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八卦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男性 > 休闲八卦

历代宦官的兴衰成败

举报/反馈
2008-04-08 09:36:0039健康网社区

  晚清李鸿章位极人臣,地位极其尊贵,但是还要不时向权阉李莲英献媚。宦官的权势,由此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权阉的生活也是极其奢华,几乎每个人都积累了万贯家产。《后汉书》中记载当时的大宦官:“府署第馆,棋列于都鄱,子弟支附,过半于周国。南金、和宝、冰纨之积,盈仞珍藏。”唐代大宦官窦文场、霍仙鸣,仅仅其一个得宠的手下朱华,就积蓄了“累钜百万”的家私。明武宗时权阉刘瑾,被抄家时据统计仅大玉带就有80条,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余万两。另一说法是黄金1250万两,白银2亿5千万两,可能其中有夸大成分。晚清权阉李莲英,一次献给隆裕太后的珠宝玉器就达8方盘,他的两个过继女儿,一次就各分得白银17万两。当他们在位时,吃穿住行,比之一般王公大臣的奢侈有过之而无不及。表面看来,确实风光无限,在他们的身上找不出丝毫的奴仆影子。

  中国的宦官,一般具有君主家奴与国家官员的双重身份。早期的内廷阉人,大都来自于战俘和宫刑罪犯,地位低下、执役下贱,并不具有官员的身份,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能称为“官”,乃是纯粹的内廷奴仆。秦汉一统天下后,宦官集团开始分化,部分上层的宦官取得了国家官员的身份,但更大多数的中下级宦官仍然在内廷中处于被奴役的地位。即使是高级宦官,他们的官员身份来自于帝王的赏赐,其得也迅焉,其逝也忽焉,可能在瞬息之间化为乌有,从本质上说仍然没能摆脱家奴的身份,这一点有别于外廷朝臣。

  关于这一点,历代都有过清楚的表述。《后汉书》称:“阉官之隶,刀踞之残,品卑人贱,谗谄媚主。”清乾隆谕云:“太监等乃乡野愚民,至微极贱……尔等当自量其分,敬谨小心,常怀畏惧,庶几永受皇恩,得免罪戾也。”民谚也说:“一岁主,百岁奴,上下之分秩然。”宦官生来就是奴隶,这一点是永远也无法改变的。戏剧《法门寺》中,有一太监贾桂自称站惯了,一朝坐着反倒手足无措,读来让人心酸。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宦官最初就是作为国君看守王宫的家奴,只是到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宦官的职责不断扩大,其身份也随之变化。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宦官的职责演变过程。

  西周时期,《周礼》中对宦官的职责便有了明确的规定。西周王宫的宦官共有“八官”。宫正,掌管王宫的戒令纠察,也就是警卫打更之类。宫伯,掌管宫中所有的男役清扫工作。宫人,掌管君王的寝处,执烛供炭。内宰,掌管宫中图书资料。内小臣,掌管王后的一切事务,王后出门时的前驱导引。寺人,掌管宫内所有女性的戒令,以避免她们和其他正常男子接触,以及通知她们何时面见国君。内竖,掌管君王的法令。阍人,掌管王宫的所有门户钥匙,看管大门。此外还有“典衣”,负责帝王衣物的收藏和穿戴。尚浴,侍奉帝王洗澡。不过,宫正、宫伯、内宰、内小臣等职务,一般是由王族成员担任,阉割之人主要充当阍人、典衣、内竖等角色,是完完全全的内廷奴隶。这充分表明,宦官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君王的奴隶,而且是最下贱的家奴。

  到了秦代,丞相李斯对宦官的地位曾有过概括:宦官乃“内宫之厮役也”,属于“贱人”之列。秦始皇大修阿房宫,据载役使“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到汉代,宦官被称为“中黄门”、“中常侍”等。杜佑在《通典》中考证,黄门的本意,就是指看管皇宫大门的奴仆。至于汉代宦官职称中的“内者”、“中官私府令”,前者管理宫内帏帐卧具,后者则是“裁衣被补浣者”。以东汉为例,东汉宦官秩比两千石等级者,只有中常侍、大长秋及皇太后诸卿,人数不过二十余人。而中黄门一职,秩比百石,属于官吏品秩中的最下等,而能够任中黄门者亦为数不多,大多数的普通宦官显然不具备官员的身份。

  唐代,宦官势力极盛一时,天子册立操诸宦者之手。唐代号称宦官四万人,有品秩的宦官仅四千人左右,也不过十分之一。唐代宦官的主要活动场所叫内侍省。内侍者,宫内侍奉人之人也。内侍省位于宫城西南角,紧邻皇帝的大内太极宫,以及后宫妃嫔的掖庭宫,以方便皇帝后妃的使唤。内侍省所属部门与西周、秦汉基本相同,全属宫廷劳役服务机构。奚官局管宫廷奴隶工役。宫闱局管宫门钥匙、执扇等劳役。掖庭局管女工、宫人名册和宫内工役杂役。内仆局管宫内后妃出行事宜。内府局主管宫内灯烛及帝妃宫嫔沐浴,内坊局专管太子东宫的杂务。可以说内侍省是唐代宫廷的一处劳务指挥所,而所辖的劳工就是宦官。

  元代,宦官被称为“火者”。《元史·百官志》释为“掌殿廷灯烛张设之事,及殿阁浴室门户锁钥”和“缝制帘帏、洒扫掖庭”等事。

  明代,宦官机构繁多,总称二十四衙门。明代宦官的权焰之盛,跋扈之举,在中国宦官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但是,明代的上层宦官无论在位时多么飞扬跋扈,只要一旦失去皇帝的信任,立即难脱一死,如刘瑾、魏忠贤,可见他们没有改变皇帝家奴的本性。大多数中下层宦官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各种劳役,而且由于明代宦官过多,常常出现饿死宦官的现象。二十四衙门的十二监中的内官监,要负责木工、石工、瓦工、油漆工等劳务,御马监负责饲养大象、马,四司中的惜薪司负责运输宫中生活所需的炭柴,混堂司负责宫中人员的洗浴,八局中的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负责宫内和驸马藩王的一切帽靴衣服制作。此外,还有专管御酒、御茶、御药的各类太监。专门为后妃、皇子、公主等理发整容的劳务太监,通归“篦头房”管理。

  清代,宦官的地位之卑微在中国宦官史上也是罕见的,绝大多数的宦官纯粹是宫廷奴隶。光绪年间,清宫中太监共1900余人,其中总管太监16人、首领太监152人,合计还不到10%。宣统时,皇宫中太监约500人,其中首领太监不到40人,清代太监的最高品秩不能超过四品。而且,清代鉴于前明的宦官之祸,对宦官管理极为严格。宦官在皇帝面前必须用“喳”来表示自己领会了吩咐,不能用“嗯”、“啊”。给皇帝、皇子、格格请安时,两条腿必须是先左后右跪下,身子要挺直,摘下帽子,放在身子右边。谢恩时,给皇帝磕头,必须在地上磕出声音来,声音越大越好。皇帝睡觉时,宦官不能闭眼,必须守在皇帝寝宫地上“坐更”。皇帝醒来后,带班太监首先向皇帝请安,然后侍奉皇帝洗脸、更衣、梳辫,梳理鬓角、眉毛、胡须,双腿跪地给皇帝穿靴。稍有不慎,便会招致杀身之祸。

(责任编辑:滕芸)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