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神经衰弱很难受?中医治疗神经衰弱更有效

  神经衰弱属于心理疾病的一种,神经衰弱是一类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绪烦恼和心理生理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

  检查

  为了消除神经衰弱及排除可能的器质性病变,需作心电图、脑电图、脑电地形图、经颅多普勒、CT头颅扫描等检查。

神经衰弱很难受?中医治疗神经衰弱更有效

  诊断标准

  神经衰弱是一种功能障碍性病症,神经衰弱临床症状表现繁多,但要诊断神经衰弱,应具备以下五个特点:

  (1)神经衰弱患者有显著的衰弱或持久的疲劳症状。

  神经衰弱患者经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脑,记忆力减退,脑力迟钝,神经衰弱患者学习工作中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效率显著减退,神经衰弱患者即使是充分休息也不能消除疲劳感。神经衰弱患者对全身进检查,又无躯体疾病如肝炎等,也无脑器质性病变,治疗神经衰弱。

  (2)神经衰弱表现以下症状中的任何两项:

  ①神经衰弱患者易兴奋又易疲劳。

  ②神经衰弱患者情绪波动大,遇事容易激动,烦躁易怒,担心和紧张不安。

  ③神经衰弱患者因情绪紧张引起紧张性头痛或肌肉疼痛。

  ④神经衰弱患者有睡眠障碍。神经衰弱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醒,多梦

  (3)神经衰弱患者的上述情况对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造成不良影响。

  (4)神经衰弱病程在3个月以上。

  (5)排除了其他神经症和精神病。

  此外,在诊断神经衰弱时,要注意与其他可能造成类似神经衰弱症候群的疾病相鉴别。如结核病、肝炎、风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常产生躯体和精神疲劳感,易误诊为神经衰弱;因职业关系的化学性职业中毒,也常以神经衰弱症状群为早期症状;还有头部的慢性炎症,如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等,也常出现神经衰弱的症候群。所以应全面了解神经衰弱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一般是可以鉴别神经衰弱的。

  鉴别诊断

  1.神经衰弱的家别需要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辅助检查可与之鉴别;

  2.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早期和缓解期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但神经衰弱患者对其疾病抱无所谓态度无迫切求治要求并有相应的精神病性症状可资鉴别神经衰弱;

  3.其他神经症:神经衰弱症状也常见于焦虑症疑病症抑郁性神经症等,若神经衰弱患者有神经衰弱的典型症状按等级鉴别诊断原则应首先诊断为其他类别的神经症;

  4.抑郁症:鉴别诊断神经衰弱常很困难,特别是轻度抑郁症患者,常被误诊为神经衰弱。这是因为抑郁症患者常有失眠、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缺乏和各种躯体不适感。两类症状类似,躯体检查均无相应阳性体征,如忽视检查患者抑郁情绪往往导致误诊。因此临床上诊断神经衰弱时必须排除抑郁症。抑郁症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对日常生活兴趣丧失,自责,自罪,常萌生消极自杀的意念。神经衰弱患者的症状可呈现晨重夜轻的节律性波动。早醒是抑郁症睡眠障碍的特点。抑郁症病程可有周期性缓解

  5.慢性疲劳综合症:这是一组新近提出的以疲劳为主要表现的不能以休息解决的病程。神经衰弱持续半年以上的综合症且未发现引起疲劳的内科或精神科疾病,常伴低热痛、淋巴结疼痛、肌无力、肌肉痛、关节痛、头胀痛活动、持久性疲劳神经心理症状(如易激惹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困难抑郁等)睡眠障碍(表现为睡眠过多或失眠)体格检查发现有低热(37.6℃-38.6℃)非渗出性咽炎及颈前后部或咽峡部淋巴结肿大触痛。神经衰弱患者由于有低热咽喉痛淋巴结增大及触痛等客观体征因而有助于与神经衰弱鉴别。

