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上很流行“被什么什么”,比如“被自杀”、“被捐款”、“被就业”、“被自愿”等等,反映了现在一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或者有些人遇到了不公正待遇。而我在门诊却经常见到一些“被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他们一进诊室就问我:“医生,我是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好办法?”。其实他们中的一些人,根本就没有腰椎间盘突出,或者只是有很轻的椎间盘膨出,或者虽然有椎间盘突出,但当时的症状并不是突出引起的,最后都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从此病人一有腰痛,就自动把自己归类于“腰椎间盘突出”。
人的一生中总是经历腰痛,但腰痛的原因非常复杂,导致腰痛的原因有上百种。在骨科门诊中很多病人的腰疼并不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而是有其它的各种各样的原因,只是可能给他看的医生看来看去也看不出来,又解释不清,干脆就给他戴上“腰椎间盘突出”的帽子,这样一来,医生轻松了,因为病因找到了,病人也理解了,但却被误导了,成了“被腰椎间盘突出”的一员。
分析“被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可能有以下几条:
1、“腰椎间盘突出症”非常普遍。它是个常见病多发病,只要是二十多岁的,多多少少总会听说过这种病,有的是亲戚或同事或朋友有这样的病,茶余饭后或多或少也会有些科普,这样一来,有些人一有腰痛,如果休息一两个礼拜不好,就开始心里嘀咕了,“会不会是椎间盘突出啊?”可见腰疼的病人诊断为“椎间盘突出”不但病人容易理解,而且还迎合了病人的潜在心理。
2、腰痛的原因很复杂。腰部的结构非常复杂,除了腰椎椎间盘,还有椎体、小关节、韧带、肌肉、脊髓神经、筋膜等,这些结构出了问题都可能引起腰痛。还有一些与腰椎邻近结构,比如肾、输尿管、女性的盆腔中的卵巢或者是腹腔内的脏器,也可能会引起腰痛,如果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很难找到确切的病因,这时候只好找个疾病来当替罪羊,而“椎间盘突出”这个病不轻不重,经常反复,又难彻底治愈,还显然当替罪羊最为合适。
3、过分相信影像学结论。很多病人“被椎间盘突出”后还非常相信,如果你说他不是椎间盘突出,他还马上拿出一个CT或核磁的报告单,振振有词地说:“你看,报告上都写着呢,就是椎间盘突出”。其实报告单只是一个参考,需要结合临床的症状和医生的体检才能最后作出临床诊断,有的医生不重视影像学和临床的统一,过多的依赖片子结果,对病人腰痛的原因不作详尽的分析就做出诊断。更有甚者,有的医生只凭一张腰椎的X光片,就给指着片子给病人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实际上X光片上是看不到椎间盘的,这显然是“被椎间盘突出”了。
当然,“被椎间盘突出”的原因有很多,但总的来说还是因为我们对腰痛机制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腰椎间盘突出这一疾病以及它与腰痛的相互关系了解不够透彻,相信随着医学的发展,“被椎间盘突出”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