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克服乘车恐惧症?

  关于乘车恐怖的病因,至今尚不太清楚。但诸多看法认为,乘车恐怖与患者过去的某一特定经历有关,对这一特定经历的条件反射可能是诱发乘车恐怖的病理机制。条件反射学说认为,当患者遭遇到与其发病有关的某一事件,这一事件即成为恐怖性刺激,而当时情景中另一些并非恐怖的刺激(关刺激)也同时作用于患者的大脑皮层,两者作为一种混合刺激物形成条件反射,故而今凡遇到这种情景,即便是只有关刺激,也能引起强烈的恐怖情绪。如患者经历了一次车祸,车祸才是导致恐怖的条件刺激,而类似的汽车则是关刺激,由于这一恐怖情景的泛化,类似的汽车也成了恐惧源了。

  有位男性乘车恐怖症患者,年近四十,某企业会计,家离公司乘车有半小时路程。近20年来,他都是乘公共汽车上下班,从晕车、恶心的反应。一次归家途中,前边一男青年骑自车抢道猛拐弯,公共汽车被迫紧急刹车,乘客因惯性作用被弄得东倒西歪。患者在车上站着,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前猛冲,差点摔倒,当时他吓了一大跳,从此,一上车心里就感到紧张、恶心。逐渐便害怕乘车,只好步行一个半小时去上班。

  对乘车恐怖症的治疗一般采用行为疗法,据专家介绍,使用该疗法治疗各种恐怖症的治愈率在90%以上。在进行治疗时,应先弄清患者产生恐怖的病因,尤其是发病时的情景,并详细了解其个性特点、精神刺激因素,然后来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如系统敏疗法、暴冲击疗法。

  如对上例的治疗,因患者起病于刹车时的冲撞,病情发展于心理对事件严重性的想象,再加之其有意回避,恐惧感越来越重,故可采用暴露疗法。

  首先,心理医生应围绕“坚持乘车和回避乘车”的利与弊,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他认识回避的危害。可以对其开导说:“当您回避乘车的想法实现以后,这在心理上是一个大倒退。今后要想再去乘车,那困难就大了。也就是说,怕的感觉会更严重,也许您认为“怕”字总和乘车有关,其实不然,这是心理问题,是自己吓唬自己。如果在问题发生后,您迅速壮起胆量,坚持继续乘车,即便是有些紧张不安、心里不好受,抗过去也会习惯。”

  待患者的认识初步提高后,心理医生即可决定让患者实地乘车进行练习。为了取得较好效果,心理医生应多加鼓励,使其克服不适感,说明第一次成功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随后可进行暴露冲击脱敏。为使练习取得成功,心理医生可与患者一同乘车,并各自坐在一边,装作不认识。车子启动后,患者仍会感到紧张,如发抖、冒汗,想离开座位找医生等。这时,心理医生应给予精神上的鼓励,直到终点站。下车后,心理医生要鼓励患者说:“今天您练习得不错,总算坚持下来了。可以看得出,您在车上确实很难受。实践证明,您在焦虑时忍耐住不舒服的感觉,焦虑症状实际上就迅速减轻了。这是您用行动战胜困难的顽强表现。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治愈您的心病。”

(责任编辑:简丽妍  实习编辑:张曼)

