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近九成关节炎患者有胃肠道风险

栗占国 风湿免疫科,风湿免疫疾病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家住北京的陈老先生,身子骨挺硬朗。去年冬天查出关节炎后一直定期服用药物,关节疼痛控制得不错,每天打太极、遛鸟儿、逗小孙子都不误,陈老先生的晚年生活在止痛药的帮助下依然有滋有味。可是上周末,陈老先生却因为剧烈的腹部疼痛和便血被送进了医院。诊断发现,陈老先生“胃壁可见多处溃疡面及出血点”,医生说“如果没及时送到医院,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家人心有余悸,好端端的,怎么会因为胃出血进了医院呢?殊不知这罪魁祸首就是陈老先生因为治关节炎而长期服用的止痛片上。

  使用镇痛药可能雪上加霜

  “关节炎与胃肠道,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密切相关。”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科主任张奉春教授向记者介绍。全球范围内消化道溃疡的患者中29%的住院和25%—36.2%死亡与应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NSAIDs)相关。而关节炎患者大多长期服用镇痛药,因此NSAIDs药物是关节炎乃至所有疼痛人群胃肠道安全最主要的隐患之一。

  “治疗关节炎多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SAIDs药物),其中的非选择性NSAIDs药物对胃肠道损害严重,用药不当会引发胃肠道的不良事件。”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科主任张奉春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中29%的住院和25%—36.2%死亡与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相关。可以说,非选择性NSAIDs药物是关节炎乃至所有疼痛人群胃肠道安全最可怕的隐患之一。

  在中国,像陈老先生这样的关节炎患者达一亿多人。最新发布的中国关节炎患者胃肠道高危因素调研结果显示,接近9成的关节炎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胃肠道风险,对于这些胃肠道本身就非常脆弱的患者来说,非选择性NSAIDs药物不啻于雪上加霜,引发消化道溃疡、出血、穿孔或梗阻等严重事件的概率就更大了。

  九类人群需关注胃肠道安全

  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分类方法,引起严重胃肠道不良反应(溃疡、出血、穿孔)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九种:高龄(年龄≥60岁) 、消化道溃疡史、使用抗凝剂、使用非选择性NSAIDs 、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吸烟及酗酒。调研揭示,其中与中国关节炎患者排在前四位的危险因素分别是关系最密切的分别为NSAIDs用药史(占被调研患者的63.29%)、吸烟(40.43%)、高龄(31.14%)和使用糖皮质激素(28.26%)。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栗占国教授援引数据指出:根据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科医师分会携手健康报社,辉瑞中国支持的“中国关节炎患者胃肠道危险因素调查”显示,不包含任何一项危险因素,属于低胃肠道风险,在整个调研中仅占11.55%;包含一到两项危险因素,则是胃肠道中度风险,这部分人群比重最大,达到53.06%;包含三个甚至更多危险因素的人,毋庸置疑就是胃肠道高风险患者,他们在关节炎人群总数中占据了35.39%的比例。

  对于具有中度和高度风险的患者,使用非选择性NSAIDs药物引发消化道溃疡、出血、穿孔或梗阻等严重事件的概率更大。

  张奉春表示,作为国内首个针对具有胃肠道危险因素患者的全面调查分析,该项目历时5个月,从全国14个城市25家医院共收集了4000多例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门诊病例。调研数据真实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关节炎患者胃肠道危险因素的现状。这不但填补了中国在相关数据上的空白,也加强了医务人员对关节炎患者用药安全性的重视,为今后制定中国规范化镇痛治疗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也给患者普及了正确用药知识。

  安全镇痛 合理用药

  大部分关节炎患者的胃肠道脆弱状态,和容易刺激肠胃的非选择性NSAIDs药物似乎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难道具有胃肠道危险因素的关节炎患者就只能选择默默忍受疼痛吗?对于这个问题,张奉春教授回答道,关节炎的疼痛是由炎症引发的,如不使用药物对炎症进行有效治疗,不但会引发更强烈的疼痛感觉、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造成组织损伤和功能损伤。因此,抗炎镇痛是必要之举。

  “两种机制的NSAIDs药物,对胃肠道一个是敌一个是友。” 张奉春教授用一个有趣的比喻解析了两种镇痛药的不同原理,为更安全的治疗疼痛提供了答案:NSAIDs药物进入体内发挥作用需要先经环氧化酶(COX)处理。人体中的COX有两种,保护肠胃的是COX-1,引发疼痛炎症的是COX-2。它们就像两兄弟一样,长的很像但性格迥异。我们希望把COX-2抑制住,但不影响COX-1。非选择性NSAIDs药物将这两个酶同时抑制了,虽然抗炎镇痛的作用达到了,但却引发各种胃肠道问题。

  随着医学的发展,科学家们研制出能精准抑制COX-2的药物,既能抗炎镇痛却不损伤消化道,这类药物称为选择性NSAIDs药物,以塞来昔布为代表,它可将胃肠道事件风险降低4倍。

2013-09-15 05:32:04浏览4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洪伟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7岁孩子头疼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
7岁孩子头疼、恶心、想吐多考虑是睡眠不足引起的,也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脑炎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睡眠不足 如果平时生活中经常熬夜,可能会使身体没有得到良好地休息,容易出现身体疲劳、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多加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进行缓解。 2、上呼吸道感染 如果身体免疫力比较低,可能会使身体受到病毒入侵诱发炎症,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从而出现身体发热、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板蓝根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偏头痛 如果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可能会造成大脑血管收缩,影响脑部血液循环,从而出现偏头痛。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心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进行改善,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紧张性头痛 如果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可能会造成紧张性头痛,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头部压迫感、沉重感、钝痛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伴随恶心、呕吐、头晕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放松心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5、脑炎 脑炎是指脑实质受病原体侵袭导致的炎症性病变,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抽搐、昏迷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脑室减压引流术进行治疗。 另外,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后对症治疗。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九岁孩子脚心痒怎么回事,怎么办
九岁孩子脚心痒可能是蚊虫叮咬、过敏、湿疹、足癣、汗疱疹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合理的处理措施。 1、蚊虫叮咬 如果患者在夏季,脚心被蚊虫叮咬,蚊虫叮咬后会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出现瘙痒的症状。建议家长可以给患者使用肥皂水进行清洗,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复方薄荷脑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2、过敏 如果患者是过敏体质,在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可能会诱发过敏反应,还可能会伴有皮肤红肿、丘疹、瘙痒等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湿疹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闷热潮湿的环境中,可能会诱发湿疹,从而引起脚心痒的症状,还可能会伴有皮肤增厚、脱屑等现象。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4、足癣 如果患者不注意脚部卫生,可能会导致脚部受到真菌感染,从而引起足癣,导致脚心痒的症状,还可能会伴有脚臭、脱皮等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5、汗疱疹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闷热潮湿的环境中,可能会诱发汗疱疹,进而引起患者脚心痒的症状,还可能会伴有水疱、刺痛等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水杨酸软膏、尿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做好患者的防护工作,避免患者接触易过敏的物质。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