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生活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老人 > 老人生活

婆媳相处的艺术

举报/反馈
2007-11-10 15:18:0039健康网社区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而现实生活中却常常是将一位原本不是“一家人”的儿媳欢天喜地地迎进了门。喜庆的爆竹声刚刚停息,一个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微妙和最难处理的家庭问题——婆媳关系,便凸现在一个个家庭面前。于是不愉快的故事,也就在相当多的家庭中开始上演了。

  案例

  人物档案: 婆婆:李巧莲(化名),退休工人

  儿媳:王娟(化名),网络编辑

  王娟怀孕7个月时,婆婆李巧莲主动住过来照顾她,没想到矛盾随之而来。

  李巧莲入住儿子家第一天,就把厨房、餐厅、卫生间和走廊里的灯换成了瓦数最小的,并关了冰箱的电源,还宣布停用全自动洗衣机。李巧莲对王娟说:“家里处处要节约,才能省下钱。吃饭、上厕所没必要开那么亮的灯,天天买菜可以不用冰箱,衣服用手洗既省水又省电。当然现在这些活都由我来干,你先学着点就行。”王娟心想,反正也不用自己干,就让婆婆折腾去吧。

  婆婆不但爱干活,嘴也特别爱说。比如买菜怎样跟人侃价、地怎么拖才干净等等,反正除了睡觉,嘴没停下的时候。开始王娟还能心不在焉地“嗯”两声,后来越听越烦就没耐心了。一次,李巧莲整理儿媳卧室的衣橱时,又唠叨开了:“小娟,你的衣服太多了,我看几辈子都穿不完,万一孩子生下来,发胖了,这些衣服不就全浪费了吗?唉,都是钱买来的,多可惜啊。你看我这身衣服,穿七八年了,没破没坏,不是挺好嘛。”王娟有些不高兴:“妈,挣钱就是为了花。这钱我掏得起。”李巧莲听了直摇头:“你是没吃过苦,不知道凡事得多替将来打算,以后需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王娟听不下去了,就不客气地下了逐客令:“妈,您操那么多心累不累呀?!我有些困了,想睡会儿。”李巧莲生气地走了,把门关得很响。王娟则故意高声提醒:“妈,把门撞坏了,还得花钱买。”

  慢慢地,婆媳的“战争”开始了。最让王娟恼火的是,李巧莲喜欢把邻居们丢弃的各种包装盒、酒瓶等废弃物捡回家,收集起来再卖出去。王娟多次阻止:“妈,我们不缺这几个小钱,以后您别再捡了,行不行?太丢脸了。”可李巧莲理直气壮地说:“不偷不抢,有啥丢脸。”为这事,两人没少生气、拌嘴。

  婆媳俩彻底闹翻是在孩子出生后。李巧莲想给孩子用旧内衣改制成尿布,而王娟认为这样不卫生,坚决给孩子用纸尿裤。于是,李巧莲每次给孩子换尿布时,都要嘀咕一句:“骗钱的玩意儿。”那天,王娟听到了,便脱口而出:“又不花你的钱,看不惯就走人。”李巧莲顿时气得脸发青,一把拉过儿子:“老娘我辛辛苦苦跑来给你们做家务、带孩子,我图个啥,就图她对我说个‘滚’?”可怜这男人两边为难,不知帮谁。最后,这场战争以王娟哭着跑回娘家暂时告终。

  案例

  人物档案: 婆婆:顾新(化名),退休职工

  儿媳:张小敏(化名),公务员

  顾新是四川省一个小镇上的普通居民,儿子在上海读完大学以后,就在那儿找了个上海媳妇安了家。按说这对婆媳相隔千里,见面机会极少,应该不会出现什么矛盾。殊不知,在少得可怜的相处日子里,竟然也有矛盾产生了。

  儿子婚后第二年,带妻子张小敏回家过年。由于饮食方面的差异,张小敏吃不了辣,顾新就每餐单做几样菜,可张小敏还是吃不惯:“菜还是辣,估计你家炒菜锅就是辣的。”顾新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这儿媳太挑剔了。

  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顾新很希望能早点抱上孙子,张小敏却表示要等读完研究生后才考虑要孩子。然而,顾新抱孙子的愿望实在是太迫切了,所以,那几天,她总和张小敏有意无意地念叨:“女人读那么多书干什么?赶紧生个孩子才是最紧要的事。”一天,家里来了几个亲戚,吃饭时,顾新又说起了生孩子的事,张小敏终于忍不住发怒了:“妈,以后请您别再念叨这事了,行吗?都什么年代了,还这么封建。”说完,“啪”地摔了筷子,离席而去。当时顾新觉得非常下不来台,心里很不痛快。结果,大家不欢而散,婆媳俩的关系也闹僵了。

