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正确面对考试综合症

  “综合症”的四种表现

正确面对考试综合症


  1、认为“分数最重要”

  作为学生,把成绩放在首位,是理所当然的。但部分学生也许是由于来自多方面的切,对集体关心不够,集体活动也不积极参与,同学关系也处理的不够恰当等。然而这种“成绩唯一”的功利心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而且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往往会导致成绩的上下波动而有极大的变化,经受不住挫折。

  2、以自我为中心

  班级中部分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由于他们所处的“角色”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受教师关注偏少,容易形成一种学习目标不明确,易于满足于现状的心理,但他们个人的基本素质又决定他们不会与学习“特困户”、思想品德“落伍者”在一起,他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中间一族”。

  3、自暴自弃学习

  随着学习负担的增加,一些学困生对学习更无信心,如得不到关心、帮助,在彻底抛弃了最后一点自信心后,他们往往就会自暴自弃,放任自流。

  4、消极对抗老师

  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不理想的学生,不但难以得到老师友好的重点关注,而且可能长期处于老师“监控”之下,他们往往会不理解教师的用意,排除一切外来教育,对老师有敌视倾向。

  “综合症”的调解方法

  老师:给学生调节心理

  1、借助环境进行心理调节

  略作留意,哪怕在讲台上摆上一束鲜花,在教室角落摆上报刊、杂志,都会让学生觉得舒适、温馨。另外,教室中的黑板报也是一道风景线,有经验的老师就不会让这一块“风景”成为摆设;另外,学生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极其重要的。

  2、通过学习指导进行心理调节

  学生学习的压力来自多方面,包括主客观方面,但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而造成的。对于这样的学生要调整他们的现有心理,就先要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还有,学习方法的好坏,也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方面,由于学习方法不得当而造成的成绩不理想,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大大超过其它因素。及时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会使学生学习突飞猛进,其效果大大超过老师许多苦口婆心的思想教育。

  学生:给自己一份好心情

  1、松弛训练

  端坐,微闭双目。脑中想一个“松”字,依次松弛头顶、额头、下巴、颈部、双肩、双臂、手、胸、腰、腹、腿、脚……这些部位的肌肉。这有利于脉率、血压的稳定,能提高肢端温度并获得轻松感。

  2、深呼吸

  在烦躁不安时,可暂时放下书本作业,放松端坐、微闭双目做2-3分钟的深呼吸。即闻花香那样缓缓吸气、慢慢吐气。对考试恐惧者,也可在卷子发下的前一刻做此练习。

  3、睡个好觉

  睡眠不仅能保持第二天头脑清醒,还有保存记忆的作用。

  克服和预防考试综合症的几个小绝招

  1.要清除心理紧张恐惧情绪,正确对待考试,要轻装上阵。

  2.培养自信心,充分地估计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不要自高自大,也不要羞怯自卑,想念自己,勇于进取。

  3.考试前要认真复习准备,不要打无准备的仗,尤其是在平时要用功学习。

  4.考试前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提倡两次睡眠制度,(夜间睡8小时,午睡1小时),使大脑清醒的状态。

  5.在紧张考试复习中间,适当安排文体活动,消除儿童紧张心理和大脑疲劳状态,重大考试前1-2天停止紧张的复习,注意身心松弛,充分休息。

  6.考试时发现“怯场”不紧张、惊慌,要自我鼓励,想念自己有能力战胜“怯场”。最好是转移注意,暂停“回忆”,过一会儿等抑制解除后,再“回忆”遗忘的内容,可能就会想得起来了。

