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过敏科 > 过敏科资讯

吃了抗过敏的药起疙瘩痒

举报/反馈
2023-07-31 14:04:1539健康网

服用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咪唑斯汀、地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物后出现起疙瘩和瘙痒可能是药物过敏反应。建议立即停药并寻求医生帮助,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1.西替利嗪

西替利嗪是一种抗组胺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而起到缓解过敏反应的作用。该药物可用于治疗荨麻疹、湿疹等引起的皮肤瘙痒。西替利嗪可能引起嗜睡、口干等副作用,驾驶或操作机器时需谨慎。

2.氯雷他定

氯雷他定为选择性外周H1受体拮抗剂,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从而减轻过敏症状。适用于缓解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疾病的症状。服用氯雷他定期间应避免饮酒,以免加重中枢抑制作用。

3.依巴斯汀

依巴斯汀属于第二代抗组胺药,能有效对抗组织胺所引发的各种过敏症状,如荨麻疹、湿疹等。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4.咪唑斯汀

咪唑斯汀是具有高效、长效抗组胺作用的第四代抗组胺药,能够快速缓解过敏所致的瘙痒等症状。65岁以上老年患者使用咪唑斯汀无需调整剂量;但肝功能不全者需酌情减量。

5.地氯雷他定

地氯雷他定为第三代抗组胺药,主要通过竞争性阻断组胺H1受体发挥作用,以达到止痒的目的。地氯雷他定通常不会影响患者的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但仍需注意可能出现的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

患者在服用抗过敏药物后出现新的皮肤病变,应立即停药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皮肤疾病。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更换衣物,穿着透气舒适的棉质衣物,有助于减少摩擦和刺激,同时也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发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