  3年后,顾新日夜盼望的孙子终于出世了。看在孙子的面上,顾新主动放下架子,满心欢喜地跑到上海去,照顾儿媳和孙子。可儿媳并不欢迎她,早就请了专职月嫂来照顾。儿媳还很客气地说了一大堆理由:“妈,您煮的饭菜,不太合我的口味,而且您年纪也大了,照顾孩子太累。您就在这里好好玩几天吧。”顾新一听就来气,她觉得儿媳分明是不让她带孙子。那一刻,她真想臭骂媳妇一顿,然后转身就回家,但又舍不得刚见面的小孙子。是走,还是留?顾新不知如何是好。

  案例

  人物档案: 婆婆:陈凤贤(化名),农民

  媳妇:邱燕燕(化名),秘书

  陈凤贤是个很苦命的女人,早年丈夫患病去世时,她上有公公婆婆,下有三个未成年的孩子。这对于一个以种田为生的农村妇女来说,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不过,总算是苦尽甘来,20年后孩子们都有了出息,而且孝顺的大儿子一结完婚,就带着城里的媳妇邱燕燕回乡下,把老妈陈凤贤接到了城里一起生活。

  然而,陈凤贤久居农村,不识字,听不懂普通话。到了城里后,她门也不敢出,电视也不爱看,有时儿媳和她聊些社会上的事,她也听不明白。所以,陈凤贤惟一的乐趣就是干家务活。

  陈凤贤一直有早起的习惯,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这天,她起床后准备洗衣服时,发现儿子的袜子少了一只,于是便推开儿子卧室的房门,走到里面去找。邱燕燕被惊醒了,感觉很尴尬:“妈,您怎么能随便进我们的房间呢?”陈凤贤却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不打扰你们的,你们继续睡,我找只袜子就出去。” 可是,邱燕燕气得再也睡不着了。起床后,她故意没吃婆婆做的早饭,就去上班了。

  还有,陈凤贤每次做饭菜,总是做很多,有时几顿都吃不完。邱燕燕提醒她:“妈,一次别烧那么多饭菜,我们不喜欢吃剩饭菜的。”陈凤贤忙说:“下次我给你做新鲜的,剩饭菜我吃。”

  再有就是打扫卫生,陈凤贤常会对着电视和电脑屏幕,一边哈气一边拿着抹布擦,有些难擦的斑点竟然蘸了自己的口水擦,邱燕燕说了几次这样不好,可陈凤贤有时擦起来还是会忘。为此,邱燕燕经常向丈夫抱怨,可丈夫却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这个家里的不愉快气氛越来越浓。

  有一天,“战争”终于爆发了。那天清晨,当邱燕燕看到婆婆把她的内衣和袜子泡在一个盆里洗时,马上惊叫了起来:“天哪!恶心死了,这两样怎么能泡在一起洗呢?”并冲过去拿出内衣,将其扔进了垃圾筒。陈凤贤很不解:“清水一洗就干净,好好的,扔了多可惜。”邱燕燕哭笑不得:“妈,跟您也说不明白。我希望您以后什么活也别干,好不好?”陈凤贤流泪了,她一辈子劳碌惯了,一刻也闲不下来。而且在乡下,她干活总能得到大家的称赞。但不知为什么,儿媳却总是不满意她干的活儿?

  案例

  人物档案: 婆婆:张文华(化名),退休干部

  媳妇:吴洁(化名),公司职员

  张文华和吴洁成为婆媳已十多年了,可两人来往一直很淡漠。张文华觉得儿媳做事不利索,性格孤僻,不太讨人喜欢;而吴洁觉得婆婆就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领导,让她敬而远之。

  婆媳矛盾是从吴洁生孩子那年开始的。当时张文华刚从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吴洁想,婆婆肯定会来侍候她坐月子或帮她带孩子的。但是,婆婆竟然只来了一次,就像上级探望下级似的,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安慰话,给了一千元就走人了。婆婆走后,吴洁哭着向丈夫抱怨:“没见过像你妈这样的。”丈夫说:“我妈就是这样,不太会照顾别人。她一辈子只知道工作,我和妹妹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

