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摆脱抑郁 患者的自我调整

  做最感兴趣的事。如果事业上没有获得成功,想办法增进自己的技能,从最感兴趣的事入手;或者再寻找其他成功的机会。避免服用某些药物。口服避孕药、巴比妥类、可的松、磺胺类药、利血平可引起抑郁症,应尽量避免使用。

  另外,多吃些富含维生素B和氨基酸的食物,如谷类、鱼类、绿色蔬菜、蛋类等,对于摆脱抑郁症也有裨益。

  1、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

  这个目标要可行,也就是说,外在条件和自身条件都要具备。最初的计划要比较易于实现,需要的时间、精力比较少。如果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太多,在你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情况下,你半途而废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你一想到某个目标就兴致勃勃地准备采取行动的话,你就不必往下看了,你不是这篇文章希望帮助的对象。)如果你住在内陆省份,就先别计划进游大海:如果你只在游泳池里游过泳,就不要计划横渡琼州海峡。这些目标对目前的你而言太远大了些现在,我们假定你的目标是“今年夏天学会游泳”。这个目标可行吗?可行的,因为我有好几个朋友都是一个夏天就学会了游泳,他们并不是运动天才;我知道离家不远有个游泳场,开设有游泳课程;我有参加游泳课程所需的这笔钱;这个夏天我有时间。

  2、对你的目标精确定义。

  只有目标明确,你才能判断是否达到了目标。否则,你总有办法对自己说:“我失败了。”为了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你需要成功的体验。因此,在实施这项行为治疗的过程中,你要确保你会有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你相信你才能力做到你想做到的事情。所以,请你精确定义你成功的标准。

  “今年夏天学会游泳”,“今年夏天”是指什么时候?2004年6月一9月。哪种游泳方式?蛙泳。怎样才算是学会?能不借助于任何辅助工具游100米。好了,9月30日,你可以依据这些标准检验你的目标是否达到了。

  3、将你的行动计划划分成足够小的步骤,确保你的计划一定可以完成。

  为你的目标制定一个详细计划,计划的每一步要达到的目标都足够小,以确定你一定可以做到。比如,你第一步的目标可能是:确定游泳课的上课时间。你可能对这个目标嗤之以鼻,觉得太轻而易举了。但对于某些抑郁很重的人而言,能打起精神做这件事也很不容易了。记住,在确定每一个分目标时,要确保你一定可以完成。每完成一个目标,你就胜利了一次,每一次成功会令你的自信逐渐增长。如果你定的分目标太大,就难免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会打击你的信心,也许,几次失败之后,你就会对这个计划完全丧失兴趣和信心,半途而废,重又返回到以前什么事也不要做的状态之中去了。所以对于有严重抑郁症的朋友,要尽量确保一件事情的可行性,然后划分为各个小的阶段,在完成每个小的阶段时,尽量不要想接下来的步骤。全身心的投入眼前的小目标,完成后可为自己喝彩,加油,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完成总体目标!

  4、用自己的行为定义是否成功。

  换言之,目标中不要牵涉到他人的行为。如果你的目标是与人交往,注意不要制定这样的目标:下班后和小李一起喝咖啡。这个目标的不当之处在于: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小李是否接受你的邀请。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但不能控制别人的行为。因此,你的这个目标违背了上一条原则,你并不能确定这个目标一定可以实现。依据确保成功的原则,你可以这样修改目标:下班后,邀请小李一起喝咖啡。只要你开口邀请过,那你就成功了。至于小李的反应,并不重要。邀请技巧是另外一个问题。

  5、目标中不要有情感成分。

  在这个计划中,重要的是做,而不是你在做的过程中的感受。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但不能直接控制情绪。而在抑郁状态下,你很难从任何活动中得到愉快的感觉。情绪会受到行为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即刻起作用的,需要一定的时日。因此,如果你一定要感到愉快才算是成功,那么,你很可能会失败。

