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别让失眠“伤”了你的肾

  据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报道,失眠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约35.2%的成年美国人夜间睡眠不足。研究证实,失眠与多种疾病相关,如抑郁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阿尔茨海默症等。

  而大多数肾脏生理功能具有昼夜节律性,如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钠重吸收、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等。失眠与肾功能的相关性亦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那么,管理失眠是否可改善肾功能呢?又该如何管理呢?

别让失眠“伤”了你的肾

  失眠的定义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ICSD-3)将失眠定义为:(1)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或早醒;(2)睡眠时间充足的条件下仍存有上述症状;(3)日间功能障碍。可作为独立疾病存在,也可以与其他疾病共同存在或是其他疾病的症状之一。

  失眠增加肾脏病风险

  美国国家糖尿病、消化和肾脏疾病研究所数据显示,在美国CKD的患病率约为14%。已知危险因素有肥胖、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随着病情进展,CKD患者可进展至终末期肾病,需透析和肾移植治疗。

  为明确慢性失眠对肾脏的影响,来自田纳西大学的Csaba Kovesdy和Jun Ling Lu研究小组开展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于2017年美国肾脏病学会肾脏周上正式发布。

  该研究共纳入957587例美国退伍军人,受试者基线肾功能正常,其中41928人具有慢性失眠。校正体质指数(BMI)、血压、合并症、社会经济水平后评估受试者的肾脏健康状况和全因死亡率。中位随访时间6.1年。

  结果发现,23.1%的受试者死亡,2.7%的受试者肾功能减退加重,0.2%的受试者出现肾衰竭。慢性失眠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4倍,肾功能减退风险增加1.5倍,肾衰风险增加2.4倍相关。

  该研究结果表明,失眠在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慢性失眠与肾功能减退、肾衰竭和死亡率增加相关。积极管理失眠有助于预防慢性疾病如CKD的发生和发展。

  失眠的管理

  一般来说,应首选非药物治疗,然后给予药物治疗(短期使用,密切随访)。认知行为治疗(CBT-I)是治疗慢性失眠的有效方法。治疗流程如下:

  

别让失眠“伤”了你的肾

  注:CBTI:认知行为治疗;BZDs:苯二氮䓬类药物;NBZDs:非苯二氮䓬类药物

2017-11-11 05:16:52浏览9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大鹏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心肾不交失眠怎么调理
心肾不交失眠的调理可以通过作息调整、饮食调理、运动锻炼、情绪管理、中医调理等方法进行调理。1.作息调整:遵循固定的作息时间表,确保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时长。每日尽量在相同时间上床睡觉与起床,午睡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为佳。避免日夜颠倒或频繁熬夜,让身体生物钟适应规律节奏,为心肾修复创造稳定环境。2.饮食调理:增加具有滋阴清热、交通心肾功效食物的摄入,如黑芝麻、银耳、桑葚、莲子、百合等。减少食用辛辣燥热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防加重体内虚火。晚餐适量进食,避免睡前加餐或饮用含咖啡因饮品。3.运动锻炼: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每周进行3-5次运动,每次30-60分钟,运动时间不宜过晚,避免睡前运动导致神经兴奋而加重失眠。4.情绪管理:学会自我情绪疏导,减少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的产生。可通过练习深呼吸、冥想放松等方式,专注于当下内心感受,排除杂念,使心境趋于平静。5.中医调理:根据医生建议,可选用养心安神丸、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物进行调理。此外,还可遵医嘱考虑进行针灸治疗,如针刺百会、神门、三阴交、照海等穴位,以交通心肾、改善睡眠。心肾不交失眠的调理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调理过程中需要持之以恒,逐步改善生活习惯和身心状态,以达到恢复心肾平衡、改善睡眠的目的。若不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健脑补肾丸能治失眠吗
健脑补肾丸对治疗失眠有一定疗效,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睡眠质量。但治疗失眠要根据其具体病因对症治疗,才能根治失眠。引起失眠的原因包括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疾病因素等。 1、心理因素 患者在生活中发生重大事件,导致情绪激动、情绪不安,或持续精神紧张,都有可能导致失眠。过度关注睡眠问题而产生的焦虑不仅会加重失眠,还会造成失眠持续存在。心理压力大导致的失眠需要积极进行心理辅导,必要时给予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才能够快速缓解失眠的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患者也可以通过调整心理状态,克服不良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有必要,应及时或暂时脱离现有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远离高压力的环境,同时调整生活状态,保持乐观心情,增加体育锻炼。 2、生理因素 年龄、性别、饥饿、过饱、疲劳、女性激素水平变化等生理因素都可以是失眠的诱发因素。例如月经周期和绝经期的影响;在更年期期间,夜间出汗和潮热常常会影响睡眠;在怀孕期间也常常会出现失眠;女性在月经期的情绪起伏波动、躯体诸多不适都可以引起经期失眠的发生。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舒缓精神,避免情绪波动,多喝红糖水,改善睡眠环境等缓解失眠。 3、疾病因素 若患者患有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比如慢性支气管炎、焦虑症等,往往也会在夜间发作,容易导致患者整夜睡不着,出现失眠的情况。患者需根据具体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如果是慢性支气管炎,可以选择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药物治疗,有消炎的作用;如果是焦虑症,可以选择地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等,起镇静、抗焦虑的作用。当疾病好转后,失眠也会随之减轻或消失。 对于失眠患者,可以短期服用健脑补肾丸,但是不建议长期服用,长期服用可能导致健脑补肾丸的药效降低。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