  没多久,吴洁的丈夫又被派到外地工作两年。想到婆婆是不可能来帮忙照顾孩子的,于是好强的吴洁就辞了职。因为这件事,吴洁对婆婆怀怨在心;而张文华因为儿媳辞职没和她商量,所以对吴洁也是很有意见。

  吴洁做了五年多的全职妈妈。这期间,张文华偶尔去看望吴洁和孩子时,总像是个首长,背抄着手在家里转一圈,一会儿说地太脏,一会儿说家里太乱,一会儿又说吴洁在家也应多学习等,完了还来个总结:“不上班专带孩子,起码要把家务搞好了。”吴洁从不反驳婆婆的话,却从始至终阴着脸,一副不在乎的架势。吴洁想:你说你的,我过我的。

  表面上,这对婆媳从没有大吵大闹过,但实际上,两个人暗地里较劲,谁也不服谁,始终保持着冷冷的距离。

  案例

  人物档案: 婆婆:王云霞(化名),退休干部

  媳妇:赵丽(化名),人事部经理

  赵丽在一家外企公司就职,工作忙得很。婆婆和她住在同一个小区,却不在一幢楼里。除却空闲时,赵丽两口子一起去探望老人,平时他们吃住并不在一起。在外人看来,这个家庭显得有些怪异。因为很多人认为,赵丽工作很忙,她应该以此为由,与婆婆合住。婆婆赋闲在家,恰好有时间洗衣做饭,给小两口做做后勤工作,而且,如此一来,赵丽家的经济负担也会减轻很多,最起码不用每个月从薪水里扣除她家的房屋贷款了。可是,赵丽却不是这么想,因为她一直喜欢与婆婆保持“一碗饭的距离”。

  什么是“一碗饭的距离”呢?那就是和老人住得不是很远,做了好吃的,送到老人家里时,那饭还是热乎乎的。一碗饭的距离,让婆媳之间既不疏远,又不会因为过于亲近而产生矛盾。

  比如有一个周末,赵丽去婆婆家吃饭。恰巧在厨房看到婆婆往粥里放碱面,赵丽就赶忙说:“妈,这样可不好。放碱面会把粥里的营养素都破坏了。”婆婆听了很惊讶!心里想,煮了一辈子粥了,还有这道理?不过,从此以后,只要赵丽去婆婆家,婆婆熬粥时就不会再放碱面。可是据家里人讲,赵丽不去的时候,婆婆照样往粥里面放碱面,因为她觉得那样熬出的粥才熟烂香软。后来,赵丽找来很多资料,让丈夫拿给婆婆看。她相信,婆婆会渐渐懂得其中道理的,总有一天,她不在婆婆家,婆婆也会科学煮粥的。

  今天我们怎么做婆婆

  文/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治疗师 赵梅

  趟过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婆媳关系至今仍是人际关系中的老大难问题。今天,随着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步入组建小家庭的高峰期,这一问题便更显得突出了。

  在过去,由于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婆媳矛盾的强势方是婆婆,而媳妇往往是委屈求全的悲剧角色。但如今,社会已大大进步,婆媳受教育程度比以前提高了许多,婆媳同住一起的比例也降低了不少,至少在城市,婆媳地位平等了。可是,居住方式也从原来的媳妇进婆家门,逐渐演变成母亲到儿子家了。就是这样,生活中依然有相当多的婆媳觉得关系难处。

  在当代,婆媳双方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到底在哪里呢?从前面的文章《婆媳关系面面观》中所举的几个婆媳不和的事例来看,主要原因是观念不同、生活习惯和经济基础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婆媳矛盾。虽说事情起因基本上都是婆婆出于好心要帮小两口一把,却不料反而成了婆媳反目的导火索。为什么好心未能有好报呢?作为婆婆,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新时代的婆媳关系,把握好与儿媳相处的火候。

  其一,要正确看待母子关系,从而认清儿子与媳妇的关系以及自己与儿媳的关系。儿大当婚,这本来是一件喜事,但有些做母亲的内心却是喜怨交织。喜自不必说,怨也自有根源。父母往往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好不容易拉扯大了儿子,却被媳妇从手中“夺”走了。这说明,我们很多做父母的至今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儿子自从脱离母体降临人世,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人了,他将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空间也越来越大。因此,从人与人的关系地位来讲,母亲与儿子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对待已婚的儿子,更不能像小时候那样事无巨细、百般呵护。这样做的结果,在独立性较强的儿子心里会引起反感,而对于独立性较弱的儿子来说,只会加重他的依赖。