  中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有其独到的见解,且神经衰弱疗效显著。传统的以西药治疗失眠和抑郁症的方法,往往副作用大、容易上瘾。中医药具有安眠抑郁药没有的优点,即不会成瘾,也不会产生依赖性。中医药学现代化也让中医药在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症领域大显身手,通过精选天然名贵药材,组合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的优秀方剂,有一大批高科技中医药成果在神经衰弱、失眠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加之采用心理行为治疗方法,对解决失眠,提升睡眠质量,缓解头疼、眩晕、疲惫等现象;舒解紧张、焦虑、抑郁、记忆力减退、神经衰弱等不适症状,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神经衰弱疗效。

  中医认为神经衰弱多系心两虚或阴虚火旺所致,治疗时应按辨证施治原则,选择不同的处方。此外,针灸、气功、推拿、拔罐等传统的中医疗法,对部分神经衰弱也有一定疗效,神经衰弱治疗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另外据《本草衍义补遗》中记载:石膏,本阳明经药,阳明主肌肉,其甘也,能缓脾益气,止渴去火,其辛也,能解肌出汗,上行至头,又入手太阴、少阳,而可为三经之主者。研为末,醋研如绿豆大,以泻火、痰火、食积。 使用天然石膏矿石中的精品(纤维石膏)为原料,手工精心雕刻,磨制而成的石膏枕头具有镇静、除烦、防暑的作用。睡觉时将降压枕置于床头,人仰卧,头颈枕在高拱面,报脑放至凹而处,静心入睡,减缓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调理小妙招

  一、生活规则:神经衰弱患者晚上睡觉不能超过十二点。

  二、调整食结构,神经衰弱患者以清淡饮食为主,容易上火的食物神经衰弱患者不吃。中医认为“火不养心,心不养眠”就会影响睡眠。

  三、心理调整:失眠是一个慢性反复顽固性心理障碍性疾病,不排除基因关系。神经衰弱患者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态,不追求完美,神经衰弱患者要有平常心。神经衰弱患者要树立快乐思想观念,思想快乐,你就是一个快乐的人,思想不快乐,你就快乐不起来,知足者长乐,心乐而乐,心郁而郁。

  四、运动调整:生命在于运动,神经衰弱患者要加强运动锻炼可增强治疗失眠症、抑郁症效果,可提高神经衰弱患者自身抗病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还可以辅助神经衰弱患者睡眠。

  五、药物调理。神经衰弱患者可以从养心安神滋阴降火,补气补血等方面进行调理和治疗。中药治本,副作用小,不产生药物依赖,治疗神经衰弱效果好。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张曼)

