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睡到凌晨3.4点自然醒,该怎么办?主任医生分享了一套安眠法

俗话说,“30岁前睡不醒,30岁后睡不着”,尤其是那些年过60岁的老年人,想一觉睡到天亮已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

家住成都的刘老伯就一直被睡眠问题折腾得够呛。他晚上总是迟迟不能入睡,有时候好不容易睡着了,半夜3.4点又会醒来,醒来就睡不着了,而早上又很早就会醒来,搞得他白天精神涣散,日常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

凌晨3点自然醒怎么办?

据统计,我国约有50%的老年人存在这种睡眠障碍问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概率越高。

那么,为什么年纪越大越睡不着?又有哪些妙招可以改善?为了搞清楚失眠问题,请来了睡眠医学中心主任为大家好好讲讲。

4大原因,解密失眠问题

“失眠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无论是大人、小孩都会出现这种问题,而其中以老年人最为多见,这是由身体和精神上多种因素所导致,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潘主任介绍。

一、生理变化

我们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也会逐渐发生变化,包括脑里的神经细胞。这种细胞是会随着年龄增长来慢慢减少,而每日不可缺少的睡眠又是咱们大脑内神经细胞的一种活动现象。

所以,当老年人的神经细胞减少了,必然就会引起睡眠障碍的问题,而失眠就是最常见的一种。也就说每个上了年纪的人,几乎都逃不开睡眠时间被剥削。

二、精神疾病

据最新研究显示,50%的老年人失眠跟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丧偶、长年孤独一人、儿女的困难无能为力、经济压力大等各种客观因素的打击,容易使心理脆弱的他们内心压抑,造成过度焦虑和抑郁,导致夜不能寐,睡眠质量大大折扣。

因此,作为儿女的我们,除了为父母提供物质生活,还需要多多关注下他们的心理变化,多抽空回去陪陪他们。

凌晨3点自然醒怎么办?

三、身体疾病

另外,当老年人常年有失眠的症状,也要小心是不是身体里隐藏的疾病在捣鬼。比如当患有腰间盘突出、风湿关节炎等往往会疼得老年人睡不着觉;尿频、尿失禁等泌尿系统疾病会让他们晚上经常起夜,从而影响睡眠;以及心力衰竭、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所引发的症状也会影响老年人的睡眠问题。

建议当家里的老年人失眠严重,且时间过长,可以前往医院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四、吃药问题

老年人因为身体状况不佳,经常需要服用一些药物,其中有很多药物也是引发失眠的原因之一。这些药物就包括中枢兴奋剂、镇静剂、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等,导致白天睡眠过多,从而晚上睡不着。

此外,面对失眠问题,不建议患者长期服用安眠药,不但会对身体带来伤害,一旦戒掉也会有副作用,加重失眠情况。

凌晨3点自然醒怎么办?

失眠是真是假,这份测评验一下

提起失眠,除了睡不好,让人害怕的莫过于那一连串可能带来的危害,如头晕、健忘、肥胖、衰老,以及加重身体的疾病,甚至还可能造成猝死。

但是,大家也别太慌张,潘主任说到,如果老年人是偶尔因为白天睡得太多、烦心事打扰等情况造成难入入眠,或者只是睡眠时间变短,白天精神状态没有受到丝毫影响,是不需要过分关注,因为这在医学上不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失眠。

而在判断老年人是否患有失眠障碍,临床上是由一套严格的测评标准。潘主任表示,如果老年朋友的睡眠状态中了下面的标准,那就是有失眠问题。而为了避免因失眠带来的身体病变,患者需及早前往医院的睡眠中心进行睡眠检查和治疗。

首先,患者的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感到不满意,有难以入眠(睡眠潜伏期大于20—30分钟)、难以维持睡眠(入睡后觉醒时间大于20—30分钟)、或者早上醒来就无法再入睡的症状(计划醒来的时间提前至少30分钟或总的睡眠时间达到6小时30分钟前醒来)。

其次,每周至少有3个夜晚发生睡眠困难,且睡眠困难表现至少3个月。

另外,虽有充足的睡眠机会却仍睡眠困难,已经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

最后,失眠完全排除是其他睡眠—觉醒障碍所引起,以及精神和身体疾病因素无法充分解释患者失眠问题。

凌晨3点自然醒怎么办?

