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自闭症?

  就是不爱说话,自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自得其乐,可有可能自得其苦,象孤立别人一样,但不是他想的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小朋友进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人的内容和目的。

  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2)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如有位3、4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自闭症的治疗

  一般说来,孤独症患儿的预后好坏与发现疾病苗头早晚、疾病严重程度、早期言语发育情况、认知功能、是否伴有其它疾病、是否用药、是否训练等多种因素有关。

  心理学研究发现,孤独症的实质的损害是认知障碍,表现在早期的分享性注意和扮演行为上。分享性注意是指与他人共同分享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当孤独症面对一种物品时不是与他人分享兴趣,而是要得到它,这种障碍是孤独症的早期症状之一。就象在前面第一部分中讲到的那样,不会进行扮演性游戏也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之一。如果能发现早期症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无疑会对预后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

  孤独症患儿没有独立交往的能力,不会根据环境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适应环境,这种障碍随着年龄增大显得更为突出。伴有严重智力低下者,无任何言语功能、无法克制和难以治疗的尖叫、自伤等行为持续存在,直接威胁着生存,给教育和干预带来障碍,作为家长,是很容易辨认出孩子的这些异常的。

  一部分患儿到青春期以后症状可有改善,古怪刻板的行为减少,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或多或少地提高。但仍表现为与人交往困难,独来独往,回避他人;在不涉及社交能力时,也能干好某些简单、机械的事情。

  早期或在确诊为孤独症之前已有较好的语言或言语功能者预后较好。尽管疾病本身使他们发展语言的潜能受到限制,但他毕竟是具有这种潜能或基础,使用药物效果比较好。

  观察到高功能水平孤独症预后较低功能水平为好,报道16名6岁以下,IQ大于65的孤独症患儿,有半数可完成大学学业,能独立生活。即使是高功能水平孤独症儿童,其业余活动面或活动内容也是有限制的,不会做建设性的决策或提建设性意见。

  伴有其它疾病者如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癫痫、肝肾损害结节性硬化等预后较差,伴有听力受损、特殊生活技能问题者预后较差。

  儿童孤独症的判断标准

  美国儿科学会公布了11种最新的儿童孤独症特征,其中语言能力滞后、缺乏人际交流的能力是最直接的外在表现。

  如果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那么极有可能患上了孤独症。

  一、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

  二、出生后2个月还不会笑,对周围事物反应差

  三、5个月左右的孩子,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

  四、不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当爸爸妈妈叫他名字时没有反应。

  五、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

  六、9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

  七、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如挥动小手。

  八、拿着某样东西,反复重复一个动作。

  九、16个月大时还不能说出一个字。

  十、一周岁时仍不会发出咿呀声,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势。

  十一、两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

  十二、即使会说话了,但却缺乏语言技巧。

  十三、不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语言单调,经常说重复语言、刻板语言或自造词句

(实习编辑:张曼)

