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症状 > 正文

晚期产后出血是怎么回事

39健康网举报/反馈

晚期产后出血可能由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感染等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胎盘因素

由于胎盘滞留、胎盘植入等导致部分胎盘组织残留于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和止血,引起晚期产后出血。针对胎盘滞留引起的晚期产后出血,可遵医嘱使用促进子宫收缩药物进行处理,如缩宫素注射液、垂体后叶素等。

2.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是指子宫肌肉对收缩刺激反应减弱或缺乏收缩力,导致子宫无法有效关闭血管而引起出血。对于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晚期产后出血,可以考虑使用促宫缩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卡前列甲酯栓、米索前列醇片等。

3.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指血液凝固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发生异常,导致止血机制受损,易出现晚期产后出血的现象。如果凝血功能障碍是主要原因,则需要输注新鲜冷冻血浆、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来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4.软产道裂伤

软产道裂伤多由分娩时阴道壁过度扩张或胎儿头盆不称引起,使阴道壁承受的压力过大而导致损伤。若未及时发现并处理,会导致晚期产后出血。针对软产道裂伤导致的晚期产后出血,需立即缝合裂口以止血,同时预防感染,如应用抗生素阿莫西林胶囊、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等。

5.感染

感染可能导致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细胞浸润,进而引起局部渗出增多,导致晚期产后出血。针对感染引起的晚期产后出血,应积极抗感染治疗,如静脉滴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广谱抗菌药物。

建议患者定期复查,监测子宫恢复情况以及是否有新的并发症发生。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超声波检查、宫颈涂片检查等方式进行评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