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调查发现,台湾65岁以上老人,平均约每5位就有1人罹患肌少症。医师指出,男性若罹患肌少症,骨松风险较一般人高3倍,女性更高出12.9倍,若轻忽不积极运动,将导致骨质流失加快、容易增高骨折致死风险,因此建议应多利用“上、下、转、动”保骨4招,远离肌少、骨松阴霾。
台大医院老年医学部主任詹鼎正医师指出,“肌少、骨松、骨折”是影响老人健康的3大危害,其中肌少症是1种症候群,基于各种肌肉质量及功能的测定,定义为骨骼肌质量的流失,及肌力或肌耐力的下降,临床测定,包括男性手部握力小于26公斤、女性小于18公斤,每秒钟行走少于0.8公尺。
一般而言,“蜗牛速、软脚虾、奶油手”是年长者临床常见现象,尤其是“住院、体重掉得快、偏瘦(BMI<20)”的老人家,更是肌少症高危险群,不仅会增加跌倒、骨折机率,进而卧床或住院,行动受限,更容易加重肌肉流失速度,提高死亡风险,千万不可小觑。
有鉴于台湾高龄化社会浪潮,台塑关系企业暨王詹样公益信托与台湾“骨松学会”合作,进行骨质疏松症防治与高危险群健康促进研究计画,研究发现,骨松高危险群如接受辅导,积极介入营养和运动,可以有效预防骨松、骨折发生。
电玩介入 吸引老人运动
计画总主持人、台大医院骨科部主任杨荣森表示,计画有4个子计画,其中之一为以电玩介入吸引老人运动,在基隆里民中心以电玩介入老年人运动。有别于以往的重复单调动作,这套电玩有如跳舞机,生动活泼有趣,让老人乐于继续运动,运动不再枯燥乏味。
研究发现,透过电玩Xbox360复健训练肌力,每天15分钟电玩运动的老人,体适平均提高14分,不仅增强年长者核心肌群,还能改善肌力、训练平衡,预防跌倒。
另1项子计画在台大北护分院进行,定期而持续运动介入3个月后,受试长者平均行走速度提升8%,惯用手握力也从17.3公斤增加到18.8公斤,惯用膝伸肌力增加25%。而在高雄区域的子计画也发现,藉由体适能介入训练,让年长者肌力灵敏度明显获得改善。
保骨4招 上下转动
1.上:上肢举重、开合运动,可用家中可得的保特瓶、米袋增重辅助,训练手臂肌肉。
2.下:下肢抬腿、肌力平衡,训练腿部肌肉。
3.转:左右转体运动,训练手臂、肩膀、腰部与背部肌肉。
4.弯:脊椎关节的弯体运动,训练手臂、肩膀、侧腰与背部肌肉。
【医师提醒】:台湾65岁以上老人近270万人,其中50万人罹患肌少症,临床研究证实,不运动才是影响肌肉退化的关键,特别是负重运动能使肌肉分泌酵素,进而促进骨骼肌的增加,并能减少肌肉及骨质的流失,减少骨折发生致死风险。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骨科
主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南山分院 中医骨科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小儿骨科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骨科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骨科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保靖县迁陵镇北门路1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湘潭市人民路184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民营
大庆市萨尔图区东风新村7区701楼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东堤南路33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大连市商业街F区10栋1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东大街1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