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老人 > 老人心理

走出空巢的心情低谷有妙招

举报/反馈
2010-03-29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社会学家形象地称这类子女长大成年后从父母身边分离出去,只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的家庭为“空巢”。空巢老人,多数会觉得在感情和心理上失去了支撑和依靠,觉得自己的存在不再有价值,因而陷入无趣、无欲、无助的状态,甚至出现自杀的想法和做法。这些不良情绪还会导致失眠头痛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心律失常等一系列的躯体症状,甚至会导致高血压(血压食品)、冠心病、消化(消化食品)道溃疡等疾病。

  要走出痛苦,固然需要子女、亲朋多多的关心和照顾,但更重要的是要“自助”,即调整心理状态,合理安排生活。 顺应时代,学会独处时代在发展,父母对子女与自己的关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无论父母还是子女都应该是独立的个体,二者不是附属关系。子女就像鸟儿一样,幼时依偎父母,羽翼丰满后自然要离巢飞去,子女的离家是他(她)作为一个社会人已经成熟和独立的标志。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飞快,竞争激烈,子女们面临的压力(压力食品)和危机与父辈不可同日而语。工作繁杂、衣食奔波、社交忙碌使他们疲于应付。要照顾自己的家人孩子,又要同时顾及两家父母,还可能有再上一辈的爷爷奶奶,确实难于兼顾。所以,老人们首先应该了解当前的社会形势,理解子女的辛苦处境,调整心态,不把自己晚年的幸福一味建立在子女照顾的基础上,而要学会独处,善于克服生活方面的困难,同时注意寻找精神寄托,撑起自己的一方天。

  积极面对,知足常乐 老年人要努力转变固有观念,尝试建立新的晚年幸福观。曾经有一位专门从事老年(老年食品)生活状况调查的曲女士(女士食品)指出:有4个“老”就算幸福老人—老窝(住房)、老伴、老底(积蓄)、老友。这其实就是提醒老人们,不要总盯住空巢生活中阴暗的一面,比如,虽然是“空巢”,总强过“无巢”,这要求似乎太低,但积极挖掘有利因素才有助于老人逐渐走出心情低谷。

  充实生活,走出斗室 空巢老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还源于长期居家,生活封闭,再加上无所事事,难免倍感孤寂无聊。所以,空巢老人要积极培养兴趣,丰富自己的生活。如和老伴、朋友打打牌、下下棋、练练书法及绘画;积极进行户外活动,打球、跳舞、逛公园、慢跑、打太极拳、钓鱼等;还可参加老年合唱队、表演队;适当为子女带带孩子;参加老年大学学习等等。

  有专业特长,并且身体条件允许的空巢老人,还可以考虑再次投身社会,发挥余热,比如参与社区服务和建设;反聘参加专业技术工作和充当顾问等等。走出狭小寂寞的空巢,来到广阔多彩的天地里,自然会心胸舒畅。

  广交朋友,勤于沟通 有句话叫“少年(少年食品)夫妻老来伴”,充分说明了老年配偶之间相互依赖和扶助的关系。对于空巢老人来说,亲密的老伴也是最好的老友,是一同战胜孤寂、分享生活的伙伴。另外,空巢老人更应广交朋友,在一起趣味相投,经常串串门,聊聊天,一起外出旅行聚会,回顾人生经历,畅谈保健(保健食品)心得,更可以倾诉内心的压抑,分享各自的欢乐。如果结识年轻的朋友,则可以感受活力,吸取新知,使老人青春焕发。可以说,这是老年人克服空巢心理的极佳途径。

  健康提醒: 有条件的老人,可以住得离子女近些,最好是同区不同楼,或同楼不同层,这样“隔而未分”、“离而不远”,来往方便,好沟通照应。 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应定期做全面或专项体检,监控自身疾病的状况,防患于未然。 身体状况允许的话,偶尔出外旅行,是很好的愉悦身心的方式。

(实习编辑:老赖金玉)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