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如果长期反复发作考试焦虑,且症状严重以至影响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者,就需要治疗了。大量的临床经验表明,考试焦虑症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治愈的。及时的心理自疗并配合药物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下面试举几项,同学们不妨试一试。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1、改变认知,正确地认识考试焦虑古人说得好:“欲治其疾,先治其心,必治其心,乃资于道”。如果心能正,则“正则静,静则清明,清明则虚,虚则无为而不为”。用现代的话来说,“正心”就是要端正我们的认知。人的一生是很漫长的,每个人最终的发展如何,谁也无法预测。在大考来临之际,考生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紧张和焦虑,这是非常正常和自然的,而且适度的然虑将有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关键是考生自己要主动调节好这种焦虑,可以这样毫不夸张地说,谁对这种焦虑心理调节得好,谁在考试中就能取胜。因此,考生对自己考前的适度焦虑,不必过分紧张,以免人为地加剧了热虑的程度,以致干扰正常的复习考试。一次乃至多次失败我们都可以“从头再来”!不要因一两次的考试失败而耿耿于怀。

  2、系统脱敏:在考试前,可反复想象一下以下场景:在家复习准备;教师宣布考试;我被第一道题难住了;时间几乎快到了,我根本做不完景......有些同学会说:“我不敢想象!”但是,你必须这样做!如果想象后出现心慌头晕、手抖出汗,请立即做深呼吸20~30次,一般很快就能平息不安的情绪。如此反复多次(每2天进行1次,每次3~5分钟),考试焦虑就会有所缓解。

  3、自我暗示,树立必胜的信心:进入考场后,你可以暗示自已:“我能行”,“我紧张,别人也一样”,“我最棒”等等,放下包袱,减轻紧张感,增强自信。“前苏联举重冠军瓦西里亚历山耶夫有这样一句名言:“在举起杠铃之前,我必须在精神上把它举起来”,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精神力量的巨大作用。考试也是一样的,相信自己的力黄,相信自己经过平时的认真学习和系统而全面的复习是能够考好的,相信别的考生能做出的题自己也一定做得好,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是考试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事实证明,自信心能振奋人的精神。只有相信自己能考上理想的学校的人,才能百折不挠、披荆靳妹,战胜和克服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此外,可采用深呼吸法,一呼一吸,将呼吸放得很慢很慢。这样,可以调整身心,保持头脑冷静,避免胡思乱想,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4、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考前良好的心理准备是考试取得理想成绩的重要条件,它甚至与考试的知识技能准备、能力准备及生理准备同等重要。无数事实证明,在其它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谁的心理准备充分、扎实,谁就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因此,考生必须重视自己的心理准备。对参加考试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在心理上摆脱考试的未浮.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广阔意境。既要正确地对待外来的压力,更不要自己再给自己增加压力。临考前,不要去想考试成败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尤其不要夸大考试成败的影响,对自己的期望也不要太高,要实事求是,要有承受考试失败的心理准备。

  5.考试前要休息好

  考试期间,脑力劳动的负担是很重的.因此,在考前和考试期间一定要休息好,注意用脑卫生。首先,临考前要减轻学习负担。这时应主要看看各种教材,自己的笔记,做过的习题、试卷,尤其是其中过去做错了的,目的是使曾经学习过的知识翻新、再认、备忘。临考前决不妥再去开辟“新战场”,做大量的难题。考前两三天最好停止复习功课,让自己彻底地轻松一下。其次,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在复习迎考过程中,同学们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紧张的状态,由于长期的夜战、疲劳战,同学普遍都睡眠不足.且生活现律混乱。因此.考试前一定要注意适当休乌,保证充足的睡眠,且注意把自己大脑的兴奋查、调整到白天的考试时间内。如果有同学出现烦躁、失眠等症状叶,应注意调节,平心静气,不思考任何问题,即可慢慢入睡,尤其不要自己给自己以负效应的暗示,“我失眠了”“我不行呀”等。如果失眠现象太严重,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少量镇静、催眠药物,但必须慎之又慎。第三,要适当进行一些文体活动,但不要太剧烈,也不要有危险性的。这样可使大脑得到积极的休忽,还可减轻精神上的负担和焦虑。

  6.要保证身体健康:考试期间要吃饱吃好,不要勉强凑合,要适当清淡可口些,不要太油腻,不要饿着肚子进考场,也不要在进考场前饮用过多的饮料、茶水。要注意根据天气冷暖的变化增减衣服,还要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以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安全。

  7.要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情绪:当觉察到已产生考试焦虑(一般会出现心慌意乱、焦躁不安、多汗、头晕恐惧等症状)时,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能使自己情绪高涨的刺激物上去,或参加一些适度的运动,或到室外去散散步,呼吸一些新鲜空气。进考场前不防做一点自我放松的动作,如:做深呼吸、握握拳、伸伸腿、朗诵自己喜爱的诗句或歌曲,或者做些有益的自我暗示,待心情稍稳定一下再去做题。

