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为改善社会对精神分裂症的偏见、误解,避免患者就医意愿偏低,台湾卫福部去年已核准将其改名为“思觉失调症”,但台湾财团法人精神健康基金会调查却发现,迄今逾半数台湾人却没听过“思觉失调症”这名词。医师指出,除早期发现治疗外,目前透过“情绪 CPR”(Emotional CPR),是当前治疗的趋势,让患者不仅可增加医嘱关系,更可保有较高的生活品质。
新北市亚东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候德斌指出,台湾从 2014年5月2日起,正式舍弃污名化的“精神分裂症”,改称更为贴切的“思觉失调症”(Schizophrenia)。期盼透过更名运动,让更多人正确认识思觉失调症,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疾病、就医治疗,并促使康复者有信心和尊严地回归社会。
偏见与误解 就医率偏低
临床上,思觉失调症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导因于脑内不同区域的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思想上或感知上的错乱,进而导致语言或行为上的异常。常见发病年龄为青少年晚期到成人早期(18岁至25岁),男女罹患的机率相当。
在台湾,平均每1000人约有6个人患有思觉失调症。粗步估算,全台约有23万名患者,但仅约17万人有就医记录,等于每3名患者,就有 1人未就医;尤其是精神分裂症,导致患者常遭歧视和误解,即使接受治疗,也有6成病友,治疗1年后即中断服药,不仅提高复发风险,更影响学习或工作,及生活品质。
候德斌医师强调,当人们脑功能出现思考、感觉或认知发生困难时,其实是大脑所发出的一种警讯。由于思觉功能出现问题,患者的思维、情感、感觉会与现实脱离,若置之不理,将持续恶化,甚至发展成为严重的精神疾病。
思觉障碍 常见5大现象
1.情绪表现异常:例如情绪不稳定、易怒激动、长期抑郁,或变得冷漠,也可能会有暴力或结束生命的念头。
2.认知明显偏差:包括精神不集中、思想混乱、多疑、妄想。
3.感官功能失调:对噪音或光线特别敏感、短暂的幻觉、错觉等。
4.行为习惯失调:日夜颠倒、饮食习惯失常、变得不爱干净、不再积极做事、缺乏动力。
5.社交能力下降:例如变得话少、无法和他人沟通、觉得被孤立、缺乏朋友、退却。
透过“情绪 CPR”(Emotional CPR),是当前治疗的趋势。
1.C:指关连(Connection),精神康复者要与亲友及医师产生紧密的人际关系,亲友方面,彼此深刻了解有助于亲友生活上能提供的协助,医师部份更是需要透过诚恳的倾听与对话,建立信任感
2.P:是“充权”(emPowerment),赋予更多了解自己的情绪、感觉的能力,产生希望并想要再次融入生活。
3.R:指“活化”(Revitalization),让精神康复者恢复原本的角色与人际关系,进而再次拥有丰富的人生。
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精神心理专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广东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精神心理专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7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绩溪县北大街82号
二级 专科医院 公立
双鸭山市四方台区七一村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北秦唐山市路北区新华东道57号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咸宁东路512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