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生活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老人 > 老人生活

老年人理财 晚年生活也时尚

举报/反馈
2009-10-20 01:48:0039健康网社区

  他认为,作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应该对国家的经济前景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应该坚信中国经济形势是很好的,估计股市有15年左右的黄金期,不可错失良机。平时,应少去听那些小道消息,多看点专业书籍,增强专业知识。投资首先还是必须成为内行,不然,大盘有点震荡就惊惶失措,一头大牛只抓住两根尾巴毛。

  他比较重视技术分析,善于从多重指标共振现象中抓黑马。对于大盘、板块和个股,他认为分析应遵循这样的思路:大势走好后,就应追踪板块轮动中的热点板块,并及时抓住其中的领头羊。“当然,我也有弱点,一只股票涨到理性分析的高位时,本应卖掉,这时反而却产生了新的幻想,以致没有及时止盈,收益不增反减。”他认真地说。

  张先生炒股的心态很好,他说:“我投入股市的都是闲钱,赔赚很正常,也不是特别看重收益率。对我来说,天天到股市来,就是寻求一种乐趣,这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只要是交易时间,张先生就基本上准时到证券交易大厅“蹲点”。除了买卖股票,他绝大多数时间是与在股市结识的一帮老年朋友摆龙门阵———证券交易大厅居然成了老年人俱乐部。

  调查二: 理财先要更新观念

  据了解,目前,靠养老金和子女赡养仍是中国人养老的两种主要方式。其中,70%的老人都靠养老金过活。然而,这些养老金比起退休前的工资收入实在微薄。此外,他们或许多少还有些积蓄。但以前几十年一贯的低工资,老人们的积蓄恐怕也很有限,加上现在如此低的利率,生活仅能维持在“糊口”状态。采访中不少老人说,自己生病时少给孩子们添负担,孩子们有难处的时候帮上一把,都是他们最大的欣慰。家住三峡影都附近的陈阿姨说,她和老伴退休五年了,每个月两人的退休金加在一起有3000多元。一般情况下,两人一个月的花费怎么也不会超过1000元,剩下的钱全都存进银行,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自己买点药就对付过去了。

  林先生原先是一家国企业办公室的干部,工资虽不是很高,每月也就1300多元,但这在厂子里已属比较高的了,因而他非常知足。退休后倒也有了5万多元的积蓄。

  近年来,社会兴起了投资理财热,林先生的爱人也经常听到人有意无意地谈起,说什么某某炒楼赚了大钱,某某几年前买的保险真合算,某某开的小店生意不错……也许说者无意,听者有意,爱人回来就跟林先生商量,我们是否也投资一下,让那5万元也生点小钱出来,也好留着养老。哪知话刚出,就被林先生给喝斥回去,咱攒点钱不容易,不能乱花,你没听说隔壁的童老师炒股把几十年的辛苦钱都给赔进去了;保险那玩意儿吗,还不如存银行来得方便、安全;开店吧,咱没那能力,还是省着点力,现金为王。再说了,咱养老还有儿子呢!

  说这话的时候,林先生显得还是信心十足。但到了今年,情况发生了180度转变:林先生所在厂因效益每况愈下,他也因年纪偏大而提前内退在家,每月只拿800多元工资;儿子虽已毕业进了一家公司,但目前还在见习期,工资奖金打6折,每月也就1000多元,儿子已到谈情说爱的年龄,这点钱还不够,还得伸手向父母要。林先生家的生活一下变得紧张起来,入不敷出,他这才意识到:靠儿子养老是靠不住的,儿子也有儿子的难处。

  现实生活中,由于受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因素影响,许多老年人在理财的认识上存在误区:有的人认为理财就是节衣缩食;有的则认为理财就是存钱吃息;还有的老年人一味追求收益最大化,过多涉入风险性投资,影响了家庭理财的稳定性。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储蓄仍是退休家庭的首选,但由于利率较低,往往收益也不高,长时间的大额储蓄容易造成眼光狭窄,甚至丧失更好的投资机会。理财专家提醒广大老年人:理财要把握好自己的家庭财务情况,选好适合自己的家庭投资等模式,对财务状况进行整体规划,才能实现稳妥、高效增值的理财目标。

2/3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