2014-02-18 09:57:00浏览7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精神科医生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重度抑郁症患者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重度抑郁症可能与基因遗传、环境压力、神经递质失衡、激素失调、脑结构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1.基因遗传 重度抑郁症可能由特定基因突变导致,这些突变影响大脑中调节情绪的化学物质的产生。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个体对生活中的压力事件更易感。针对有家族史的患者,建议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筛查,如使用抑郁症自评量表等工具,及时发现潜在的抑郁症状,并在症状出现早期就积极干预。 2.环境压力 长期处于高压力环境下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进而诱发或加重抑郁症的症状。持续的压力刺激可能会破坏大脑中的神经元连接,使个体难以适应并保持积极的心态。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来减轻压力的有效方法,例如学习放松技巧、应对策略等。此外也可以使用日历、待办事项列表等来规划日常任务,减少压力。 3.神经递质失衡 神经递质失衡是指大脑中负责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浓度不平衡,这会影响情感和情绪的调节。当5-羟色胺水平降低时,个体可能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从而发展为重度抑郁症。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氟西汀等可增加大脑中5-羟色胺的含量,改善神经递质失衡的情况。药物建议遵医嘱每日同一时间服用,如每晚八点服用就坚持每天都在同一时间点服用。 4.激素失调 激素失调可能导致身体内部平衡被打破,特别是雌激素和睾酮的失衡,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激素失调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影响大脑的功能,包括情绪调节。激素替代疗法可用于缓解激素失调引起的抑郁症状,例如补充结合雌激素片或甲睾酮片,但是药物要遵医嘱选择,其中甲睾酮片可以口服也可以舌下含服。 5.脑结构异常 脑结构异常可能是由于先天发育缺陷或后天损伤导致的大脑区域大小、形状或密度的变化。这些异常可能影响大脑的信息处理和情绪调节,从而导致抑郁症。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通过磁场作用于大脑皮层,以调整神经活动,适用于某些类型的脑结构异常引起的抑郁症。另外建议定期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磁共振成像,监测脑结构的变化情况,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建议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评估,同时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此外,定期进行血液激素水平检测,以及必要时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和指导治疗决策。
陈筱婷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癌症患者抑郁反应最重要的原因是
癌症患者抑郁反应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对疾病本身的恐惧、身体上的不适症状、经济压力、社会心理因素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 1、对疾病本身的恐惧 癌症是一种恶性肿瘤,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由于人们对癌症的了解不足,加上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和不确定性,许多患者会感到非常害怕和无助,从而产生抑郁情绪。 2、身体上的不适症状 癌症会导致各种不适的症状,如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增加他们的精神负担,导致抑郁情绪的发生。 3、经济压力 癌症治疗需要大量的医疗费用,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获得医疗保险覆盖。这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使他们更加焦虑和沮丧。 4、社会心理因素 癌症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很多的社会心理因素,例如亲友的离世、工作生活的中断等等。这些都会给患者的心理健康带来很大的挑战,进而引发抑郁情绪。 5、认知功能障碍 一些研究表明,癌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患者的情绪低落和抑郁反应。 总之,癌症患者抑郁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对于抑郁症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支持性护理等。同时,也需要关注患者的情感状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促进其康复。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抑郁症患者害怕坐车,怎么回事,怎么办
抑郁症患者害怕坐车可能是因为心情低落、内心过于焦虑、恐惧乘车环境、晕动病、恐惧症等原因所引起的,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应的治疗。1、心情低落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因为坐车时心情低落,从而出现害怕坐车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2、内心过于焦虑如果抑郁症患者的内心过于焦虑,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心慌、心悸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丁螺环酮片、劳拉西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心理疏导。3、恐惧乘车环境如果患者对乘车环境感到恐惧,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坐车时害怕的情绪,还可能伴有头晕、恶心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深呼吸的方式进行缓解,也可以在车上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4、晕动病晕动病是指乘坐交通工具时,出现的头晕、恶心、上腹部不适、出冷汗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因为晕动病的原因,从而引起坐车害怕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茶苯海明片、盐酸苯海拉明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5、恐惧症恐惧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生物学、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同时患有恐惧症,一般会表现为紧张不安、恐惧、回避等症状,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劳拉西泮片、阿普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建议抑郁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以适当进行户外散步、爬山等体育锻炼,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其家人也需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缓解其不良情绪。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家人及时带患者到正规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李则挚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
怎么劝解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患者的家属可以通过多与其沟通、多鼓励患者、多陪伴患者、尊重患者、带患者出去走走等方式来缓解。1、多与其沟通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社会因素等原因所引起的。当患者出现抑郁症时,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思维迟缓等症状。建议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可以询问患者的心理以及精神状况,帮助其排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2、多鼓励患者家属还可以多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交活动,如户外运动、旅游等,有助于患者开阔心情,减轻压力,同时还可以多听舒缓的音乐,放松心情。3、多陪伴患者家属还可以多陪伴患者,可以陪患者看电影、逛街、吃饭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对于病情的恢复也有一定的帮助。4、尊重患者家属平时应该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和理解,不要对患者发脾气,更不要因为患者的情绪而责备或者打骂患者,以免加重患者的病情。5、带患者出去走走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带患者出去散散心,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但是需要有家人陪同才能保证患者的个人安全。除此之外,抑郁症的患者家属还可以及时带患者去医院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氟西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健康,尽量多吃一些高蛋白类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