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预防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精神疾病 > 抑郁症预防

从德翼空难看自杀预测

举报/反馈
2015-04-13 01:37:36生命时报

  新闻事件:3月24日,德国之翼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法国坠毁,机上150人全部遇难。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德翼空难极有可能是一场“人祸”———现年27岁的副驾驶安德烈亚斯·卢比茨涉嫌独自操纵飞机下降,蓄意坠机。调查人员发现,卢比茨在获得飞行员执照前曾罹患抑郁症,并因具有自杀倾向而接受过治疗。如果确系自杀导致空难,那我们能否阻止此类悲剧再次发生?

  心理解读:如果最终调查确认此次坠机的凶手是副驾驶卢比茨,那这次空难就是一起典型的“飞机辅助性飞行员自杀”事件。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调查报告显示,1993年~2012年,美国共发生24起此类事件,飞行员平均年龄为40.5岁。其中,13人有家庭或情感问题,7人因犯罪被调查而担心坐牢,6人患有抑郁症,12人有自杀意图,3人曾试图自杀,10人留下遗书,11人体内发现酒精或抗抑郁/抗焦虑药物。反观卢比茨,他曾患抑郁症,有自杀倾向,医生曾建议他在近期休假,休假日期包括空难当日,但他撕毁了这些病假条,向公司和同事隐瞒病情继续飞行。

  研究显示,大多数自杀行为发生在抑郁症患者的发作期。抑郁症通常会反复发作,重度患者更会长期深陷绝望中。由于不得不接受漫长的心理和药物治疗,一部分人渴望借由自杀来结束痛苦。除了抑郁症,遭遇逆境(如失业、破产、离婚、迁居等),而又没有及时得到帮助,以及人格障碍、情绪调节能力差、思维僵化、不合理信念太多、价值观偏激等因素,都可能促使人们产生自杀意图和行为。雪上加霜的是,少数人觉得虽然自己解脱了,但最亲爱的人还在人世间受罪,于是会产生一个可怕的想法:先杀死对方,然后再去自杀,即“扩大性自杀”。更有甚者会报复他人乃至社会。

  英国牛津大学的学者尝试把“心理意象”作为预测性指标,来识别人们的自杀意图。“心理意象”指人们在头脑中把将来要做的事情形象化,这种意象对行为具有引导性,能增强“将来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在脑海中想象喝可乐的场景,那么你待会儿可能真会去买一罐可乐来喝。科学家招募了一批已经结束治疗的抑郁症患者进行访谈,结果发现,大部分人在病重时,脑海中都曾反复出现过自残、自杀或身亡的场景,这种画面既痛苦又舒服。患者对这种场景的专注度越高,画面越逼真、细致,他们的自杀可能性就越高。科学家认为,采用心理治疗技术使患者对想象中的自杀画面进行重新评价、描绘,削弱画面的真实感及其投入感、专注度,增强痛苦感受,减少愉悦感,或许能将自杀防患于未然。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