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症状 > 正文

脊髓空洞症是什么

39健康网举报/反馈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病变,其特征为脊髓内囊性液囊形成和周围胶质增生,导致脊髓功能障碍。

脊髓空洞症是由于先天发育异常、外伤、炎症等引起的脊髓内部液体循环受阻,逐渐形成的囊状腔隙。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神经细胞受损,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脊髓空洞症的症状可能包括肢体麻木、刺痛感、肌肉无力、协调障碍以及皮肤排汗异常。这些症状通常从一个手臂开始,然后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

诊断脊髓空洞症通常需要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扫描以评估脊髓结构,此外还可通过电生理测试如针极肌电图来评估神经传导功能。治疗脊髓空洞症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物理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而药物治疗则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和控制症状,例如使用阿米替林可以减轻疼痛,普瑞巴林可作为辅助镇痛药。对于严重的病例,脊髓减压术可能是必要的。

患者应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静坐或站立不动,以减少脊髓压力。饮食上需均衡摄入营养,避免高脂肪食物过多摄入,以免血脂增高加重病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