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调皮儿童或是高功能自闭症

  调皮的孩子一般都性格开朗、活泼、外向,这类孩子竟然也会和自闭症联系起来?!

  阿斯伯格综合征常见于调皮儿童,易被误诊为多动症或性格障碍

  患儿本身可能很聪明并具备特殊才能,如悉心引导,长大后从事的职业有可能与儿时特长相关,可以积极化弊为利。

  “世界自闭症日”,让社会对不肯开口说话、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小天使们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关注。但你听说过“高端自闭症”吗?与闭口不言的普通自闭症患儿大相径庭,这群孩子很可能是班上的“捣蛋王”,活泼好动,不听指挥,且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看似更像“多动症”,但其实,他们很可能患了“阿斯伯格综合征”,即语言发育正常的高功能自闭症。

  专家介绍,这种病临床发病率甚至高于普通的孤独症,而它的危险之处在于:不被老师和家长认知,所以教育手段单薄;表现更易被界定为性格障碍或多动症。“其实这些孩子本身可能很聪明并具备特殊才能,如悉心引导,长大后从事的职业很可能与儿时特长相关,可以积极化弊为利。”专家表示。

  患儿常被误诊为多动症

  几乎每个学校都会有这么几个让老师和家长头痛不已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无端兴奋、永远多动、话多、课堂纪律差、做事我行我素、极其“以自我为中心”。这类孩子很可能背上多动症的“罪名”,但其实他们很可能患了与多动症截然不同的病症阿斯伯格综合征。

  “程度厉害的患儿还远不止于此,具体表现为会对老师和家长的指令听而不闻,有时会在上课时离开座位,走出教室;人际关系差、不合群,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受同学排挤;行为较同龄孩子幼稚,显得过于单纯,不懂迂回;情绪易波动、易发脾气;喜欢重复问问题,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说话滔滔不绝,不在于对方是否感兴趣;不怕羞、不怕陌生人,"自来熟"表现严重……总体来说,这种孩子给老师和家长的感觉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行为幼稚、注意力分散、聪明古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神经专科主任罗向阳教授介绍说。

  但对于这些儿童,在多年延续至今的教育制度下,往往老师和家长更多关注其“多动、注意力分散、课堂纪律差”等缺点方面,而这些表现不是换来师长们的打骂不休,就是常成为首诊主诉,被误诊为多动症。

  该病属于自闭症高端形式

  阿斯伯格综合征与孤独症同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疾病亚型,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其发病率高于典型孤独症,是一种高端形式,属于一种高功能的自闭症。

  据介绍,该病的患儿往往机械记忆能力很好,如认路、记忆火车时刻表、地铁站或公交站牌等;他们可能对某些领域或学科如生物、地理、自然等有较深入的了解;他们的智力和语言能力是正常的,有时甚至会使用一些成语、典故或者说出一些让大人感到吃惊的话,显得文绉绉,像个小大人;虽然他们和小朋友的相处常常有冲突,但是他们却是有交流和交往愿望的,只是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不懂得如何和别人打交道,从而容易受同龄人排斥。另外,他们可能行为比较刻板、固执、思考问题直来直去,显得不是那么灵活,还存在手眼协调能力以及精细动作能力差等问题;比较讨厌写作业,可以口若悬河般地说出某件事情,却不能将所说的写在作业本上。

  “当然,这些表现在每一个孩子身上不尽相同,程度也不一样,但他们有着共同的核心障碍:社交困难。因为其语言及智力水平发育大多正常,所以孩子的社交困难往往在早期不易被家长和老师察觉,加上国内对该症认识不足,造成其漏诊误诊较多。”罗向阳介绍,阿斯伯格综合征患儿往往伴随注意力涣散、多动、课堂纪律服从性差的问题,故学龄期患儿往往因为以上表现而就诊于儿童心理行为门诊。

