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轻度抑郁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丧失、疲劳迟钝、自我价值感下降、社交退缩等症状,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

1.情绪低落
当个体经历轻度抑郁症时,大脑中调节情绪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会减少,导致情感中枢功能活动减弱。这些神经递质的失衡会影响个体的情绪状态,使其感到持续的沮丧和悲伤。这类情绪常伴随着显著的幸福感缺失,可能影响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
2.兴趣减退或丧失
由于大脑内神经递质失衡,尤其是5-羟色胺和多巴胺水平降低,会导致个体对日常感兴趣的事物失去热情,进而出现兴趣减退或丧失的现象。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享受曾经喜欢的活动,如运动、阅读或与朋友聚会。
3.疲劳迟钝
当个体处于轻度抑郁状态时,体内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缓慢,能量消耗增加,从而引发疲劳迟钝的症状。这种疲劳通常不是由身体劳累引起的,而是持续存在且无法通过休息来缓解。
4.自我价值感下降
当个体受到心理压力或其他生活事件的影响时,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这可能导致自我价值感下降。长期的心理压力会使个体的大脑皮层兴奋性增强,进一步加重抑郁症状。患者可能会开始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任务或取得成功。
5.社交退缩
当个体患有轻度抑郁症时,其社会支持系统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他们不愿主动寻求帮助或与他人建立联系,从而加剧社交退缩现象。此类人群在面对亲友时,会出现回避、逃避的情况,不愿意与人交流,甚至不希望被关注。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心理咨询或评估以确定是否为轻度抑郁症。相关检查可能包括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焦虑自评量表测试等。治疗措施可考虑认知行为疗法或药物治疗,常用抗抑郁药有舍曲林、氟西汀等。对于存在轻度抑郁风险的初中生,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鼓励其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保持规律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