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症状 > 正文

王拥军:院前及院内延误影响静脉溶栓应用

39健康网举报/反馈
王拥军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查看名医介绍收起名医介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名医介绍:主任医师,27年从医经验,擅长领域:擅长脑缺血,脑血管病。对脑血栓内分泌疾病人工关节置换术,皮肤整形脑出血整形,脑出血乳腺癌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小儿腹泻。

  自1995年首个国际实验表明静脉溶栓可以使缺血性卒中患者获益至今已有18年。“18年来,我国静脉溶栓的应用情况却很不理想”,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北京脑血管病抢救治疗中心主任王拥军教授说。

  王拥军介绍,今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三项研究结果均证明,静脉溶栓功效优于介入治疗,进一步奠定了静脉溶栓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优势地位。研究表明,患者发病3小时内静脉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12个月致残风险降低68%。

  然而,我国每年接受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例数还不如韩国。中美质控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患者发病3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的患者比例仅为10.1%,而在美国,这个数字为70%左右。

  是什么原因导致中美数字的7倍差距?王拥军认为,院前延误和院内延误是重要原因。

  中国*卒中登记研究显示,我国患者发病至到院时间≤3.5小时的比例不足20%,只有16%的患者在发病3小时内被送至医院,入院至应用rtPA时间≤1小时的患者比例仅17%。总体上看,仅1.3%的患者接受rtPA溶栓治疗。

  2012年,全国首个大型溶栓质量改进项目——"MOST"至高溶栓示范中心项目启动。项目目标设定为“双20”,即:预计在3年时间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总溶栓率达到20%,入院至接受静脉溶栓时间≤60分钟的患者比例达到20%。

  王拥军指出,这两个目标能否实现,决定着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这一单病种的医疗质量,他呼吁神经内科大夫积极投身到静脉溶栓事业中来。王拥军说,“希望3-5年后,我国的静脉溶栓应用率和质量至少赶上日本、韩国等亚洲*”。

  作为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基地医院院长,王拥军指出,基地医院主要有三项任务:

  1.自身水平提高。基地医院应当起到标杆作用,如果基地医院都做得不规范,就失去其示范作用。王拥军认为,到目前为止,基地医院医疗质量的平均水平还没有达到国际平均水平,仍有提高的空间。

  2.要与其他医院联合起来形成防治网络。作为防治网络的一员,基地医院有义务、有责任去培训其他的网络成员单位,让他们知道什么时候找基地医院帮忙。

  3.科普。基地医院应当对自身及网络成员单位覆盖的社区,提供正确的健康教育知识。住院期间,基地医院要做到让患者接受一次以上的健康教育。

  王拥军认为,基地医院做好这几点,就能与基层医院发生更多联系,让基地与基层联合起来,更好地推进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工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