  目前该病教育手段较单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心理行为门诊的郭嘉医生介绍,由于国内医学界对该病的认识时间还较短暂,所以目前研究较为有限,可供家长和老师参考的教育手段也比较单薄。但他表示,还是有大的原则可以供老师和家长遵循的:对孩子行为的理解和宽容就是首当其冲应该做到的。

  郭嘉介绍,监护者、教育者首先要明确,患儿的问题行为不是有意调皮捣蛋,而是他们有一个特殊的大脑,其出现的问题行为与其神经系统发育有关,这是理解孩子的第一步。接着,要学会对孩子的一些琐碎问题行为充分容忍,不要事无巨细地把关,更不要用“乖孩子”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老师对患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也要区别对待,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教育他们,而不是在课堂上大声呵斥。

  应对患儿的特殊能力给予培养

  包容理解还算容易做到,如何对患儿的问题和行为进行矫正才是真正的现实大难题。“我们建议,对于严重干扰课堂纪律、妨碍他人及不符社会规则的行为,必须去面对解决。”郭嘉介绍,老师和家长可采用“角色扮演游戏”、“问题行为(录像)分析”或“正确行为示范表演”等形式教育孩子;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干预也可以明显改善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多动、易兴奋暴躁的症状。

2014-02-24 14:45:37浏览6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天鹏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睾丸鞘膜腔积液是什么原因
睾丸鞘膜腔积液是指睾丸鞘膜囊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肿,其病因包括非疾病因素如外力作用;以及疾病因素如附睾炎、丝虫病、睾丸肿瘤等。一、非疾病因素:阴囊受到外力撞击、挤压等外伤后,可能导致鞘膜腔内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鞘膜腔内,同时损伤也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使鞘膜分泌增加,吸收减少,进而形成鞘膜腔积液。二、疾病因素:1、附睾炎:附睾炎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炎症刺激导致鞘膜分泌液体增多,同时鞘膜的吸收功能受到影响,使得鞘膜腔内液体失衡,形成积液。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盐酸左氧氟沙星),同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和炎症。2、丝虫病: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系统,可导致阴囊内淋巴管阻塞,淋巴液回流受阻,从而使鞘膜腔内液体增多,形成鞘膜腔积液。若病情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手术治疗,如鞘膜翻转术,改善症状。3、睾丸肿瘤:睾丸肿瘤细胞可侵犯鞘膜,影响鞘膜的正常功能,导致鞘膜腔积液。此外,肿瘤组织的代谢产物也可能刺激鞘膜分泌液体。对于睾丸肿瘤引起的鞘膜腔积液,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如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手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于睾丸鞘膜腔积液,建议定期进行阴囊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积液的变化。平时要注意保护阴囊,避免外伤,积极预防和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如果发现阴囊有肿大、坠胀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进行治疗。
高勇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睾丸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睾丸疼的原因包含外力损伤、长期久坐等非疾病因素,还包含附睾炎、睾丸炎、精索静脉曲张等疾病因素。若出现睾丸疼痛,应及时就医进行体格检查、阴囊超声、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以明确病因。一、非疾病因素:1、外力损伤:睾丸受到直接撞击、挤压等外力作用,如运动时碰撞、外力击打等,会引起疼痛。轻度损伤可通过休息、冷敷缓解,受伤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淤血吸收。若疼痛剧烈或伴有肿胀、淤血加重等,需及时就医进一步诊治。2、长期久坐:长时间坐着,会使睾丸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代谢产物堆积,引起睾丸坠胀、疼痛。应定时起身活动,避免长时间久坐,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二、疾病因素:1、附睾炎:细菌感染附睾,引发炎症,导致睾丸疼痛,常伴有附睾肿大、发热等症状。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控制感染,缓解疼痛。2、睾丸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累及睾丸时可导致睾丸炎,出现睾丸疼痛、肿胀。治疗需遵医嘱用药,病毒感染所致睾丸炎可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更昔洛韦胶囊;细菌感染则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盐酸环丙沙星片治疗。