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尿频是怎么回事

月经尿频可能是激素水平变化、子宫内膜异位症、膀胱炎、盆腔炎、子宫腺肌症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盆腔充血和水肿,进而压迫膀胱,引起尿频的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激素水平变化
月经期间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发生波动,导致水钠潴留,进而引起尿量减少、尿频的情况。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即可缓解。
2.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由于病灶侵犯了邻近器官,会导致经期时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从而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止痛治疗,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3.膀胱炎
膀胱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膀胱壁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刺激膀胱三角区,使膀胱敏感性增高,容量降低,当尿液增多时就会产生尿频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盆腔炎

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以及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导致盆腔充血,压迫膀胱,进而引起尿频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5.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是因为子宫内膜细胞侵入到子宫肌层中生长繁殖所致。病变位置靠近膀胱,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逐渐增大,压迫膀胱,导致排尿次数增加。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建议尽早考虑手术切除病灶,以免影响日后受孕。
针对月经尿频的情况,建议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衣裤,以免滋生细菌诱发感染。同时还要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尽量以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比如小米粥、面条等,有利于减轻身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