2010-11-25 01:00:00浏览43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鹏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腰肌劳损吃什么药好得快啊
腰肌劳损吃什么药好得快,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临床并没有治疗好得快的药物,一般治疗腰肌劳损的主要机理在于促进患部血液循环,解除痉挛,使腰背部肌肉得到充分放松,缓解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理疗。腰肌劳损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1、药物治疗 腰肌劳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具有抗炎、止痛作用,临床常用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布洛芬、尼美舒利、塞来昔布等。患者也可使用肌肉松弛剂,比如盐酸乙哌立松、氯唑沙宗片等,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松解痉挛,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另外,部分中成药外贴敷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可用于缓解腰肌劳损相关症状,如活血止痛膏、麝香壮骨膏等。 2、理疗 腰肌劳损患者在理疗上可以选择超短波、磁疗、超声波、红外偏振光、冲击波、电脑中频等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松解局部僵硬痉挛的肌肉组织,改善局部的循环,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利于减轻局部酸痛不适,活动受限等相关的症状。患者配合使用局部的推拿、牵引、针灸等治疗方法,能够进一步地改善腰部的活动功能,提升腰椎的稳定性,防止腰肌劳损进一步加重。患者自身也可以配合功能训练,来增强腰部的肌肉力量,对于腰肌劳损的治疗,也会有一定的效果,必要时患者可以佩戴护腰等支具对腰椎进行保护,有助于防止腰肌劳损病症的加重。
林庆荣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腰肌劳损水肿
腰肌劳损水肿可能是由于过度劳累、局部受凉、腰椎间盘突出症、外伤、肌筋膜炎等原因导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1、过度劳累如果患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可能会使局部肌肉处于收缩状态,从而出现腰部疼痛、水肿等症状。建议患者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2、局部受凉如果患者长期处于寒冷的环境中,并且不注意自身保暖,可能会使腰部受到刺激,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通畅,出现腰部水肿、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注意自身保暖,适当增加衣物,也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3、腰椎间盘突出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腰椎会发生退行性病变,如果在此期间长期弯腰工作,可能会使局部神经受到压迫,从而出现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甚至会出现水肿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牵引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4、外伤如果患者腰部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使局部软组织受损,从而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先冰敷,24小时后再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5、肌筋膜炎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疼痛性疾病,可能与慢性劳损、外伤、受凉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腰部水肿、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另外,如果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查明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王晓东主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三甲
腰肌劳损出现明显硬块
腰肌劳损出现明显硬块可能是腰肌劳损出现充血、水肿所致,但也可能是外伤、骨质增生等原因所致。 1、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指由于过度运动、劳累所引起,由于腰肌损伤,患者会出现腰肌充血、水肿以及无菌性炎症,从而出现局部肿块的现象,通常还会伴随疼痛、活动受限的情况。患者通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塞来昔布、布洛芬、洛索洛芬钠等药物缓解疼痛。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促进硬块消退。 2、外伤 患者如果受到外伤碰撞可能会导致腰椎、腰肌受损等情况,由于皮下血管破裂、腰肌损伤,患者会出现局部血肿、皮损、瘀血等症状。对于没有皮损、局部瘀血的患者在损伤24小时内可以使用冷敷,减少出血减轻疼痛,对于损伤24小时以后的患者可以使用热敷,促进瘀血消散。 3、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骨骼在自我修复期间会沿着骨骼边缘生长,形成骨性突起,在腰椎出现明显硬块的现象。患者通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硫酸氨基葡萄糖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通常可以通过关节镜清理术、截骨术、关节软骨修复术等手术治疗。 除上述常见原因外,腰肌劳损后出现明显硬块还可能是由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原因所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崔尚斌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慢性腰肌劳损的症状
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临床上主要会出现腰部疼痛、下肢牵引痛、腰椎活动受限等症状。慢性腰肌劳损多见于腰部长期从事负重劳动、腰部活动量过大或者长期腰部姿势不良,导致局部肌肉和韧带发生无菌性炎症的患者。 1、腰部疼痛 慢性腰肌劳损的患者以腰部疼痛症状为主,主要还是表现为腰的两侧肌肉的地方出现明显的酸痛症状,尤其是在转身弯腰过多,久坐久站劳累或者受凉的情况下,就会引起患者局部酸痛症状明显加剧。 2、下肢牵引痛 如果患者慢性腰肌劳损严重时,会出现脊柱侧凸的症状,可伴有下肢牵引痛,还可能会伴有钝痛感。 3、腰椎活动受限 慢性腰肌劳损严重者,会引起腰腿活动受限,比如弯腰活动受限、翻身疼痛、活动不利、腰部僵硬、起卧床费力等情况。 慢性腰肌劳损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腰部乏力、腰部肌肉紧张、有压痛点等症状,患者应积极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以免加重病情,平时避免久站久坐,劳逸结合。可通过卧床休息、局部热敷、针灸、按摩等方式治疗。建议患者平时需要做好腰间的保暖工作,避免受凉。睡觉时不要睡过软的床垫,还要保持一个好的习惯,不能长时间的坐着,注意正确的用腰姿势。建议多进行运动,控制好自己的体重,避免过度的肥胖,增加腰部的负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