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症状 > 正文

脊髓拴系综合征是什么

39健康网举报/反馈

脊髓拴系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或获得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脊髓圆锥腹膜尾端闭合、脊髓栓系或者脊髓栓系囊肿导致。主要表现为腰骶部包块和大小便、会阴部功能障碍等,严重时可出现下肢肌力减退、感觉缺失等症状。

一、原因

1.先天性因素:常见于脊柱裂的胎儿,在妊娠早期受到病毒感染、药物影响以及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造成神经管畸形,引起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情况发生。

2.获得性因素: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孕妇发生损伤,如臀先露生产,则胎儿头部可能被挤压在骨盆出口处,从而阻碍了脐带的血液循环,导致脑组织缺血而变软,此时容易形成脊髓拴系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

1.腰部包块:通常可在患者后方腰部触及到质地较硬且位置固定的包块,一般无明显不适感。

2.大小便及会阴部功能障碍:常因马尾神经受压所致,可能出现尿频、排尿困难、便秘、小便失禁等情况。

3.肢体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无力、发麻、疼痛、皮肤温度降低、皮纹减少等表现。

4.其他情况:当脊髓拴系综合征持续存在时,甚至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肌肉萎缩、营养不良、关节僵直、痉挛加重等情况。

三、治疗方法

对于轻度的脊髓拴系综合征,一般建议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包括使用硫酸镁溶液局部湿敷来改善局部循环,促进水肿消退,并遵医嘱应用营养神经类的药物,比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6片等,以缓解不适症状。而对于重度的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常用的术式为显微镜下椎板成形术,将脊髓连同拴系囊肿一起松解下来并予以固定,从而使脊髓拴系得以解除,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