2010-10-12 19:14:00浏览6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郑雅格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焦虑症躯体化障碍有哪些症状
焦虑症躯体化障碍是指焦虑情绪以躯体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其症状主要体现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1、神经系统症状:常表现为头晕、头痛,疼痛程度和性质不一,可为胀痛、刺痛或隐痛等,可能会在紧张或焦虑情绪加重时发作或加剧。还会有失眠症状,如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早醒等,导致睡眠质量严重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像蚁走感、烧灼感等,仿佛有东西在皮肤上爬行或皮肤有发热感,但实际并无外部刺激。2、心血管系统症状:可能出现心慌、心悸,自觉心跳加快、不规律或有强烈的心慌感,在安静状态下也可能明显感觉到心跳异常,有时会伴有胸闷、胸痛,胸部有压迫感或紧缩感,疼痛可呈放射性,向左肩、左臂等部位扩散。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血压波动,紧张焦虑时血压可能升高,伴有头晕、头胀等不适。3、消化系统症状:常见食欲减退,对食物缺乏兴趣和欲望,进食量明显减少,即使面对平时喜欢的食物也没有胃口。还会有恶心、呕吐感,尤其是在情绪紧张时,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可能会频繁出现干呕或呕吐。此外,可能出现腹胀、腹泻或便秘等肠道功能紊乱症状,肠道蠕动加快或减慢,导致大便性状和频率改变。焦虑症躯体化障碍的症状多样且复杂,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心理评估。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和改善躯体症状。同时,尝试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也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青少年焦虑症多久能恢复正常
青少年焦虑症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通常情况下,轻度焦虑症若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治疗,通常3-6个月可以有所缓解;中度焦虑症需要6-12个月;而中毒焦虑症患者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久才能完全康复。具体恢复时间还受个体差异及家庭支持的影响。从病情严重程度来看,轻度焦虑症患者若能及时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并积极自我调整,一般在3-6个月可逐渐缓解症状,恢复正常心理状态。中度焦虑症患者常伴有较频繁的惊恐发作、明显的社交回避等症状,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如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的方式,通常需要6-12个月的时间来控制症状,达到临床治愈标准。重度焦虑症患者的恢复时间可能最长,可能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甚至数年才能完全康复。青少年焦虑症的恢复时间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是重要因素之一,包括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应对能力等。如果患者本身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心理韧性,恢复时间可能会相对较短。此外,家庭支持也至关重要,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积极的亲子关系有助于青少年缓解焦虑情绪,促进康复。针对青少年焦虑症的恢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同时,家长和学校应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资源,帮助青少年应对青春期的挑战,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郑雅格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焦虑症恢复期的症状有哪些
焦虑症恢复期通常意味着症状逐渐缓解和改善,患者在心理、生理及行为等多方面会呈现出一些积极变化,包括焦虑情绪减轻、认知功能改善、心理韧性增强、躯体症状缓解等。1、焦虑情绪减轻:这是最明显的症状,患者不再像患病时那样经常处于过度担心、紧张、恐惧的状态,情绪相对稳定,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失控感明显降低,能够以更平和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2、认知功能改善:在恢复期,患者的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会有所好转,能够更清晰地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恢复,不再像患病时容易陷入思维的死胡同,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认知更客观、准确。3、心理韧性增强:患者开始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有所提高,不再轻易被负面情绪击垮,面对困难时更有信心和勇气去克服,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4、躯体症状缓解:焦虑症引发的诸如心慌、胸闷、气短、头痛、头晕、胃肠不适等身体症状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身体的紧张感降低,肌肉不再像以前那样持续紧绷,睡眠质量也会明显改善,入睡更容易,睡眠更安稳,醒来后感觉更精神。对于处于焦虑症恢复期的患者,建议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继续坚持心理调节,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放松训练。同时,要定期与医生或心理咨询师沟通,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巩固治疗效果,防止焦虑症状复发。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解郁丸治疗焦虑症需吃多长时间
解郁丸治疗焦虑症通常需要1-3个月左右。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过度饮酒等,通过多方面的综合调整,提高治疗效果,尽可能缩短治疗周期,促进病情康复。 解郁丸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其作用相对温和,需要一定时间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进而改善焦虑症状。在开始服用解郁丸后的1-2周内,部分患者可能会感觉到焦虑情绪有所缓解,如紧张感减轻、睡眠质量稍有改善等。然而,要达到较为稳定和理想的治疗效果,通常需要持续用药1-3个月左右。这是因为焦虑症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不仅涉及情绪的紊乱,还与神经递质失衡、大脑功能改变等多方面因素相关。1-3个月的时间能够让药物持续作用,逐步调整身体的内环境,稳定神经功能,使焦虑症状得到更显著和持久的改善。影响解郁丸治疗焦虑症时长的因素众多。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所不同,部分患者对解郁丸的成分吸收和反应良好,能较快地感受到药物的疗效,治疗周期相应缩短;反之,一些患者对药物吸收较差或反应不明显,可能需要更久的时间来调整用药方案或观察治疗效果,从而延长了整个治疗周期。此外,患者是否同时配合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也会影响治疗时长。建议患者在使用解郁丸治疗焦虑症时,务必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同时,患者要积极配合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等,学习应对焦虑的技巧和方法。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