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精神疾病 > 失眠症

治疗失眠可显著改善共病抑郁症状

举报/反馈
2018-05-28 01:42:28医脉通

  失眠与抑郁存在双向关系:失眠升高抑郁风险并恶化其转归,反之亦然。临床实践中,抑郁患者共病失眠极为常见,而积极管理失眠是抗抑郁治疗方案及风险防范中的重要一环。

  一些证据显示,专门针对失眠的干预手段(如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可在治疗失眠的同时改善总体抑郁症状。但目前尚缺乏系统性的回顾。此外,从定量角度出发,改善失眠究竟能为抑郁症状带来多大程度的获益,目前也不甚清楚。

  研究简介

  在这一背景下,来自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者开展了一项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上述课题。本项研究于5月21日在线发表于Depress Anxiety。

  简言之,研究者从3815项题录中筛选出23项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这些研究均探讨了失眠治疗对睡眠及抑郁转归指标的影响,针对未获批治疗手段(如锻炼、针灸)的研究未被纳入在内;受试者无年龄限制,被明确诊断为抑郁症(临床抑郁组)或自我报告存在抑郁症状(亚临床抑郁组)。研究者针对上述两组分别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失眠治疗对于抑郁转归指标的效应量(ES)。

  主要结果

  本项分析所纳入的研究评估了6个不同的睡眠转归指标,包括失眠严重度指数(IS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效率、睡眠期潜伏期(SOL)、总睡眠时间(TST)及入睡后觉醒时长(WASO)。由于研究间普遍呈现很高的异质性,故本次分析未针对失眠指标计算汇总ES;但总体而言,所有结果均提示,这些干预手段呈现改善睡眠的趋势。

  23项研究共使用了10种不同的抑郁转归指标,采用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10项研究被纳入meta分析。所有研究均显示,治疗失眠对抑郁指标具有积极效应。尽管干预及人群异质性很高,但汇总分析显示,治疗失眠改善抑郁症状的ES为中到大:

  抑郁评估工具中通常含有睡眠条目。然而,患者抑郁症状的总体改善超过睡眠改善所能产生的效应,提示失眠治疗对抑郁核心症状(如心境低落及快感缺乏)也具有改善效应。

  结论

  本项研究为首项探讨失眠治疗针对抑郁症状的效应的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尽管研究间的异质性很高,但通过结果仍可看到,治疗失眠不仅有助于改善失眠本身,也能“捎带”改善共病抑郁症状,且ES较为可观。这一现象存在若干潜在机制,如抑郁与失眠可能存在共同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以及治疗失眠可通过降低机体炎性水平改善抑郁等。

  尽管治疗失眠可带来抑郁症状的改善,但研究者尚未在大样本、统计学效力较强的研究中对此加以探讨,导致目前无法进行亚组分析,如老年抑郁及难治性抑郁患者。此类研究也应尝试针对尚未使用抗抑郁药的共病患者进行,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并在干预期之后持续对受试者进行观察(至少12周)。

  总体而言,为尽可能优化患者的临床结局,失眠治疗应被视为抗抑郁治疗的关键组分。

舒志强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