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莫让自闭症在孩子身上“横行霸道”

  自闭症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它以严重、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随着自闭症患病率的逐年增长,加上自闭症治愈难的现状,给家长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困扰。

  由于自闭症不能完全治愈,人们甚至到了谈“自闭症”而色变的程度,但是自闭症孩子并不可怕。上帝为他们关了一扇门,必定会为他们打开一扇窗。所以,他们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缺陷,但在其他地方,他们却异常的敏感,比如音乐、感官。家长只要好好培养,假以时日,自闭症孩子也能取得常人无法比拟的成就。所以,自闭症儿童家长应树立信心,直面自闭症,以实际行动与之抗衡,做好自闭症的预防及康复工作,莫让自闭症在孩子身上横行霸道,莫让自闭症毁了孩子的一生、毁了一个家庭。

  郑州市金水区孤独症康复协会会长张桂娥教授表示:一旦发现自闭症儿童有自闭症倾向,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只要家长配合好机构做好家庭康复救治工作,孩子自闭症的症状还是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的。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多与孩子接触,增加思想、语言上的交流

  与孩子接触的时间、进行思想、语言上的交流,可以增加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感。家长平时多逗逗孩子玩,给孩子做做鬼脸,多给孩子一些笑容,多多的亲吻并抚摸孩子的脑袋和四肢,让孩子心理产生愉悦、安稳的感觉。

  有意识地增加孩子的社交活动

  父母可以经常带着孩子去公园或者河边散散步、玩玩水;到公园里看看花草,在草地上与孩子滚着玩,累了的时候就把孩子搂在怀里讲讲趣味或童话故事;在公园里与孩子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多鼓励孩子参与到其他小伙伴的游戏中,这样既可增加孩子的运动量,又孩子身体得到锻炼,又可以增加孩子的社交意识。

  处理好家庭关系

  在家庭中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家庭各成员之间要互相尊重、相互关心、相互体贴。要注意平时说话的语气,时时刻刻做孩子的表率,给孩子以极其良好的影响,使孩子学习有榜样,让孩子心里感受到家庭的温馨。

  辅助自闭症孩子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自闭症孩子的生活方式父母要尽量保持一致,因为自闭症孩子对生活环境很难适应,所以孩子在学校的饮食环境和家里的要尽量保持一致,学习的课程也要和学校尽量保持一致。如果孩子在训练过程中接受能力很慢很差,父母不要抱怨、责备,更不要冷眼相对、拳打脚踢。要慢慢辅助孩子慢慢接受新的环境、新的生活。

  以轻松自然的心态训练孩子

  在孩子训练过程中,作为父母,不要带着情绪去训练孩子,这样只会起到反作用,父母一定要以轻松的心态去训练自闭症孩子,这样自闭症孩子才会进步,自闭症家长才会开心。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锻炼机会

  自闭症家长要时刻谨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要什么事都替孩子去做,比如:穿衣服、吃饭、洗脸等等。家长要在家里营造一种气氛,鼓励孩子去做,让自闭症孩子慢慢的感觉到这种气氛,慢慢地接受。

  付出总会有回报,这个过程是艰辛的,家长只要坚持不懈,再接再厉,用生活的点点滴滴去感化孩子,孩子总有一天也能让你感受到奇迹的存在!

