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重阳节,时值金秋,登高望远可使人心旷神怡。前日,广州白云山便迎来了近21万的登高者。然而爬山虽好,可别忘了照顾脆弱的膝盖。对此,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李建新院长告诫广大登山一族,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要尽量预防与减免运动损伤。
指导专家:李建新,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广东省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成员,广东省科技厅科技咨询专家库成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从事临床骨科和脊柱外科诊治及教学20多年,能熟练处理骨科各种常见病,尤其是在骨关节损伤、脊柱创伤、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肿瘤的诊治、康复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擅长针刀治疗各种软组织疾病。
登高时两膝犹如扛钢琴
爬山属于负重运动,腰部以下的关节都要承受自己身体的重量,尤其膝盖受力最多。李建新院长告诉我们:“当身体爬阶向上时,膝盖负担的重量会瞬间增为平常的4倍左右,以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为例,平路行走时两边膝盖各承重60公斤,但爬楼梯时膝盖负重竟变成高达240公斤,相当于两边膝盖上各扛负了一架钢琴的重量。而且如果速度加快,对膝盖产生的压力就愈大。”
另外,爬梯时膝盖除了承重增加,还要前后移动、侧向扭转,尤其膝关节前端的髌骨部位承受压力最大,对半月板等关节软组织也会造成磨损。李建新表示:临床上1/3-1/4的病人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开始出现变形,X线检查会发现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等,关节镜下可看到半月板损伤或是关节软骨面破坏,造成一定的炎性反应。一般来说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严重者可能需要做膝关节置换,保守治疗可选择注射玻璃酸钠润滑关节。
李建新建议五类人尽量避免爬山,一是孕妇或体重超重者,因为重量是膝关节最大的敌人;二是膝关节本身有损伤退变者;三是X型腿或O型腿患者,这类人在爬山时会造成半月板内侧或外侧压力增加;四是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如冠心病患者,爬山时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荷,易诱发心梗;五是40岁以上的人群,由于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关节周围韧带韧性较差,肌肉不够强健,使关节的支撑力下降。
登高“爬坡”优于“爬梯”
爬山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爬楼梯,一种是爬斜坡,李建新认为,爬斜坡膝盖所要承受的压力较小,因为爬楼梯屈膝一般要超过90度才能较稳的上一个台阶,而爬斜坡不一定要超过90度,压力相对较小,膝关节受损的程度也较小。
老年人爬山时,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量力而行,比如选择适当的路程,分段上山、佩戴护膝以减轻膝关节的压力、使用拐杖或扶手等辅助器械、避免提拿重物、不要疲劳时爬山。
爬山不可心血来潮
“如果平常很少运动,突然去爬山就很有可能造成膝关节受损。”李建新说,“平常可选择游泳或是骑自行车来锻炼膝关节周围肌肉。”一个长期坚持登山人,他的肌肉肌腱韧带都比较强壮,而骨关节的稳定性是靠肌肉肌腱来维持的,如此以来,膝关节的受损几率就较小。
此外,爬山后若出现肌肉酸胀,关节僵硬,可采取沐足热疗、推拿按摩的方式予以舒缓,如果膝关节疼痛较为频繁,甚至影响睡眠,就要到医院就诊,积极治疗。(通讯员:黄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