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百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骨科 > 骨科百科

宝宝脊髓损伤的症状有哪些

举报/反馈
2023-11-22 01:05:2739健康网

宝宝脊髓损伤可能表现为排尿障碍、下肢瘫痪、感觉减退、肌肉萎缩和反射减弱,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脊髓功能并接受适当治疗。

1.排尿障碍

由于脊髓受损导致神经传导受阻或者膀胱括约肌功能异常,从而引发排尿困难。排尿障碍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层,但以儿童和老年人最为常见。这种症状表现为排尿频率改变、尿流变弱或失禁等。

2.下肢瘫痪

当脊髓受到压迫或损伤时,会直接影响到运动神经元的功能,导致下肢失去正常控制而出现瘫痪现象。典型症状为双下肢无力、麻木甚至完全不能活动,严重者可伴有二便障碍。

3.感觉减退

脊髓是人体的感觉传导通路之一,当其发生病变时会导致周围神经纤维受损,进而影响到皮肤表面的感觉功能,使患者出现感觉减退的现象。患者可能会感到刺痛、麻木或烧灼感,这些感觉异常通常出现在受伤区域附近。

4.肌肉萎缩

脊髓损伤后,受损区域以下的神经信号无法正常传递给大脑,大脑就不能正确地发出指令来控制肌肉收缩和放松,从而导致肌肉逐渐萎缩。脊髓损伤引起的肌肉萎缩通常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躯干和上肢。

5.反射减弱

脊髓损伤可能导致神经反射弧不完整或功能障碍,引起反射减弱或消失。这包括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和肛门反射等,在损伤部位下方会出现反射减弱或消失的情况。

针对脊髓损伤,可以进行MRI、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脊髓受损的程度。治疗措施主要包括物理疗法、康复训练以及药物治疗,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营养神经类药物。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涉及到脊柱的动作,以免加重损伤并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习惯。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