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医带你全面认清自闭症

  认识自闭症

  在我国自闭症中医治疗中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中有不少关于儿童孤独症的相关记载。阎孝忠《阎氏小儿方论》提出:心气不足,五六岁不能言,补肾的基础上加菖蒲丸,心肾并治;宋代《太平圣惠方》提出:治小儿心气不足,舌本无力,令儿语迟,芍药方;清代《医宗金鉴》提出:小儿五迟,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肾亏,至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连长,坐不能稳等等,不胜枚举。

  自闭症中医治疗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患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所致。婴儿的形成,是秉承父母的精华,融合父精母血,孕育成胞胎。月有阴晴圆缺,人的气血精液,也迎合四季变化,有充盈,有缺失。在孕育初期,气血的充盈对胎儿的秉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有一方气血不足,胎儿的秉赋就要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先天不足。但是许多儿童孤独症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补养,改善体内环境,增强体质,达到阴阳平衡,均衡发展。

  对于自闭症孩子,其特异的行为举止,从其脉络上可以找到原因,人之所以性格各异,与其脏腑的差异有关。如:五脏藏五神、五志,心藏神,志为喜;肝藏魂,志为怒;脾藏意,志为忧;肺藏魄,志为悲;肾藏志,志为恐。

  自闭症孩子每个都不同,大多数突现的脉象是脾软,其次为心。也有药物所致的孩子,突现的脉象有血液有问题,有心脉过弱的,有肾有问题的。

  五脏相生相克,调理起来绝非易事,中医有这么一句话,宁看十男,不看一女,宁看十女,不看一孩。孩子的病最难调,他们相当以世界上最精密的手表,差一毫就会偏,因此最安全的治疗方法应该是首选,尽量食疗或按摩。中医把脉、望诊的精准至关重要,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家长的判断与选择很重要。

  “神”的治疗,不是任何中医都做得到的,但这是康复的关键所在,难度相当大。不解决此问题,治疗的进展不会很理想。

  简单的讲,心力弱,心脉不足,影响速度、空间、听力、视觉等,这些都是我们与外界沟通的通路,通路不畅,无法吸收,如何学会,如何能输出应用?如果不解决心力的问题,再多的教育和方法也只会收效甚微,或有瓶颈问题。

  速度感、空间感差,孩子的时间概念很难建立,磨蹭、拖沓与心力有关,这方面通过训练来调整很难。

  心开窍于舌,舌为筋,语速、语调、说话是否顺畅,有话说不出来,应该与心、肝有关。

  肾开窍于耳,听的问题应该与肾和心力有关,另外智力也与肾有关。

  肝主筋,藏魂。肌肉的控制全杖于此。力量大小的控制,发力方向的控制,均跟肝有关。肝通目,运动刺激能改善筋的控制(运动通过经络能刺激相应的脏腑),能提高视觉能力,视觉的进步亦能影响运动的进步,如果从根本上解决肝的问题,那么能使运动精细程度以及视觉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目光对视进展加速。

  脾胃与思考力关系密切,主运化,主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关联。思维的连续,举一反三等应与此相关。

  学习障碍的孩子,也会存在脏腑不调的问题,不过他们的“神”的问题,较自闭症或行为发育障碍儿童比,正常得多的多。相对,他们的问题容易解决得多。

  脏腑的调和、生理健康是康复的基础,同时加强教育,人格塑造,才能使孩子完全康复成为可能。

  尤其要强调孩子的人格塑造,我们的孩子有疾,但家长要注意不应溺爱和纵容,行为矫正是必要的,对于正常孩子也是如此,青春期之后,再进行人格改变,就非常难了。家庭教育很重要。

  治疗自闭症

  一般儿童1岁至1岁半时语言能力会快速发展,若孩子应该学说话的时候迟迟不说话、或者是只会机械呆板的重复简单的词汇,那家长就要注意了。因为1—3岁是儿童脑发育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治疗自闭症的黄金期。目前,世界上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并没有特别好的方法。针对自闭症患儿表现的睡眠障碍、语言交流障碍等症,中医外治法配合服用中药,可起到较好的疗效。

  针刺头部穴位

  我国历代医学文献对于经络与头的关系早有记载,如《灵枢·邪气藏脏病形篇》中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经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空窍就包括颅脑和脑髓,《针灸大成》中称“首为诸阳之气,百脉之窍……百脉皆归于头”,说明全身经络与头的关系很密切。

  儿童自闭症大多语言发育障碍伴智力低下,根据“百脉皆归于头,脑为髓之海,头为诸阳之气”等中医理论,中医科以针刺头部穴位为主,使患儿逐步恢复语言功能,并配合针刺头部语言区来增强患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睡眠障碍主要取心经原穴神门,调理心经经气,宁心安神,针刺脾经三阴交协调脾肾气机。

