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鬼来电?免惊!手机幽灵症候群作怪

  鬼月期间,真的有“鬼来电”吗?有人表示,明明感觉手机在震动,却发现并没有来电显示,以为自己着了魔而担心不已。根据国外医学研究,这可能是大脑出现问题引起的手机幽灵症候群在作怪,并不是真的鬼来附身。

  台中荣民总医院嘉义分院精神科主任黄敏伟指出,当注意力过度集中在手机是否有讯息时,手机来电的预期心理造成大脑前端细胞电流传递错误,会产生听见铃声或震动的错觉,或是接起电话才发现无人来电的窘况,即可称为手机幽灵症候群。

  改善外在压力来源 避免手机幽灵症候群

  手机幽灵症候群常见于担忧漏接电话及讯息的人,在过度紧张及焦虑的紧绷状态下容易出现,包括重度手机通讯软体的使用者,会因为过度期待立即性的讯息回馈,而听见不存在的铃响,或是靠电话待命的值班人员,也会因为担心漏接工作上的重要来电而产生错觉。去年一份以国内实习医师为研究对象的报告中指出,实习3个月后听到鬼来电的人近8成5,出现鬼震动的人更达9成6。

  其实,手机幽灵症候群并不是一种病,而是大脑为了适应压力环境而产生的微调动作,出现幽灵来电的频率越高,越需注意手机的依赖状况,并改善外在压力来源,若轻忽,可能造成更严重的状况,如真假现实感的消失、思觉失调或是忧郁症。

  过度使用手机 多巴胺不够用会疲累

  除了手机幽灵症候群外,过度依赖手机仍有其它隐忧。大脑每日分泌定量的多巴胺来维持专注力及注意力,手机使用时间过长、用脑过度会造成多巴胺不够用的情况,出现疲累感,但手机成瘾的患者若硬撑继续玩,则会产生无法专注、警觉性下降、恍神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严重时更会出现能量耗尽的长期疲累现象,开始健忘,以及记忆力下降。

  根据美国今年一项网路趋势调查,智慧型手机用户每天使用手机平均150次,包括收发邮件、使用社群网站、打电话、玩游戏、看时间等。医师提醒,使用手机若出现欲罢不能、停不下来的状况,或是对已读不回的讯息感到焦虑,就是过度依赖手机的警讯,需改善手机的使用习惯。

  【拒绝手机成瘾5要诀】:

  1.手机放一边

  与欧美国家相较,亚洲的网路成瘾率更高,主因就是亚洲较少从事户外活动。因此,不妨放下手机,四处散散步,或是来趟小旅行,户外活动能降低对手机的成瘾度。

  2.参加社交活动

  家人或朋友出门聚餐,常见一群人围坐,人人低头不交谈的奇景,甚至出现同桌人还用手机通讯软体沟通的怪现象。适时收起手机,多与人面对面沟通,也有助于减少手机使用时间。

  3.放松身心

  打球、游泳、慢跑等肢体运动,或是眼球舒缓运动,都有助于放松,帮助身体回到正常的健康状态。

  4.使用适可而止

  在科技的进步下,手机带来的便利已经超乎我们的想像,想要避免成瘾并非完全不能碰手机,而是需要适度的休息,且每日最好不要使用超过2小时。

  5.订定禁用日

  有些餐厅明文规定禁用手机,推广吃饭时不用手机的礼貌运动,同理,也可订定家庭禁用日,如每周六家人一同抛开手机,让生活回到无智慧的原始状态。

  【医师小叮咛】:

  黄敏伟医师提醒,若想避免手机成瘾,可透过定时装置来提醒该休息了,建议每使用30分钟就应休息。平时多做眼部及肢体的运动,并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让大脑及身体有充分的休息时间,方能维持智慧与健康的人生。