3、精索静脉曲张:精索内蔓状静脉丛异常伸长、扩张和迂曲,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引起睾丸疼痛,尤其在站立过久或行走后加重。病情较轻者,可通过穿紧身内裤、托起阴囊等方式缓解症状;病情严重者,可能需进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日常要注意保护睾丸,进行运动或体力劳动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外力伤害。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久坐,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会阴部清洁,减少感染风险。如果患有前列腺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疾病,应积极治疗,防止炎症蔓延至睾丸。
吴天鹏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右侧睾丸鞘膜腔积液怎么治疗
右侧睾丸鞘膜腔积液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该疾病是因鞘膜分泌与吸收失衡,导致鞘膜腔内积聚过多液体的病症,可影响睾丸血液循环及生精功能。若发现睾丸鞘膜腔积液,应及时就医,进一步确定病因。1、观察等待:对于积液量少、无明显症状且长期无变化的患者,可选择观察等待。其中,婴幼儿先天性睾丸鞘膜腔积液在1-2岁前有自行吸收的可能。在此期间,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积液变化。若积液未自行吸收或出现症状加重,再考虑其他治疗方法。2、药物治疗:若积液由附睾炎、睾丸炎等炎症引起,导致反应性鞘膜腔积液,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以控制炎症,减少渗出,促进积液吸收。3、手术治疗:对于积液量大、症状明显,或存在交通性鞘膜积液(与腹腔相通)的患者,常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有鞘膜翻转修补术,切除多余鞘膜,将剩余鞘膜翻转缝合,防止液体再次积聚;还有鞘膜切除术,直接切除病变鞘膜。若为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鞘膜腔积液,还可能需进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从病因上解决问题。建议男性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当抬高阴囊,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减轻坠胀感。保持阴囊清洁,防止发生感染。避免剧烈运动及阴囊外伤。定期进行阴囊超声检查,观察积液变化情况。若出现阴囊坠胀、疼痛加剧、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复诊。
何峰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睾丸炎什么症状
睾丸炎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由细菌、病毒感染或外伤等因素引起,通常会出现睾丸疼痛、阴囊红肿、高热、睾丸变硬等症状。1、睾丸疼痛:通常为突然发作,疼痛程度剧烈,呈持续性的胀痛或坠痛,犹如有重物持续拉扯睾丸。疼痛还会向腹股沟区、下腹部等部位放射,使得这些区域也出现疼痛不适感。在行走、站立或身体活动时,由于睾丸受到的震动和牵扯增加,疼痛会进一步加剧,严重影响正常的行动和日常活动。2、阴囊红肿:随着睾丸炎病情发展,阴囊皮肤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现象。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阴囊局部的血管扩张、充血,大量血液涌入,同时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到周围组织,引起肿胀。阴囊皮肤温度随之升高,触诊时能明显感觉到发热,且伴有压痛感,有时还会有阴囊坠胀的感觉,仿佛有东西在阴囊内下坠。3、高热:睾丸炎引发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身体出现高热症状。由于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入侵,身体的免疫系统启动防御机制,释放出大量的炎性介质,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从而导致体温升高,一般会达到38℃甚至更高。同时可能伴有寒战,身体会不由自主地颤抖,这是身体在努力产热以达到升高后的体温调定点。4、睾丸变硬:正常情况下,睾丸质地柔软且有弹性,但发生睾丸炎时,睾丸内部会因炎症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大量炎症细胞聚集、睾丸组织充血水肿,以及可能出现的纤维组织增生,共同导致睾丸的质地发生改变,变得坚硬。触摸时能明显感觉到与正常状态的差异,睾丸变硬往往意味着睾丸的病变较为严重,可能对其正常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对于睾丸炎患者,建议及时卧床休息,将阴囊托起,利用重力作用减轻阴囊坠胀和疼痛。早期可采用局部冷敷,以收缩血管、减轻充血和疼痛,后期可根据情况适当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和炎症吸收。药物治疗方面,细菌性睾丸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规范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影响生殖健康。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