2011-01-06 02:36:00浏览4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神经衰弱睡不着觉吃什么药
神经衰弱睡不着觉一般可以吃安神补脑液、谷维素片、养血清脑颗粒、心神宁片、酸枣仁合剂等药物进行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1、安神补脑液安神补脑液属于一种中成药,里面的主要成分是鹿茸、淫羊藿、制何首乌、干姜等,具有益气养血、强脑安神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健忘、头晕等症状。2、谷维素片谷维素片是一种镇静助眠类的药物,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谷维素,具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烦躁、头晕等症状。3、养血清脑颗粒养血清脑颗粒主要由当归、川芎、白芍等药物组成,具有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的功效,也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可以用于改善神经衰弱引起的头痛、失眠、心烦等症状。4、心神宁片心神宁片主要由酸枣仁、茯苓、栀子、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养血除烦、宁心安神的功效,也具有镇静助眠的作用。如果存在神经衰弱等疾病,可能会出现烦躁、易怒、失眠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5、酸枣仁合剂酸枣仁合剂主要由酸枣仁、川芎、茯苓、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养血除烦、宁心安神的功效,也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如果存在神经衰弱等疾病,可能会出现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需要严格遵医嘱,不可私自盲目使用。如果患者服用药物以后,疾病仍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运动,放松心情,同时,也要避免熬夜,以免加重症状。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手淫会导致神经衰弱吗
手淫有可能会导致神经衰弱。神经衰弱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睡眠障碍、焦虑症等,治疗时可根据病因,选择服用安眠药物、抗焦虑抑郁药物等。 1、手淫 经常手淫的患者,可能会使大脑皮层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易引起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状。建议患者改善手淫的习惯,避免过度频繁手淫,有助于改善情况。 2、睡眠障碍 经常失眠的原因可能有饮食不当、作息不规律、精神心理因素、环境因素、药物或酒精滥用等。因睡眠障碍等情况引起的神经衰弱,可遵医嘱使用安眠药物缓解,如服用咪达唑仑、佐呲坦、三唑仑等治疗。但具有安眠效果的药物通常存在副作用,容易让患者产生依赖感,长期使用时可以通过多种药物交替使用的方法缓解。 3、焦虑症 焦虑症的发病较为复杂,目前多认为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环境心理因素有关。症状可有依赖性加强、过度担忧、承受力差等。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焦虑症的药物有多种,可遵医嘱使用比如艾司唑仑、劳拉西泮、地西泮等,能够起到抗焦虑的作用。焦虑症出现心动过速或颤抖的情况时,可遵医嘱使用普奈洛尔进行治疗。还可遵医嘱进行物理治疗,比如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改变大脑兴奋性,调节神经递质,从而改善焦虑。还可以进行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控制心率血压,从而改变机体功能状态。 除了以上原因外,抑郁症等也可导致相应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对症治疗。
范铁兵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男人神经衰弱失眠中医是什么原因
男性神经衰弱失眠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情志失调、久病体虚、气血不足、阴虚火旺等因素导致,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1、饮食不当如果男性在睡前经常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可能会导致植物神经发生紊乱,出现失眠的现象。建议男性在睡前避免饮用刺激性饮品,可以适当饮用温牛奶,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2、情志失调如果男性长期情志不舒,可能会导致肝气郁结,引起肝郁化火,火热之邪上扰心神,导致心神不宁,出现失眠的现象。建议男性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以免加重病情。必要时,男性也可以遵医嘱服用柴胡疏肝散、龙胆泻肝丸等药物进行调理。3、久病体虚如果患者存在久病体虚的情况,可能会使体内的气血流失过多,也有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的情况,甚至还会伴有失眠多梦、疲劳乏力等症状。建议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打羽毛球、散步等,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也可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4、气血不足气血不足是指体内的气与血两者都不足,又因为患者的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身体的各个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气血滋养,从而引起失眠多梦、面色苍白、身体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患者可配合医生服用八珍颗粒、十全大补丸、归脾丸等药物治疗。5、阴虚火旺阴虚火旺是指体内的阴液相对于正常值有所减少,阴阳失衡,导致虚热内生所引起的,患者会出现手足心热、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燥咽干等症状。患者可配合医生服用杞菊地黄丸、大补阴丸、柏子养心丸等药物治疗,同时还可配合针灸的方式来辅助治疗。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另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查明具体原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结缔组织病中医能治好吗