  穴位封闭疗法

  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认识到自闭症康复的重要性。通过大剂量应用维生素B6,可增强语言功能,改善睡眠,减少活动过度和激惹性,增加注意广度和对学习的兴趣,减少攻击行为和自伤行为。唐代《本草拾遗》中,对紫河车即干燥胎盘的药性和药效均有详细说明。《本草再新》中称“大补元气、理血分、治神伤梦遗”。可见,胎盘治虚损劳积、失志恍惚、安心养血、益气补精有奇效。采用人胎盘组织液和维生素B6做风池穴位封闭,能使患儿在睡眠、语言、行为等方面有明显改善。

  推拿捏脊

  推拿后背的华佗夹脊穴属督脉,督脉贯脊,属脑络肾,督率阳气,统摄真元。捏脊法可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是小儿推拿主要手法之一。另外,通过捏脊法可使患儿解除恐惧感,还能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提高大脑右半球的功能,增强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推拿骶部穴位可快速改善大小便自理功能,已被北大医学部精神病研究所证实。

  此外,通过中医辨证,自闭症还可分为肝肾亏虚型、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针对不同患儿的表现,有针对性地施以方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总结

  自闭症并不是绝症,针对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中医疗法,配合家长更加耐心的指导,教育他们放开胸怀去接受这个世界,一定会让这世界在他们的眼中变的美丽起来。


(责任编辑:唐爱凤  实习编辑:张曼)

2011-09-02 02:51:00浏览3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中风严重是什么症状表现
中风一般指的是脑卒中。脑卒中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症状表现。1、头痛脑卒中可能由于机体老化、长期大量饮酒、体重过度肥胖等原因导致。脑动脉硬化容易导致脑缺血缺氧,使脑血管破裂,从而出现头痛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疼痛症状。同时还需要及时戒酒,避免吃高脂肪、高盐的食物。2、头晕脑卒中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使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出现头晕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地西泮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缓解头晕的症状。同时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进行剧烈运动。3、肢体麻木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一侧肢体神经受到损伤,从而引起肢体麻木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4、言语不清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能会导致语言功能受到损伤,出现说话含糊不清、词不达意等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康复训练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5、意识障碍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能会导致大脑神经受到损伤,从而引起意识障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高压氧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需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还需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进行治疗。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中风的十六个并发症
中风一般指脑卒中。临床没有脑卒中的十六个并发症这一说法。脑卒中的并发症有很多,常见的有肺部感染、消化道应激性溃疡、褥疮、吞咽困难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1、肺部感染脑卒中主要是脑部损伤引起的,如果护理不当,可能会导致肺部感染。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2、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长时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改善,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患者可以适当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硫糖铝混悬凝胶、铝碳酸镁咀嚼片等。3、褥疮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可能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甚至会形成褥疮。如果病情比较轻微,可以适当对局部进行按摩,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高锰酸钾溶液、碘伏等药物进行消毒处理。4、吞咽困难脑卒中患者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可能会导致局部肌肉组织萎缩、无力,容易导致吞咽困难。必要时,可以通过经口吞咽训练、鼻饲等方式进食。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言语障碍、心理障碍等并发症,因此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嘴歪是不是中风的前兆
中风一般是指脑卒中,嘴歪可能是脑卒中的前兆,但也可能是外伤、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脑出血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1、脑卒中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口角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片等,帮助改善该病症。2、外伤如果患者面部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导致面部神经受损,从而出现嘴歪、口角流涎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通常能改善上述情况。3、面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是指面部表情肌肉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角歪斜、讲话漏风、流涎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4、面肌痉挛面肌痉挛主要是由于面神经受到刺激,导致面部肌肉不由自主地抽动,可能会出现嘴歪、睁眼困难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马西平片、奥卡西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手术治疗。5、脑出血脑出血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头晕、嘴歪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中风是血栓吗
中风不一定是血栓,两者可从概念、病因、治疗方法等方面区分。 1、概念 中风就是指脑卒中,是脑血管发生破裂或者是脑血管发生阻塞所造成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都比较高。血栓是血液中的成分在血管腔内凝结形成血凝块,阻塞血管内血液流动,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发生。 2、病因 中风常见的原因有高血压病、心脏原因、颅内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炎症、血液病、代谢病以及各种外伤、中毒、脑瘤、脑肿瘤放射治疗以后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栓形成的原因有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缓慢、遗传性因素等。 3、治疗方法 中风患者治疗,如在4到6小时内,可采取溶栓治疗。如过时间窗,则采取保守治疗,即一般支持、改善血液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调脂、降血压、抗自由基、脱水降颅压等治疗,以最大程度保护脑组织。血栓患者治疗,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目的是抑制血栓的形成,包括阿司匹林、华法林、肝素等,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的作用。血栓急性期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溶栓治疗,溶解堵塞血管的血栓,疏通血管。如患有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还要通过药物进行降脂、降糖、降压等治疗,改善血液循环。 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还需要多注意休息,可以适量的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等。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