  儿媳是儿子的妻子,小两口有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对于儿媳,儿子满意,当妈的可能不一定满意,但既然爱儿子就应该接受他所爱的妻子。媳妇毕竟不是女儿,不能强求她对自己像对母亲一样。而反过来,能否将儿媳像女儿一样来对待呢?暂时还不行。因为婆媳相处需要一段较长的磨合期,没有深厚的感情作基础,只能事与愿违。在“案例三”中,我们看到,婆婆在儿子家中没把自己当外人,为找一只袜子,清晨5点闯进儿子的房间。这种做法,儿子也许可以接受,但儿媳当即便表示了不满。因为儿媳毕竟不是女儿,婆媳之间应留有相应的距离,没有感情基础硬要人为地拉近,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因此,婆婆对儿媳要给予应有的尊重。

  其二,要允许小两口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和情感空间。小两口刚建立家庭,缺乏生活经验。老人可以向他们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传授一些生活经验,但不要强迫他们必须那样做。不要以媳妇的现在比作自己的过去,更不要越俎代庖。尽量不干预他们的生活,要允许他们营造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情感空间和生活方式。

  前三个案例中,婆媳关系的恶化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双方不同生活习惯的冲突。但实质上大都是由于婆婆过多地干预了小两口的生活,或指手画脚地安排儿女生活,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试图将他们的生活方式扭转到自己的轨道上来。一般说来,依赖性较强的儿子对母亲的照顾和安排,早已经习惯。即使婚后,他对母亲面面俱到的照料依然会心安理得。但作为妻子,往往更愿意按自己的意愿设计和营造自己的生活,真正地当家做主。婆婆的干预使这个“小单位”突然又多出一个“领导”来,儿媳能不委屈吗?持家过日子是女人的天性,婆婆如此,儿媳同样如此,所以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呢?再说,毕竟是两代人,成长背景、经济基础、人生观、价值取向乃至消费习惯都迥然不同。小两口的生活方式,老一辈的人可能看不惯,但应该明白,年轻人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安排。要相信他们,儿子已经长大成人,懂得自己对家庭应负的责任。即使出现了失误,也是应交的“人生学费”。就像儿子小时怕他摔跤,你总也不肯松手,那他何时才能学会走路?

  其三,加强沟通。相互理解是搞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法宝,而沟通则是理解的桥梁。在共同的生活中,心灵的交流至关重要,两代人之间则更需要。沟通可以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可以缩小地位差异,也可以填埋两代之间的沟壑。因此作为长辈,婆婆要经常主动与儿媳聊天,既要向儿媳讲述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感悟,也要倾听儿媳吐露的心声。通过交流,双方增进了解,也就更容易相互理解了。可令人遗憾的是,在这几个案例中,我们看不到婆媳之间有什么沟通,因此未见理解,只有误解。如“案例二”中,如果婆婆多与儿媳交流,当她能了解当前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儿媳为了前程必须读研究生时,就能够理解儿媳为什么暂时不想要孩子了;再如“案例四”那位当领导的婆婆,总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从不与儿媳沟通,在儿媳眼中,婆婆与自己单位的领导毫无二致,又如何亲近得起来呢?

  其四,己不所欲,勿施于人。虽然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但想想当年自己在婆家所经历的苦辣酸甜,想想当年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设身处地地为儿媳着想,其实也就是在为自己的儿子着想,为自己着想。“婆媳亲,全家和”,婆媳关系融洽,儿子的小日子就准错不了。

  其实,婆媳关系和一般的人际关系并无本质的区别,都是在共同的生活中,逐渐由远及近,由疏到亲的。要说复杂,只是由于儿子的婚姻关系,一下子将婆婆与儿媳这两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拉到了一个屋檐下,一时间双方都难以进入角色,双方的感情与关系难以同步,才导致了亲中有疏。因此,婆媳关系是需要在长久的生活中慢慢磨合的,欲速则不达。

  “案例五”中,儿媳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她相信时间和科学会改变老人的饮食习惯。“一碗饭的距离”,既有各自的空间,互相又不疏远。婆婆在儿媳面前没有固执己见,很尊重儿媳;儿媳采取的沟通方式又很好,既给老人留面子,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编后记

  婆媳关系的和谐,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的。婆媳相处不好,儿媳也有责任。本文突出提到“如何做婆婆”,主要是因本刊读者以中老年人为主,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先找到自身的问题,再去解开矛盾所在。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也许您心里就会海阔天空了。

(责任编辑:杨淼)

老人频道点击进入更多精彩内容!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