睡眠小妙招,让你睡得踏实

面对折磨人的失眠,除了进行专业的治疗,日常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及作息习惯也是改善它的重要内容。

这不,潘主任也分享了一份“睡眠卫生教育指南”,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来get一下吧。

1、要限制在床时间,因为在床上花费过多时间,会导致片段睡眠和浅睡眠,相反能帮助整合和加深睡眠,

2、每天需同一时刻起床,这样也会带来同一时刻就寝,可帮助建立“生物钟”

3、制定锻炼时刻表,每天规律的锻炼能帮助减轻入睡困难并加深睡眠,但不要在睡前3小时进行体育锻炼。

4、确保你的卧室很舒适且不受光线和声音的干扰,睡前铺上地毯、拉上窗帘以及关上门可能会有所帮助。

5、确保你的卧室夜间的温湿度适宜,因为睡眠环境过冷或过热都可能会影响睡眠。

6、饥饿可能会影响睡眠,不要空腹上床。睡前吃一些碳水化合物类的零食能帮助入睡,不要吃油腻或难以消化的食物。

7、为了避免夜间尿频二次起床上厕所,不要在睡觉前喝太多饮料

8、减少所有咖啡类产品的摄入,即使是早些时间食用这类食物也会影响睡眠。

9、避免饮酒,尤其在夜间。尽管饮酒能帮助紧张的人更容易入睡,但之前会引起夜间觉醒。

10、失眠的患者在夜间尽量不要抽烟,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是一种兴奋剂,会影响睡眠。

11、千万不要把问题带到床上去,这些问题无疑会干扰入睡,并导致浅睡眠。建议晚上早点解决存在的问题或制定第二天的计划。

12、当感觉到困倦时再上床睡觉,不要试图入睡,这样只会让问题变得更糟。

13、不要把闹钟放在看得见的地方,因为反复看时间会引起挫败感、愤怒和担心,而这些情绪会干扰人的睡眠。

14、白天要保持清醒状态,避免打盹,这样有助于夜间睡眠。

这份睡眠指南都记好了吗,赶紧分享给家里人吧,睡觉可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情,咱们可一定要认真对待!。