2013-12-17 02:35:20浏览7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月经少是不是卵巢早衰
月经少并不一定意味着卵巢早衰,如果同时伴有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升高,一般高于25IU/L,且雌二醇水平降低,可考虑卵巢早衰;但月经少也可能由其他多种原因导致,并非都是卵巢早衰引起。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雌激素水平降低以及生育能力下降等。当月经少且经检查发现促卵泡生成素明显升高、雌二醇降低时,可能是卵巢早衰所致。卵巢早衰可能是机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卵巢组织,破坏卵泡,使卵巢分泌雌激素等功能受损,进而出现月经减少甚至闭经。医源性损伤如手术切除部分卵巢、盆腔放疗、化疗等,也可能直接破坏卵巢组织,引发卵巢早衰。治疗卵巢早衰,可遵医嘱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如戊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以缓解低雌激素症状,保护子宫内膜;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在调整内分泌的基础上,可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提高受孕几率。然而,月经少还有其他诸多原因。多次人工流产、刮宫等宫腔操作,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内膜变薄,月经量减少,严重时可引起宫腔粘连,需遵医嘱通过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紊乱,卵巢呈多囊样改变,排卵异常,子宫内膜受激素影响不足,也会出现月经量少,可遵医嘱使用短效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调节月经周期。此外,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过度节食等,也可能造成月经量少。若长期存在月经少应及时就医,进行性激素六项、妇科超声等检查,以明确病因。日常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度节食。保持心情舒畅,学会调节情绪,减少精神压力对内分泌的不良影响。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妇科疾病。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卵巢早衰导致月经不来吃什么药
卵巢早衰导致月经不来的患者通常可以遵医嘱口服地屈孕酮片、来曲唑片、坤泰胶囊、定坤丹等药物。1、地屈孕酮片:该药物能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防止子宫内膜过度增生。通常在雌激素服用一段时间后开始加用,与雌激素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人工周期,从而调节月经周期,使月经恢复来潮。2、来曲唑片:属于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减少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解除雌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抑制,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在促排卵治疗中也有广泛应用,对改善卵巢早衰患者的月经状况有一定帮助。3、坤泰胶囊:由熟地黄、黄连、白芍、黄芩、阿胶、茯苓等中药组成,具有滋阴清热、安神除烦的功效。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改善卵巢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卵巢早衰引起的月经不来症状,还能减轻潮热、失眠等伴随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定坤丹:包含红参、鹿茸、西红花、三七、白芍、熟地黄等多种药材,有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的作用。通过调理气血,改善身体内环境,对卵巢早衰导致的月经紊乱、闭经等情况有辅助治疗效果,帮助恢复月经周期。对于卵巢早衰导致月经不来的患者,在用药治疗时,务必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同时,患者日常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睡眠,戒烟戒酒,减少精神压力,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改善卵巢功能,促进月经恢复正常。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月经三天就没了是卵巢早衰吗
如果月经周期缩短、经量明显减少且伴有潮热、盗汗、失眠等低雌激素症状,同时经相关检查证实卵巢功能减退,通常可确诊卵巢早衰。但如果月经一直规律为三天,且经量正常,身体无其他异常表现,通常属于正常月经情况,并非卵巢早衰。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由于卵巢功能衰竭而出现的闭经、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血症等一系列症状。卵巢早衰的患者,卵巢功能过早衰退,卵泡耗竭或被破坏,使得雌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和维持,导致月经量减少、经期缩短,月经可能三天就没了。对于卵巢早衰,治疗上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激素替代疗法,如使用戊酸雌二醇、黄体酮等药物,模拟正常月经周期的激素变化,缓解低雌激素症状,保护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等。然而,每个人的月经周期和经期时长都有一定范围,在2~8天内都属于正常,部分女性本身经期就较短,只要月经量正常,能维持在20~60毫升,且月经周期规律,身体也无其他不适,就无需担忧。此外,近期生活方式改变,如过度节食、精神压力过大、剧烈运动等,也可能引起月经暂时变化,使经期缩短。这种情况下,调整生活方式后,月经可能恢复正常。如果对月经情况有疑虑,应及时就医,进行性激素六项、抗苗勒管激素检测、妇科超声等检查,以评估卵巢功能。日常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均衡摄入营养,避免过度节食。学会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若月经出现明显变化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再次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来月经时腹泻是什么原因
来月经时腹泻可能与腹部着凉有关,也可能由疾病因素引发,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若经期腹泻严重、伴有剧烈腹痛、发热、大量便血等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B超检查、肠镜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以明确病因。一、非疾病因素:月经期间身体较为敏感,若不注意腹部保暖,着凉后会使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消化功能,引起腹泻。在此期间应注意腹部保暖,可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腹泻症状。二、疾病因素:1、子宫内膜异位症:经期时异位的子宫内膜会出现周期性出血,刺激肠道,导致腹泻。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短效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或进行手术切除异位病灶,如腹腔镜下异位病灶切除术。2、盆腔炎:盆腔存在炎症时,经期盆腔充血,炎症刺激直肠,可能引起腹泻。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克肟联合甲硝唑,或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等进行抗感染治疗。3、肠易激综合征: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精神压力、饮食等因素可诱发。经期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加上身体不适带来的精神压力,易引发肠易激综合征,出现腹泻。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止泻药物蒙脱石散,配合调节肠道菌群药物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改善。月经期间要注意饮食规律和卫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注意腹部保暖,根据天气增减衣物,避免着凉。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