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不愿交友很“傲娇” “公主心”小妹妹竟是患了孤独症

  两岁女孩吃饭“挑食”,挑的不是菜的种类,而是只爱桃心状的造型。这个“公主心”的小女孩,最近在武汉儿童医院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以下简称“孤独症”)。经过7个月的训练,昨日,她终于开口叫“妈妈”了。医生提醒,有“五不”表现的孩子,家长需要留心了。

  “公主心”藏大问题

  两岁的茜茜(化名)家住汉口,皮肤白皙十分可爱。茜茜在从米糊过渡到吃饭菜时,为了激发女儿吃饭的兴趣,妈妈特意买了辅食书,学着把饭菜做成很多花样和形状,每次摆盘都有造型,有时是萌萌的小动物,有时候是风景画。

  但妈妈观察发现,茜茜有些“挑食”,但是她挑的不是食物的种类或者味道,而是只喜欢吃做成桃心状的食物。同样是胡萝卜,直接切的圆形,茜茜根本不碰,用模具做成心型的,无论是甜是咸,茜茜都能吃不少。如果把米饭摆成心型,茜茜光吃白饭都愿意。亲友开玩笑说,这么小的女孩,居然有一颗“公主心”。

  更让妈妈忧心的是,茜茜到现在都不怎么开口说话,在小区和小朋友在一起时,她从不主动找小朋友玩,有时候又莫名推别人一把,似乎很“傲娇”。平时妈妈叫她,她总是不搭理,也很难被家人逗笑。由于担心孩子语言或性格发育有问题,妈妈带茜茜来到武汉儿童医院儿保科求诊。

  “五不”表现要重视

  该科副主任医师张传杰发现,在诊室里,即使妈妈离去,茜茜也表现十分“淡漠”,对父母没有依恋之情,几乎没有眼神交流,符合孤独症的“不看、不应、不指、不说、不当”等特征。经过综合检查判断,茜茜被确诊为孤独症。好在茜茜刚刚满两岁,现在就开始干预治疗正是时候。

  张传杰介绍,孤独症的孩子会表现出交流障碍和刻板行为。茜茜只爱吃心型饭菜,其实不是因为“公主心”,而是刻板行为(属于“不当”)的一种表现。在这方面,患儿的表现千差万别,有的是只愿意走同一条路,有的孩子会反复开门关门,还有的孩子特别敏感,不愿被人触碰或者抱。

  张医生介绍,目前,孤独症的治疗没有特别的药物,一般主要是教育训练和行为干预。他提醒家长,如果孩子1岁以上与父母无眼神交流,就应警惕,尽早带其到专业医疗机构检测。通过及时有效的教育训练和帮助,多数孤独症患者可以得到改善。孤独症孩子最佳的康复时期是6岁以前,2至3岁的效果最好,如果在这个时期得不到规范的康复训练,6岁以后的康复则非常难。

2019-01-24 00:37:21浏览9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