2019-09-29 20:30:00浏览6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月经少是不是卵巢早衰
月经少并不一定意味着卵巢早衰,如果同时伴有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升高,一般高于25IU/L,且雌二醇水平降低,可考虑卵巢早衰;但月经少也可能由其他多种原因导致,并非都是卵巢早衰引起。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雌激素水平降低以及生育能力下降等。当月经少且经检查发现促卵泡生成素明显升高、雌二醇降低时,可能是卵巢早衰所致。卵巢早衰可能是机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卵巢组织,破坏卵泡,使卵巢分泌雌激素等功能受损,进而出现月经减少甚至闭经。医源性损伤如手术切除部分卵巢、盆腔放疗、化疗等,也可能直接破坏卵巢组织,引发卵巢早衰。治疗卵巢早衰,可遵医嘱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如戊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以缓解低雌激素症状,保护子宫内膜;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在调整内分泌的基础上,可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提高受孕几率。然而,月经少还有其他诸多原因。多次人工流产、刮宫等宫腔操作,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内膜变薄,月经量减少,严重时可引起宫腔粘连,需遵医嘱通过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紊乱,卵巢呈多囊样改变,排卵异常,子宫内膜受激素影响不足,也会出现月经量少,可遵医嘱使用短效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调节月经周期。此外,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过度节食等,也可能造成月经量少。若长期存在月经少应及时就医,进行性激素六项、妇科超声等检查,以明确病因。日常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度节食。保持心情舒畅,学会调节情绪,减少精神压力对内分泌的不良影响。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妇科疾病。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卵巢早衰导致月经不来吃什么药
卵巢早衰导致月经不来的患者通常可以遵医嘱口服地屈孕酮片、来曲唑片、坤泰胶囊、定坤丹等药物。1、地屈孕酮片:该药物能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防止子宫内膜过度增生。通常在雌激素服用一段时间后开始加用,与雌激素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人工周期,从而调节月经周期,使月经恢复来潮。2、来曲唑片:属于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减少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解除雌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抑制,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在促排卵治疗中也有广泛应用,对改善卵巢早衰患者的月经状况有一定帮助。3、坤泰胶囊:由熟地黄、黄连、白芍、黄芩、阿胶、茯苓等中药组成,具有滋阴清热、安神除烦的功效。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改善卵巢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卵巢早衰引起的月经不来症状,还能减轻潮热、失眠等伴随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定坤丹:包含红参、鹿茸、西红花、三七、白芍、熟地黄等多种药材,有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的作用。通过调理气血,改善身体内环境,对卵巢早衰导致的月经紊乱、闭经等情况有辅助治疗效果,帮助恢复月经周期。对于卵巢早衰导致月经不来的患者,在用药治疗时,务必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同时,患者日常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睡眠,戒烟戒酒,减少精神压力,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改善卵巢功能,促进月经恢复正常。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月经三天就没了是卵巢早衰吗
如果月经周期缩短、经量明显减少且伴有潮热、盗汗、失眠等低雌激素症状,同时经相关检查证实卵巢功能减退,通常可确诊卵巢早衰。但如果月经一直规律为三天,且经量正常,身体无其他异常表现,通常属于正常月经情况,并非卵巢早衰。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由于卵巢功能衰竭而出现的闭经、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血症等一系列症状。卵巢早衰的患者,卵巢功能过早衰退,卵泡耗竭或被破坏,使得雌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和维持,导致月经量减少、经期缩短,月经可能三天就没了。对于卵巢早衰,治疗上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激素替代疗法,如使用戊酸雌二醇、黄体酮等药物,模拟正常月经周期的激素变化,缓解低雌激素症状,保护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等。然而,每个人的月经周期和经期时长都有一定范围,在2~8天内都属于正常,部分女性本身经期就较短,只要月经量正常,能维持在20~60毫升,且月经周期规律,身体也无其他不适,就无需担忧。此外,近期生活方式改变,如过度节食、精神压力过大、剧烈运动等,也可能引起月经暂时变化,使经期缩短。这种情况下,调整生活方式后,月经可能恢复正常。如果对月经情况有疑虑,应及时就医,进行性激素六项、抗苗勒管激素检测、妇科超声等检查,以评估卵巢功能。日常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均衡摄入营养,避免过度节食。学会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若月经出现明显变化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再次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来月经时腹泻是什么原因
来月经时腹泻可能与腹部着凉有关,也可能由疾病因素引发,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若经期腹泻严重、伴有剧烈腹痛、发热、大量便血等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B超检查、肠镜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以明确病因。一、非疾病因素:月经期间身体较为敏感,若不注意腹部保暖,着凉后会使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消化功能,引起腹泻。在此期间应注意腹部保暖,可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腹泻症状。二、疾病因素:1、子宫内膜异位症:经期时异位的子宫内膜会出现周期性出血,刺激肠道,导致腹泻。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短效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或进行手术切除异位病灶,如腹腔镜下异位病灶切除术。2、盆腔炎:盆腔存在炎症时,经期盆腔充血,炎症刺激直肠,可能引起腹泻。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克肟联合甲硝唑,或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等进行抗感染治疗。3、肠易激综合征: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精神压力、饮食等因素可诱发。经期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加上身体不适带来的精神压力,易引发肠易激综合征,出现腹泻。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止泻药物蒙脱石散,配合调节肠道菌群药物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改善。月经期间要注意饮食规律和卫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注意腹部保暖,根据天气增减衣物,避免着凉。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