结缔组织病通常无法仅依靠中医治好。这类疾病涵盖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多种病症,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因素交互作用。中医难以达成彻底治愈的效果,多需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结缔组织病本质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组织,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例,不仅侵犯皮肤、关节,还可能影响肾脏、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其发病涉及基因易感性,特定基因在环境因素(如紫外线、感染)触发下,导致免疫细胞功能紊乱,产生大量自身抗体攻击身体。中医理论虽从整体辩证论治,但面对如此精细且复杂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难以从根源上纠正免疫紊乱,阻止疾病进展。中医治疗以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手段为主。中药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运行来改善症状,像雷公藤等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有一定缓解作用。然而,中药成分复杂,其作用机制难以精准对应结缔组织病的免疫发病环节。针灸推拿主要针对关节肌肉症状,对于内脏器官受累的严重情况,如狼疮性肾炎、皮肌炎累及心肌,难以发挥实质性治疗效果,无法从根本上修复受损组织、恢复器官功能,无法实现对结缔组织病的彻底治愈。确诊结缔组织病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风湿免疫科复诊。目前西医治疗以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为主,能有效控制免疫反应,延缓病情进展。在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患者可辅助中医调理,改善体质、缓解症状。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带状疱疹神经痛一般需多久恢复,可吃止痛药吗
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急性疼痛在带状疱疹发病后的2-4周左右随着皮疹的愈合而逐渐减轻。带状疱疹神经痛可以吃止痛药。建议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减轻疼痛的感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恢复时间有这样的差异,是因为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神经受损程度不同。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在带状疱疹发病后的2-4周内,随着身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逐渐控制病情,皮疹逐渐结痂愈合,神经受到的炎症刺激也会逐渐减轻,所以急性疼痛会有所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是可以吃止痛药的。因为带状疱疹神经痛通常较为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使用止痛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助于患者更好地休息和恢复。常用的止痛药有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适用于轻至中度疼痛,通过抑制体内的前列腺素合成来达到止痛的效果;对于中至重度疼痛,可以使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药物,能够调节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减少神经冲动的发放,从而缓解疼痛。此外,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规范使用止痛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另外,保持皮疹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搔抓和摩擦,防止继发感染。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股外侧皮神经病是不是受冷导致的呢
股外侧皮神经病可能是受冷导致的。对于股外侧皮神经病患者,建议注意股外侧部位的保暖。在寒冷天气外出时,要穿戴足够的衣物,可使用保暖的护具保护大腿外侧。首先,从神经的解剖特点来看,股外侧皮神经是单纯的感觉神经,从腰大肌外侧缘穿出后,在髂嵴下方约2-3cm处穿过腹股沟韧带下方,分布于股前外侧皮肤。其走行较为表浅,在途经一些部位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当身体受冷时,尤其是股外侧皮肤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局部血管会迅速收缩。由于股外侧皮神经靠体表较近,血管收缩会直接影响其血液供应,导致神经缺血缺氧,进而可能引发神经功能障碍,出现股外侧皮神经病的症状。其次,从寒冷对身体的生理影响角度分析,寒冷刺激会引起人体的一系列应激反应。一方面,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加剧,进一步减少神经的血液灌注。另一方面,寒冷还可能影响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和离子通道的功能,使神经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发生改变。此外,长期处于寒冷环境中,肌肉会因寒冷而紧张度增加,这可能对股外侧皮神经产生压迫,而这种压迫与寒冷导致的血液供应减少及神经功能改变共同作用,更易诱发股外侧皮神经病。如果出现股外侧皮神经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肌炎中医能治好吗
对于部分病情较轻、病程较短,且对中医治疗敏感的肌炎患者,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运用中药、针灸等手段,有较大可能达到临床治愈;然而,若肌炎病情严重、已造成严重肌肉损伤,或对中医治疗反应不佳,可能难以彻底治愈。在病情早期,当肌炎仅表现为肌肉轻度疼痛、乏力,尚未出现明显肌肉萎缩及严重脏器受累时,中医治疗具有独特优势。中医将肌炎归为痿证、痹证范畴,主要通过望、闻、问、切收集患者症状体征,进行辨证。若为湿热浸淫型,以清热利湿中药组方,如苍术、黄柏、薏苡仁等配伍,可有效清除体内湿热之邪,缓解肌肉酸痛。配合针灸治疗,选取足三里、三阴交、曲池等穴位,可疏通经络气血,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改善肌肉营养代谢。这类患者多数能在数月内症状明显改善,实现临床治愈,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能力。对于中晚期肌炎患者,肌肉损伤严重,出现大面积肌肉萎缩,甚至累及心脏、肺部等重要脏器,引发心肌炎、间质性肺炎等并发症时,中医治疗难度较大。此时,单纯中药调理难以快速修复已受损的肌肉纤维,逆转脏器功能损害。另外,部分患者体质特殊,对中药吸收不佳,或者病情复杂,证型不典型,中医辨证困难,可能导致治疗方案难以精准制定,在这些情况下,单纯依靠中医治疗往往难以彻底治愈肌炎。如果怀疑患有肌炎,如出现不明原因肌肉疼痛、乏力、运动耐力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肌酶谱、肌电图、肌肉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病情较轻者,可尝试中医治疗。若疗效不佳或病情加重,及时联合西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