2010-10-04 09:27:00浏览8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肺结核患者有什么症状表现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侵犯其他器官。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全身中毒症状以及肺外结核症状等。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感染程度、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1、呼吸系统症状:咳嗽是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初期多为干咳,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咳痰,痰液可呈黏液脓性或血性。咯血是肺结核的重要特征,可表现为痰中带血或大量咯血。胸痛多与胸膜受累有关,表现为钝痛或刺痛,深呼吸时加重。呼吸困难多见于病变广泛或合并胸腔积液者。2、全身中毒症状:肺结核患者常出现长期低热,以午后潮热为特征,可伴有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消耗症状较为常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夜间盗汗,严重时可浸湿衣物。这些症状反映了结核病的慢性消耗性特点。3、肺外结核症状: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血行或淋巴播散至其他器官,引起相应症状。常见肺外结核包括结核性脑膜炎、骨关节结核、淋巴结结核、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等。症状因受累器官而异,如骨关节结核可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结核性脑膜炎可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针对肺结核的症状,建议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和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其次,确诊后应尽早开始规范的抗结核治疗,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和疗效。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胸部影像学筛查。
张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携带肺结核病毒会不会传染
携带肺结核病菌是否会传染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不能一概而论。部分携带活跃肺结核病菌的患者具有传染性,而潜伏性肺结核病菌感染者通常不具备传染可能。如果患者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处于活跃增殖状态,并且能够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通常具有传染性。这类携带者往往是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其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将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散布到空气中。健康人一旦吸入这些飞沫,就有可能被感染。比如在一些通风不良且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拥挤的宿舍、办公室等,开放性肺结核携带者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很容易造成结核菌的传播,引发周围人群感染发病。然而,还有一类携带者不具有传染性,即潜伏性结核感染者。其体内携带结核分枝杆菌,但由于自身免疫系统能够有效控制细菌,使其处于休眠状态,并未引发明显的症状,也不会排出结核菌到体外。这类携带者不会通过呼吸道将病菌传播给他人。对于携带肺结核病菌的情况,应积极应对。开放性肺结核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治疗期间要注意隔离,佩戴好口罩,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防止病菌传播。潜伏性结核感染者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定期进行体检,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等,以防结核菌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普通人群则要注意加强防护,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减少与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必要时可遵医嘱接种卡介苗预防感染,共同防控肺结核的传播。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肺结核复发后会出现什么症状
肺结核复发后,患者可能出现全身性症状、呼吸系统症状、特殊部位症状等,这些症状的出现通常提示结核病情的再次活跃。在此期间,患者需注意隔离,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好口罩,防止结核菌传播给他人。1、全身性症状:发热是肺结核复发较为常见的全身性表现。结核菌及其毒素可作为致热原,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引发发热症状。多表现为长期低热,体温通常在37.3℃-38℃之间,以午后发热较为典型,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盗汗现象。长期的结核菌感染会消耗机体大量能量,导致患者体重下降,身体日渐消瘦。2、呼吸系统症状:咳嗽是肺结核复发在呼吸系统的突出症状。由于结核病灶累及气管、支气管黏膜,导致黏膜受刺激,引发咳嗽反射。早期可能为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咳嗽逐渐加重,可伴有咳痰,痰液性质多样,初期可为白色黏液痰,若合并细菌感染,则可能出现黄色脓性痰。当结核病灶侵蚀肺部血管时,会导致咯血症状,咯血量因人而异,轻者仅表现为痰中带血丝,重者则可能出现大口咯血。3、特殊部位症状:若结核菌侵犯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这是因为喉返神经受到结核菌的侵袭或周围淋巴结肿大压迫,导致神经功能受损。当结核菌侵犯肠道,引发肠结核时,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腹痛多位于右下腹,为隐痛或钝痛,腹泻与便秘可交替出现。当怀疑肺结核复发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进行胸部X线、CT检查以及痰结核菌涂片、培养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得过肺结核后复发的症状有哪些
肺结核复发的症状通常包括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发热、乏力消瘦等。1、咳嗽咳痰: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再次在肺部活跃繁殖,刺激呼吸道黏膜,可能导致肺部出现炎症反应,进而引发咳嗽。同时,肺组织损伤促使分泌物增多,形成痰液,也可能导致咳痰症状的出现。起初通常为轻微干咳,通常会因病情进展而加重;若合并细菌感染,可能咳黄色脓性痰。2、咯血:肺结核复发导致肺部病灶侵蚀血管时,可能引发咯血症状。咯血量多少不定,轻者可能仅为痰中带血丝,重者则可能出现大口咯血,这是较为严重的症状表现,需紧急处理。?3、胸痛:当肺结核患者肺部病变累及胸膜时,会出现胸痛症状。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刺痛或胀痛,疼痛程度随呼吸或咳嗽加重。患者常因胸痛而不敢用力呼吸或咳嗽,影响正常生活。?4、发热:结核分枝杆菌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发热症状。一般表现为午后低热,体温在38℃左右,部分患者也可能体温超过38℃,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可贯穿整个病程。?5、乏力消瘦:由于肺结核患者身体持续受到结核分枝杆菌侵害,代谢紊乱,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日常活动后易疲惫。同时,体重会逐渐减轻,短时间内可能出现明显消瘦,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若怀疑肺结核复发,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胸部X线检查、CT检查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曾患肺结核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戒烟戒酒,减少对肺部的刺激。还要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复发迹象,及时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