2014-08-15 00:21:21浏览9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凯群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女性骨质疏松怎么调理
女性骨质疏松可从饮食调理、运动锻炼、药物辅助等来调理。骨质疏松是一种女性在绝经后等特定阶段较易高发的病症,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损坏为特征,致使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应积极干预以控制疾病症状。1、饮食调理:女性骨质疏松与钙质流失密切相关,饮食调理尤为关键。应确保充足的钙摄入,牛奶、豆制品是优质钙源,如每天饮用300-500毫升牛奶,食用适量豆腐。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像深海鱼、蛋黄等,维生素D能促进钙吸收,协同维持骨骼强度,还可适当摄入坚果、绿叶蔬菜,补充镁、钾等微量元素,全方位助力骨骼健康。2、运动锻炼:适度运动对女性骨质疏松有辅助改善作用。像散步、慢跑这类有氧运动,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60分钟,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利于骨骼获取营养。还有力量训练,如简单的深蹲,双脚与肩同宽缓慢下蹲再起身,锻炼下肢与骨盆肌肉,增强骨骼支撑力;另外瑜伽通过伸展、扭转动作,提升身体柔韧性与平衡感,减少跌倒风险,保护骨骼。3、药物辅助:必要时需遵医嘱用药,如碳酸钙D3片,补充钙质。对于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加速骨质流失,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盐酸雷洛昔芬。此药能模拟雌激素作用于骨骼,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骨密度等指标,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女性若确诊骨质疏松,需定期到医院复查骨密度等指标,了解病情变化。日常要做好保暖,寒冷天气注意关节部位防护,避免受寒引发骨骼疼痛。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波动过大会间接影响内分泌,不利于骨骼健康,以全方位调理应对骨质疏松问题。
黄阳亮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年轻人骨质疏松可怕吗
年轻人骨质疏松有一定可怕之处,会使骨折风险大增,影响生活甚至导致残疾,还可能预示潜在复杂疾病,加速骨骼老化;但并非不可控,随着医疗进步,有效治疗方法增多。年轻人可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骨健康,治疗潜在疾病阻止病情发展。老年人通常被视为骨质疏松的频发群体,但在年轻人中发生,则意味着骨骼的过早老化和脆弱。这可能导致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在进行日常活动或轻微外伤时。骨折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长期残疾。此外,年轻人骨质疏松还可能预示着存在某些潜在疾病,如内分泌疾病、营养不良或遗传性疾病等,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往往更为复杂和困难。更重要的是,骨质疏松在年轻时的出现,可能会加速骨骼的老化过程,对未来的健康状况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然而,年轻人骨质疏松并非不可逆转或无法管理的状况。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对骨质疏松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有效治疗方法被开发出来。对于年轻人而言,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可以显著改善骨骼健康状况。此外,针对潜在疾病的治疗和干预,也可以有效阻止骨质疏松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年轻人而言,要注意提高健康意识,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骨质疏松问题。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管理,以期达到较佳的康复效果。
黄阳亮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骨质疏松症痛怎么办
骨质疏松症疼痛的缓解办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调整以及康复锻炼等。该疾病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疼痛常是患者的突出困扰。1、药物治疗:药物是缓解疼痛的重要手段之一。钙剂和维生素D是基础用药,钙剂如碳酸钙D3片,能补充钙质,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协同作用以维持骨骼健康。对于疼痛明显者,降钙素类药物效果显著,如鲑降钙素注射液,其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迅速缓解骨痛,还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减轻疼痛感受,一般皮下或肌肉注射给药。注意上述提及药物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2、物理治疗:多种物理方法有助于减轻疼痛,常见如热敷,其是简便易行的方式。用温热毛巾或热敷袋敷于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通过热传递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带走致痛物质,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此外,红外线照射利用红外线的穿透性,深入骨骼周围组织,改善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加速组织修复,每次照射20-30分钟,每周3-4次。3、生活调整:日常应注意保证充足睡眠至关重要,每晚尽量睡足7-8小时,睡眠期间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利于骨骼和肌肉恢复。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定时变换姿势,减少骨骼承重,防止疼痛加剧。在日常活动中,动作要轻柔缓慢,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用力,降低骨折风险。4、康复锻炼:适度的康复锻炼能增强骨骼强度,减轻疼痛。如散步,这是一种低强度有氧运动,每日坚持30-60分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刺激骨骼生长,增强下肢力量。太极拳也是不错的选择,其动作舒缓,可锻炼全身肌肉骨骼协调性,增强身体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风险,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45分钟。若患有骨质疏松并伴有疼痛症状,建议积极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定期复查骨密度等指标,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钙、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全方位维护骨骼健康。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骨质疏松症怎么治疗效果最好
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较好的方式通常涵盖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等,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抗骨质疏松药物分多种。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能特异性结合到骨表面,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从而增加骨量,降低骨折风险。降钙素类如鲑降钙素,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减少骨质破坏,同时还能缓解骨痛症状。2、康复治疗:运动疗法很重要,适当的运动能对骨骼产生机械应力刺激,促进成骨细胞活性,增加骨量。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可提高骨密度,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平衡能力,降低骨折风险。物理因子治疗如体外冲击波,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骨细胞增殖,促进新骨形成,改善骨骼的微结构,增强骨骼强度。3、生活方式调整:患者还需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影响骨代谢,导致骨量丢失。另外,还要增加日照时间,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化为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每天15-30分钟的日照为宜。此外,避免高盐、高咖啡因饮食,高盐会增加钙的排出,咖啡因会影响钙的吸收,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需注意的是,服用药物要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康复治疗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运动损伤。另外,生活方式调整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有耐心。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