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预防保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骨科 > 骨质疏松预防保健

一个喷嚏竟断掉两根肋骨

举报/反馈
2012-06-26 01:27:14新浪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女性作为高危人群,一定要提高风险意识,不仅中老年女性“早检测”“早治疗”,年轻女性、上班族也要“早预防”,让自己的峰值骨量达到较高水平并得以很好的维护,延缓和抵御骨密度的流失。

  骨质疏松女性更多见

  73岁的张大妈一个喷嚏,代价竟是断掉两根肋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骨质疏松防治研究中心主任医师朱汉民教授指出,这就是典型的骨质疏松症患者。

  背痛、驼背、身高缩短、频繁抽筋等,其实都是骨骼疏松的症状,但许多人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据《骨质疏松症中国白皮书》显示,我国50岁以上骨质疏松症患者约有6944万人,其中女性约为男性的3倍。

  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年轻时的骨峰值越高,又维护得好,则日后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就越低。而女性的峰值骨量低于男性,加上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所以骨质疏松症在女性中较男性更为多见。朱汉民教授解释说,骨质疏松症是隐秘的慢性病,常常悄然来袭,50%的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病情发展,患者在跌倒、提重物以及受到轻微创伤时就容易发生“脆性骨折”。

  建议适时检测骨密度

  尽管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日益上升,但公众的重视程度和就诊情况堪忧。来自上海的统计显示,髋部骨折的2000多例患者中,仅3%的患者接受了骨密度检查,仅有15.8%的女性及10.7%的男性患者接受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很多老年人以为骨质疏松和白头发、老花眼一样,是不可避免的“老年病”。朱汉民教授强调,这是一个认识误区。骨质疏松可防可治,只要做到“早预防、早检测、早治疗”9字口诀,就能减少骨质疏松症所带来的危害。通常,骨质密度在30到35岁左右时达到骨峰值,之后便会因钙质流失而开始下降,尤其以女性的下降速度更为明显。朱汉民教授建议,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适时检测骨密度,绝经后的妇女更应该重视此项检查。

  维生素D是钙“搬运工”

  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骨头汤、晒太阳或吃钙片等就够了吗?朱汉民建议,患者应到专业的医疗机构接受检测,加上有效的药物干预,补充抗骨质疏松药物与维生素D,才可达到治疗的目标。朱汉民教授表示,维持体内维生素D水平正常是防治骨松的基础措施,维生素D能够把人体摄入的钙“搬运”到骨骼中。

  此外,患者还需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酗酒,不过度节食减肥,均衡膳食,循序渐进运动,如坚持常速的步行、练太极、骑自行车。

(责任编辑:卜瑞莹)

朱汉民主任医师骨松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