2011-07-08 01:51:00浏览1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肺部良恶性肿瘤的影像鉴别有哪些
肺部良恶性肿瘤的影像鉴别一般包括CT检查、X线检查、磁共振成像、增强CT检查、病理学检查等。1、CT检查肺部良性肿瘤通常是由于肺部感染、肺结核等原因所引起,在进行CT检查时,通常会表现为局部有边界清楚的类圆形阴影,而且密度比较低,并且不会伴有明显的症状。而肺部恶性肿瘤通常是由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电离辐射等原因所引起,在进行CT检查时,通常会表现为肺部有边缘不整齐的肿块,而且密度比较高,并且还会伴有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2、X线检查肺部良性肿瘤一般进行X线检查时,通常会表现为肺内孤立性结节或结节病灶,而且密度较高,并且不会伴有明显的症状。而肺部恶性肿瘤一般进行X线检查时,通常会有边缘不清的软组织肿块,并且还会伴有分叶征、毛刺征等表现。3、磁共振成像肺部良性肿瘤在进行磁共振成像时,通常会表现为上述情况,而肺部恶性肿瘤在进行磁共振成像时,则可能会出现边界不清的多形性肿块,并且还可能会伴有明显强化的情况。4、增强CT检查增强CT检查主要是对患者的造影剂进行注射,从而判断病变的具体位置以及形态,同时还可以判断肿瘤的血供情况。肺部良性肿瘤一般不会出现增强的现象,而肺部恶性肿瘤一般会出现增强的情况。5、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主要是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取出病变部位的活检组织,然后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可以用于确诊肺部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如果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肺癌,患者则需要遵医嘱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同时还需要配合放疗、化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如果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肺部良性肿瘤,且肿瘤体积较小,患者可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即可。此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吸入过多粉尘,注意保暖,以免引起肺部感染的情况。另外,患者还可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肺部疾病的发生。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尘肺胸部CT影像学表现有哪些
尘肺一般是指尘肺病,尘肺病胸部CT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肺容积缩小、粉尘结节、片状影、空洞形成、硬结灶等。1.肺容积缩小:尘肺病患者由于长期暴露于粉尘中,会导致肺部组织受损并逐渐被纤维化组织所代替。因此,在进行胸部CT检查时会发现患者的肺容积明显缩小,特别是两肺下叶区域更为显著。2.粉尘结节:在尘肺病早期阶段,通常会出现一些细小的尘埃颗粒沉积在肺泡内,并形成微小的结节灶。这些结节灶一般较小且分布广泛,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它们可能会进一步增大并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尘埃团块。3.片状影:患者还可能出现片状影的变化,这是由于肺部组织受到损伤后形成的瘢痕组织引起的。这些片状影通常位于胸膜下并与肺实质相连,呈现出不规则的形态特征。4.空洞形成:随着病程的进展,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肺部组织塌陷、坏死等病理改变,从而导致空洞的形成。这些空洞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可单发或多发。5.硬结灶:在尘肺病晚期,患者肺部组织中的尘埃颗粒可能沉积成硬结灶,这些硬结灶通常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晰锐利。硬结灶的数量和位置因人而异,可以分布在多个肺叶区域内。总之,不同阶段的尘肺病患者胸部 CT 影像学表现有所不同。对于疑似尘肺病的个体,应及时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建议,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阻塞性肺炎影像学表现是什么
阻塞性肺炎影像学检查通常会出现肺纹理增粗、肺部纹理紊乱、肺部实变、肺部结构改变、胸部X线表现等。1、肺纹理增粗阻塞性肺炎是由于吸烟、吸入有害的粉尘颗粒和气道堵塞等原因,导致肺部出现炎症性病变。在进行胸部X线检查时,会出现肺纹理增粗的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2、肺部纹理紊乱如果患者阻塞性肺炎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肺部的纹理发生紊乱,出现肺部纹理紊乱的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噻托溴铵粉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3、肺部实变如果阻塞性肺炎是由于肺部肿瘤导致,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还可能会出现肺部实变的现象。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放疗、化疗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4、肺部结构改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能会导致肺部的组织受到损伤,容易出现肺部组织的结构改变,进行影像学检查时,会发现肺部的透亮度增加,而且会伴随胸闷气短、呼吸乏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噻托溴铵粉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5、胸部X线表现胸部X线表现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轻度阻塞性肺炎的X线表现可能正常,或只有肺纹理增粗。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肺叶或肺段的实变,患者也可能有胸膜增厚、粘连等表现。另外,建议患者出现阻塞性肺炎后,应该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阻塞性肺炎的具体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间质性肺炎影像表现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间质性肺炎影像学检查的主要表现为肺部磨玻璃影、网格状阴影、蜂窝状阴影、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等。1、肺部磨玻璃影肺部磨玻璃影是间质性肺炎的一种影像学表现,主要是由于肺泡内的间质细胞增生所引起的,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可发现肺部有磨玻璃影,通常会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而且密度比较低。2、网格状阴影网格状阴影是指肺部的炎症在修复的过程中,肺泡腔内的纤维蛋白、细胞等物质会逐渐地转化为纤维条索,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会发现肺部有网格状阴影。3、蜂窝状阴影蜂窝状阴影是指肺部的炎症在消散吸收的过程中,肺泡腔内的渗出物会逐渐地被吸收,而形成的一种密度比较高的阴影。4、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管壁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扩张的一种疾病,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可发现肺部有支气管扩张的阴影。5、肺纤维化肺纤维化是指正常肺组织被破坏后,由于异常修复而造成的肺部瘢痕性变化,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可发现肺部有网格状阴影。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此外,建议患者还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的影像区别有哪些
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的影像区别有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体征不同、辅助检查结果不同、治疗方法不同等。 1、病变部位不同 支气管炎的病变部位在支气管,支气管肺炎的病变部位在肺部。 2、临床表现不同 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严重时会出现喘息、气促等。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咳痰,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 3、体征不同 支气管炎患者的体征主要为肺部听诊时,可闻及干、湿啰音。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体征主要为肺部听诊时,可闻及细湿啰音。 4、辅助检查结果不同 支气管炎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一般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者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支气管肺炎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一般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者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5、治疗方法不同 支气管炎患者主要是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可遵医嘱选择。支气管肺炎患者主要是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需要注意应该严格遵医嘱使用。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吸烟,以免引起支气管炎的情况发生。另外,患者在饮食上还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对支气管造成刺激,加重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