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症状 > 正文

霍勇:心血管病防治“新常态”强调“三新”

39健康网举报/反馈
霍勇 心内科 主任医师
查看名医介绍收起名医介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名医介绍:34年从医经验,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学位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大医院心血管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心内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对心血管疑难、重症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技能。近十年来,对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有深入的研究。

  第17届南方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于4月份如期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在新闻发布会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大会名誉主席霍勇教授在谈到心血管防治的“新常态”时,着重强调要从”三新”开展工作,即“新体系、新标准、新平台”。

  心血管病防治新常态:思考—规划—实践

  着重建立新体系、新标准和新平台

  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目前已成为心血管学科的重要学术平台,也是多个临床科室的交流平台,集临床、研究、规范为一体,促进国内与国际、港澳台学术专家之间的交流。

  霍勇指出:“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是一个水平很高的会议,组织者林院长站在政治高度,提出建立心血管病防治“新常态”,这句话是心血管病防治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口号。我觉得心血管行业新常态要从思考开始,进而规划,最终实践,最重要的是实现三个新,即新体系、新标准和新平台。”

  新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医改要从健康大范围到疾病防治小范围进行重塑。建设健康中国,强调从健康文化做起。要推动分级诊疗,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在医改中建立一个好的体系,强调基层预防及*承担公益事业的关键作用,以及各种资源的参与。

  新标准:在整个行业标准里,医院要衡量质量,如何才能体现医院是治病救人而不是为了赚钱,需要一个标准;基层医生的标准也要重新制定,让他们能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

  新平台:在平台上把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平台包括技术、手段合理应用,心内科的技术很多,但要做得合理,95%病例尚不能达到合理治疗。应建立一个平台能及时救治病人,更有效地救治病人。

  中国心梗救治极不给力

  完善救治体系刻不容缓

  目前,心肌梗死救治项目取得了哪些新进展?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呢?霍勇回答到,中国心梗救治极不给力,如果按指南的要求,只有5%达到,95%没有达到。另外这个问题带来的结果是,心梗在过去十年的救治情况总体没有改善,如院内救治的死亡率没有改善。“我们不能仅仅只是发现问题,只是抱怨,在抱怨的同时要找到办法。”

  我国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现状亟待改进,为此,霍勇今年的提案以增加财政投入完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区域急救网络建设为切入点,建言推动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他担任的是心血管急救体系的领导工作,该项目从2011年开始由*推动,2013年进行随访,结果将在今年发表,通过干预得到预期的效果。

  “卫计委和心血管学会启动媒体联盟,在实际工作中专业治疗所发挥的作用只是救治的一小部分,我们要把救治从医生、医院延伸到院外,和救治体系衔接,使*民众提高对心脑血管疾病救治的意识,与整体财政投入相衔接,只有如此医院的专业性才能充分得到体现。”霍勇进一步介绍。

  如果无法形成心血管急救体系,即使医生的专业技术再好,也不能让社会公众获益。霍勇希望以心血管疾病救治为切入点,来完善*的急救体系建设,并进一步推动*的医改。“政府要抓两头,一头抓预防,不让民众得病;一头抓救命,抢救急重症患者。只有如此,中国医改才能更加完善,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建设健康中国,提高全民生活质量,提高全民寿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