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杀人事件频发 解析躁狂症

  案件频发:他们怎么了?

  去年7月11日,一个名叫安利波的黑龙江男子在西城区取灯胡同持刀行凶,将一名52岁的美国男子当场砍死。事后查明,此人为精神病患者,曾在2011年先后两次于上海持刀行凶、抢劫,后因精神病被遣送原籍。

  今年5月4日,黑龙江男子李敬晖在广渠门桥西北辅路金桥国际公寓东侧突然行凶,扎死两名过路市民,扎伤一人。事后警方通报称,他是因个人感情原因而行凶,但坊间则传出消息,他的老乡称,李敬晖的精神曾出现问题,他的近亲属中也有精神病患者。

  7月13日,又一名精神状态异常的男子在和平里西街劫持幼童与警方对峙,几小时后被抓获。一年内连续发生的精神病人或疑似精神病人当街杀人伤人的恶性事件,让不少市民对于身边的精神病人,特别是外地进京旅游或流浪的重性精神病人管控问题产生了重重疑问。

  7月17日下午,一外地男子在朝阳北路大悦城附近持刀行凶,致2名行人当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外籍人士。据警方通报,该男子随后被警方控制,其自称有精神病。

  7月22日中午,北京一家超市附近发生持刀伤人事件。目击者称,伤者中包括婴儿和妇女,嫌疑人是一名年纪较大的男子。据警方调查,持刀者王某1963年出生,有过精神病被收治的记录。

  数字分析:他们都在管控之中?

  据李娟医生介绍,目前,北京共有在册登记的重性精神病患者6万余人,他们当中有肇事肇祸倾向的,基本都是当地社区卫生部门和派出所的重点关注对象。

  今年5月1日《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之后,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控开始全国联网,但由于时间有限,国内很多地方的联网工作尚未完成,对社会存在一定潜在危险。

  “就全国范围而言,因为经济原因,或者觉得面子上不好看,精神病患者的就诊率只有20%至30%,很多存在肇事肇祸倾向的患者并不在医疗机构的监控当中。”李娟说。

  法律释疑:把他们强制送医院?

  有的精神病人在行凶后,会立即对旁人说“我是精神病”。这种“主动承认”的行为让人对他们是否真是患者,又或者真是处于发病期存在怀疑。对此李娟医生解释说,这种情况并不算罕见。患者长期患病过程中,必然会听到诸如“精神病人杀人伤人不负刑责”之类的话,慢慢的这种想法会成为他们自我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即使在发病状态,他们也会残留有这样的概念,算是潜意识中的一种自我保护。

  与狂躁型的精神病人为邻的市民常有疑问:虽然他现在还没伤过人,可是危险性太高,为什么不能强制把他送进医院?李娟医生说,按照精神卫生法规定,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只有在已经发生伤害行为或有明显的伤害危险时,才可能住院治疗。那些暂时还没有对别人构成伤害,或还没有显现出有明显伤害危险的,卫生和公安机关只能尊重家属的意见,要求家属尽心看护,但不能强行将他送医。

  什么是躁狂症

  躁狂症(Mania)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作为心境(情感)障碍(Mood disorders)中的一独立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相,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 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时间需持续一周以上,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

  为什么会有躁狂症呢?

  躁狂症的原因一、精神因素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发病可能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关,但只能看作诱发因素。

  躁狂症的原因二、遗传因素

  通过对患者的一级亲属的患病率、孪生子的同病率以及单 卵孪生子的同病率的研究,根据现有资料推测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可能是通过X染色体遗传给下一代的,也可能通过其他途径遗传。

  躁狂症的原因三、心理社会因素

  现在研究业已证实: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即不愉快、有“丧失感”、令人沮丧的生活事件,不仅与神经症性抑郁和心因性抑郁有关,而且可以成为“内源性”情感障碍的发病诱因或促因。例如Paykel指出:在既往6个月内有重大生活事件者,抑郁症发病危险增高6倍,自杀的危险性增高7倍。

  而且生活事件的严重程度与发病时间有关,在经受严重威胁个人安全生活事件的一年内,发生抑郁症的几率较常人为高。至于认为情感性障碍的先天素质是受到童年期的某种特殊遭遇或经历的影响或改变,并无足够的证据;现在看来,此因果关系尚难定论。至于童年期与双亲关系与本症发病有何关系,也难以肯定。

  躁狂症的原因四、体质因素

  Kretschmer及Sheldon等人认为矮胖型伴有循环型人格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循环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好交际、开朗、兴趣广泛、好动、易兴奋乐观、也较易变得忧虑多愁。中胚叶型骨骼、肌肉发达、结缔组织充实的病人,比外胚叶型体格纤细娇弱的人患病较多。

  躁狂症的四大常见症状

  躁狂症的四大常见症状之一、思维奔逸

  病人的思维联想非常迅速,与人谈话时不仅对答如流,而且不时地会穿插着一些风趣和幽默,感染着周围的人,使人觉得十分轻松和快乐,有的病人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并且眉飞色舞,表情异常丰富、生动。有些病人一下子想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以致无法连贯地用语言来表达,出现了医学上称作“音连”、“意念飘忽”等现象。

  躁狂症的四大常见症状之二、心境高涨

  病人表现轻松、愉快、兴高采烈,洋洋自得,喜形于色的 神态,好像人间从无烦恼事。心境高涨往往生动、鲜明、与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具有感染力。病人常自称是“乐天派”、“高兴极了”、“生活充满阳光,绚丽多彩”。情绪反应可能不稳定、易激惹,可因细小琐事或意见遭驳斥,要求未满足而暴跳如雷,可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有些病人躁狂期也可出现短暂心情不佳。

  躁狂症的四大常见症状之三、精神运动性兴奋

  躁狂病人兴趣广,喜热闹、交往多,主动与人亲近,与不相识的人也一见如故。与人逗乐,爱管闲事,打抱不平。凡事缺乏深思熟虑,兴之所致狂购乱买,每月工资几天一扫而光,病人虽终日多说,多动,甚至声嘶力竭,却毫无倦意,精力显得异常旺盛。 部分病人可产生夸大妄想,自觉聪明绝顶或是某名门的后裔。绝大多数病人睡眠时间减少,但他们依然精力充沛。有的病人有性欲亢进,他们常常会主动地接近和挑逗异性,甚至发生“出格”行为。此外,少数病人会出现幻觉、冲动行为等。

  躁狂症的四大常见症状之四、自我评价过高

  在心境高涨背景上,自我感觉良好。感到身体从未如此健康,精力从未如此充沛。才思敏捷,一目十行。往往过高评价自己的才智、地位、自命不凡,可出现夸大观念。

2013-12-17 02:02:41浏览5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