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专家:骨质增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变化现象

  在门诊或病房的时候,经常有人来询问,“骨质增生”该如何治疗,是否有消除骨质增生的良药秘方,每次都要费许多口舌来解释,患者疑惑重重,不知如何是好。更有甚者整日忧心忡忡,认为骨质增生是不治之症,会造成瘫痪,因而到处求医问药,不但耗费大量的精力,也花费许多钱财。

  事实上骨质增生往往是在看病或体检时被发现的,那么骨质增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骨质增生是指在脊椎或骨关节边缘上增生的骨质。由于 X 线检查的普遍应用,发现骨质增生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增生的骨赘通常在骨骼的两端四周同时存在,但投影在平面的 X 光片,可能表现为基底宽、尖端细的粗刺形状。有人称之为“骨刺”。这个名称非常不妥当,不仅不能反映实际情况,还极容易引起病人的误解,似乎骨端有像钢钉、竹刺之类的东西,引起了疼痛的症状。

  需要澄清的是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冤枉了骨质增生,让骨质增生背上了恶名。骨质增生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的生理变化现象,本质是人体骨骼的一种“衰老”适应现象,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关节和脊柱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的会发生退行性改变,使关节和脊柱的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关节和脊柱的不稳定。机体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恢复新的平衡状态,就会通过骨质增生的方式增加骨骼的表面积,减少骨骼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使脊柱或关节更加稳定。可以说,骨质增生现象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机体的一种本能。

  有关研究表明 20 岁以下的罕见骨质增生,21 岁~30 岁年龄段的人发生骨质增生的概率约为 11%,31 岁~40 岁年龄段的约为 36%,41 岁~50 岁年龄段的约为 78%,51 岁~60 岁年龄段的约为 93%。可见骨质增生是中老年时期骨关节的生理性退行性变化。

  骨质增生一般分为原发性骨质增生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原发性骨质增生是由于年龄增长、长期劳累,导致脊椎、关节退行性改变、韧带松弛,肌肉力量下降,关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关节的周围形成骨赘。继发性骨质增生多因关节创伤、发育畸形等导致关节面不平、受力不均而引起。

  大家谈到骨质增生往往就会认为这是一种不良的病症,而忽略了骨质增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保护现象,原因在于有时增生的骨质较大,或者生长的位置不好,压迫了周围的血管或神经,或者造成了局部组织的无菌性炎症,那么就产生了相应的症状,如疼痛、肿胀、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这时候,人们才能把骨质增生作为疾病来看待治疗,大多时候骨质增生不需要治疗,大家没有必要谈虎色变。

  绝大多数的骨质增生并无临床症状,骨质增生的存在与临床症状的产生不是平行的关系。虽然骨质增生现象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人的身上,骨质增生的程度是有限度的,不会无限制的发展下去。我们知道,骨质增生是机体恢复新的平衡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新的平衡建立,脊柱或关节重新恢复到稳定状态时,骨质增生自然会停止。

  由于骨质增生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所以,如果无明显的不适,不用刻意去治疗骨质增生。需要指出的是骨质增生是一个缓慢发生的过程,我们感觉到疼痛或功能障碍往往是突然间发生的,临床症状的产生往往存在诱发因素,对于骨质增生累及了神经、血管,或引起了关节的损伤,造成了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的患者,我们可以针对病因,诱发因素及对症治疗。也就是说,我们只是治疗骨质增生引起的临床症状,而不是骨质增生本身。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目前尚无有效去除骨刺的方法,医生和患者能够做到的只是缓解症状,远离痛苦,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目前尚未发现有什么药物或仪器能够将增生的骨质(即 X 光片上表现出来的“骨刺”)消掉。原因很简单,增生的骨质和人体原有的骨骼结构相似,成分相同,骨赘是已经形成的正常的骨质,如果真能将增生的骨赘“消”去或“化”掉,那么,人体所有骨骼岂不是同时也“消化”掉了。现在社会上有一些“江湖医生”,标榜自己可以去除骨刺,这都是无稽之谈。

2014-02-21 01:29:53浏览4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许鸿智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甲
胸椎骨质增生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胸椎骨质增生一般是指胸椎的退行性改变。通常情况下,胸椎的退行性改变的症状主要包括疼痛、活动受限、麻木、脊柱畸形、瘫痪等,根据具体的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1、疼痛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则会导致局部的神经受到刺激,从而引起腰部僵硬的情况,并且还会伴有明显的疼痛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尼美舒利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2、活动受限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钙元素会逐渐流失,从而使骨骼出现老化的情况。当受到外伤时,则有可能会导致局部的关节破裂出血,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纤维组织增生,所以会出现活动受限的现象。此时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法改善。3、麻木由于局部神经受到压迫,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麻木的感觉。患者可以在咨询医生后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改善,比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4、脊柱畸形若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生理功能,甚至还会压迫到周围的组织器官,从而诱发四肢麻木、皮肤发凉等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通过牵引疗法等方式进行处理。5、瘫痪若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则会出现肢体无力、行动不便等症状。此时可以配合医生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例如全椎板切除术、经皮穿刺切开臭氧注射术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重体力劳动,以免加重病情。饮食上还要注意清淡,尽量以低盐、低脂为主,不要吃油腻或者是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到身体恢复。如有不适症状,建议立即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的原因都是缺钙吗
骨质增生是指骨刺。骨质疏松可能是缺钙导致的,但骨刺一般不是缺钙引起。如有不适,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使得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而钙的缺乏确实是导致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方面。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若长期钙摄入不足,或者钙的吸收出现问题,比如缺乏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利用等,就会使骨骼中的钙逐渐流失,骨量随之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同时骨钙的流失速度加快,这也是老年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此外,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缺乏运动、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等也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雌激素对骨代谢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绝经后雌激素减少,会加速骨量丢失。缺乏运动则会使骨骼缺乏应有的应力刺激,影响骨的正常代谢。 然而,骨刺一般不是由于缺钙引起。骨刺是一种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其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磨损,身体为了维持关节的稳定性,会在关节边缘长出新的骨组织,形成骨刺。这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修复机制,但如果过度增生就会引起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另一方面,长期的关节劳损、姿势不良、过度肥胖等也会促使骨刺的形成。比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关节承受的压力较大,更容易出现骨刺。此外,一些关节疾病,如骨关节炎等,也可能并发骨刺。 因此,骨质疏松和骨刺虽然都与骨骼健康有关,但两者的发生原因有很大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都是因为缺钙所致。对于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患者,日常可进行适度的游泳运动。游泳时,身体在水中处于失重状态,能减轻对骨骼关节的压力。入水后,伸展四肢缓慢划动,可锻炼肌肉力量,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症状和增强身体的稳定性。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