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老人 > 老人

“长寿小院”的长寿经

举报/反馈
2010-04-30 23:22:0039健康网社区

  临川二小宿舍一楼小院,住着五户退休老师,共九位老人,被人们称为“长寿小院”。其中男老人人均83岁,女老人人均80岁,而且个个都健康硬朗。我经过采访,感到他们之所以如此健康长寿,并非偶然。

  一、坚持慢跑慢走,适度锻炼和劳动是他们的常事。

  宏今年85岁,熊贤章83岁,范荣生82岁。这三位老师长年坚持慢跑慢走。范老师每天早晨慢跑一个小时,约13华里,下午还慢走半个小时。退休以来他一直没停过,累计起来跑走分别达到104,390华里和24,090华里。姜老师除了坚持锻炼,还经常提着大桶小桶衣服到河边去用手洗。这样既可洗衣服,又可锻炼身体。

  桂冰清老师今年也是83岁。他在2000年患上了风湿、类风湿和骨质增生病,严重时手脚很难动弹,每走一步都非常困难。但他不害怕,不慌张,一方面就医服药治疗,一方面适度锻炼。他锻炼时总是忍着钻心的疼痛,先坐在床上椅子上伸手伸脚、摆头弯腰。之后扶着桌椅,双腿慢慢下蹲,再慢慢起来。然后再扶着桌椅、墙壁缓缓走动……经过两个多月,手脚灵便了些,桂老师便找来一根拐棍拄着,先在屋内行走,再在院内行走,慢慢地向郊外行走。就这样,经过一年半的艰苦锻炼,他终于抛开了拐棍,基本恢复了正常行动。

  二、生活规律,饮食合理是老人们的定律。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老人虽不是一家,但他们的餐饮似有共同约定。早餐大都是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两块桃酥或两个小包。中餐晚饭,三素一荤一汤(以猪骨汤为主)。素菜经常变换花样,每月加吃五六次鲜鱼,天天适量吃些水果。桂老师告诉我,他们大都不抽烟不喝酒,更不暴饮暴食。他说,人的病很多是吃出来的,少吃不吃亏,吃多会受罪。桂老师还告诉我,他起居也很有规律,每晚10点睡觉,早晨6点起床,保证8个小时睡眠。有着这样的生活规律,怪不得他年届耄耋仍然这样健康!

  三、待人宽厚,乐于助人是这个小院的氛围。  去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有六位退休老师解囊相助,最少的捐献了100元。85岁的陈铭清老师一次就捐款200元,他老伴没有工作单位也想方设法提供捐助。至于捐助近旁的修桥铺路等公益事项更是陈铭清夫妇的家常便饭。院内五位老太太虽姓氏不同,却像亲姐妹,相亲相爱,互帮互助。有人晒被子撑不起竹竿,姐妹们立刻就会来帮忙;有小孩到院前小巷来玩耍,老人们都会无微不至地关怀和帮助,若有孩子不慎摔倒,老人们会立即上前扶起来,帮助他们拍去身上的尘土,问这问那。

  四、心理平衡,知足常乐是这里老人们的日常心态。

  这里的老人们年轻时都有过自己的贡献,现在待遇一直未能与之相匹配。但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与人攀比。87岁的吴学媛老师,在上世纪50年代,她的工资在全县2000多名教师中只比3个人低,可现在却是临川二小退休教师中工资最低的一个。人家的工资是“水涨船高”,她的工资却是基本“原地不动”,她却不以为然。另一位桂老师也曾多次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可到今年他的退休金才1000多元,他从不为此而计较、埋怨、攀比。真是“每月领取养老金,多也欢喜,少也欢喜”。

(实习编辑:覃汉娇)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