加霜,散步、徒手体操、太极拳等缓慢活动比较适合,每天在户外运动、享受阳光的时间不应少于一小时。

  40岁以后检查骨密度

  骨质疏松早期很多时候没什么症状,骨密度检查是早发现、早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专家建议,40岁以后,腰背部、骨盆、足跟部如持续性疼痛,就需要检查骨密度,提早防治骨质疏松,呵护自己的骨骼健康。

  药物治疗很必要

  上年纪的患者,不能光靠营养调节和补钙,一定要进行药物治疗。对于六、七十岁的人,仅靠饮食补钙,吸收效果一般不好。单纯骨质疏松的患者,一般吃药三到六个月,病人会感到症状好转,快的一个月就可见效。

(责任编辑:杨淼)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