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金不换”黄金家族新成员:三七

  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三七为“金不换”。三七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愈发受到大家的重视。近年来,三七的身价不断走高,是什么推升了三七的价格?

  “三七”得名由来

  关于三七,有这样一个传说:

  古时候,一个叫张二的青年,患了一种疾病,口鼻出血不止,虽经多方医治仍无效果。一天,一位姓田的医生路过,他取出一种草药的根,研磨成粉给张二吞下,不大功夫,血竟然止住了。张二一家非常感激,并要求医生留下这种神奇草药的种子。

  一年后,张二家的草药长得非常茂盛。恰巧,知府大人的独生女患了出血症,多方治疗不见好转,无奈只好贴出告示:能治好女儿病者,招其为婿。张二闻知后带上自种的草药,二话没说,拿出草药研成末给小姐服下。谁知不到一个时辰,小姐竟死了。

    知府大怒,命人将张二捆起严刑拷打,逼他讲出实情。知府大人即令捉拿了田医生,并将其定为“谋害杀人”罪。临刑之日,田医生万般无奈,只好向亲自监斩的知府大人解释说:“此草药对各种血症都有疗效,但须长到3~7年才有效。张二所用之药,仅长满一年,本无药性,当然救不了小姐。”说罢,他从差役手中要过利刀,在自己大腿上划一刀,鲜血直流,他从自己的药袋中取出药粉,内服外敷,即刻便血止痂结,在场的人惊讶不已,知府大人见状后悔不已,只好放了田医生。

    人们为了记住这一惨痛教训,就把这种药定为“三七”,表示必须生长到3~7年才有用。因为此药为田医生所传,故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三七也被称作“田七”。

  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三七具有“生打熟补”功效,即服生三七,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参治跌打劳伤有效;服熟三七(用鸡油或其他油将生三七炸黄即成熟三七),能补血强身。

  三七的神奇药效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与人参同科同属,既是一种品质稳定的常用植物药,也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自古以来其活血化淤、消肿定痛的功效为世人所公认。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三七能治一切血症。”近30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三七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药化、药理研究和临床实验。研究表明,三七含有的数种皂苷等活性物质都高于人参,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显著作用,尤其是在降血脂、降血糖、降血黏度、降血压、抗炎症、抗疲劳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无毒,从而给三七的开发应用展示出新的广阔天地。三七虽好,但在妇科疾病的治疗方面存在一些禁忌:气血亏虚所致的痛经月经失调不宜选用。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实,三七具有以下药理功效:

  1.止血

  2.抗血栓

  3.促进造血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5.抗炎

  6.保肝

  7.抗肿瘤

  8.镇痛

  三七的9大保健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三七主要具有以下保健功能:

  1.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

  2.促进蛋白质、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合成,强身健体。

  3.促进血液细胞的新陈代谢,平衡和调节血液细胞。

  4.双向调节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

  5.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

  6.止血,活血化淤。

  7.保肝,抗炎。

  8.延缓衰老。

  9.双向调节血糖,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抑制动脉硬化

  另外,三七还有镇静作用,对代谢、记忆获得障碍、记忆巩固障碍等方面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2013-08-27 15:13:04浏览8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嗳气、腹胀与肝病有关系吗
嗳气、腹胀可能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病有关,但也有可能是慢性胃炎导致的。1.病毒性肝炎首先,乙肝病毒等各类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常会因肝功能受损而出现身体乏力、厌油嗳气、恶心呕吐、上腹胀痛等不适。建议患者清淡饮食、卧床休息,并遵医嘱使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药物进行治疗。2.肝硬化其次,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坏死、纤维化等病变,都可能会进展为肝硬化。由于肝脏也会参与整个消化过程,因此肝硬化患者除典型症状外,也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反酸嗳气、体重下降等表现。建议患者多吃新鲜果蔬、避免饮酒,并遵医嘱使用索磷布韦、达卡他韦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3.慢性胃炎最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患者常会因胃黏膜持续受到炎症刺激,而出现中上腹钝痛、恶心反酸、嗳气打嗝等不适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联用兰索拉唑、枸橼酸铋钾、诺氟沙星、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四联疗法,以达到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目的。此外,嗳气、腹胀还可能与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建议患者少食多餐,并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若上述症状持续无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完善血常规、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积极进行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